一九六九年秋,又一個新生入學的時節(jié)來臨。在一個小陽春的上午,祖母牽著我的小手興沖沖地伴著一路塵土向貴定三小趕去,給我報名讀書,生怕耽誤了時辰,讓她的孫兒進不了教室。
給我報名的是一個年輕靚麗的女教師,姓朱,帶一副眼鏡,文文靜靜的,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讓人敬畏有加。
朱老師撫著我的頭,輕言細語地說:看得出,你是個乖孩子,可要好好的讀啊,不枉奶奶一大把年紀的送你來。你知道嗎?讀書是能改變?nèi)松哪亍?/p>
那時,我還不懂人生的問題,只怯怯地點著頭,應(yīng)著老師的話。
就這樣,我便開始在一個書香滿園的學校里接受啟蒙教育。一路上,在老師們的攙扶與引導下,我搖搖晃晃的成長著,睜開我年少朦朧的雙眼新奇地觀察這個五彩紛呈的世界,盡管這個世界風云變幻莫測。
因為我的每一位老師都極盡著傳道受業(yè)解惑的天職,故而讓我在很小的年紀就開始對書表現(xiàn)出充分的興趣,并與之結(jié)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緣。時至今日,已然夕陽西下?;赝^去,書伴了我一生,生活亦因之有墨香。在漫漫人生路上,當我迷茫時,書使我明白人間事理;當我遭遇挫折痛苦時,書又讓我釋懷,重新找回自我。幸福是什么,有這樣的伴侶,無需海誓山盟,永恒相隨。
隨后的日子里,無論是手心里攥著祖母或父親給的一兩張角票,還是兜里空得連風都沒有,我都一如既往地常來常往于新華書店,數(shù)十年不改初衷。寒來暑往,斗轉(zhuǎn)星移,一晃半個世紀的光陰就如山間的溪流嘩嘩地付之東去,身邊的事物也悄然發(fā)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忽然有一天,我到縣城出差,空閑之余依然心癢癢的像往常那樣要到新華書店去走一走,看看有需要買的書沒有。
走到新華書店門口,正要往里鉆時,發(fā)現(xiàn)不對頭。抬眼望去,原來書店門面已經(jīng)變?yōu)榘儇浬虉?。見此,情緒頓時一落千丈,頗似懊惱地感到失約于一位老朋友,又仿佛丟了魂似的。正準備往回走時,卻意外看見商場外的一個角落處墻上貼著一張一尺見方的紙條:書店由此進。
五十余個平方的書店被幾盞灰暗的日光燈昏昏然地照著,書架上擺放的書已經(jīng)蒙上了薄薄的塵埃,躺在那兒,似乎有很長時間不曾被人摸過、親近過了,孤零零的,像一群沒娘要的孩子,相互擠在一起,有哭泣的,有默默垂淚的,有仰望天花板的,有勸慰的,無一不在百無聊賴中打發(fā)著漫漫的時光。我的到來,不過是一個匆匆地過客,只能讓它們呼吸到短暫的一絲新鮮空氣,轉(zhuǎn)眼依舊是遙遙無期的沉睡。我,無言,又無奈,沉痛地退了出來。我很是為這個時代感到蒙羞,竟拋棄了一個傳播文化、倡導文明的產(chǎn)業(yè)。
我仰望蒼穹,一個深深的疑問縈繞腦際間,數(shù)十年來,無論走到什么地方,首先想到的是去新華書店,只要看見毛主席他老人家親筆題寫的“新華書店”四個大字時,就會感覺到無與倫比的親切,就似乎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纯囱矍暗木跋?,這就是讓我快樂暢游其間尋找著無盡寶藏的神圣殿堂?是誰瀆職、玷污了她,讓她屈辱地流落在一個無人問津的陰暗角落?罪孽深重??!
面對街市上川流不息的人潮,思緒萬千,固然時下電子讀物遍地花開是時代新事物和社會趨勢,然而萬萬之眾的國人拋棄紙質(zhì)文本匯入手機埋頭族的洪流,更甚者為著所謂新生活的到來而將閱讀棄于九霄云外,我想這絕對是一種詬病,一種走向沒落的泛濫思潮。
我們不妨鳥瞰西方世界,哪個國家不在攀比著圖書的閱讀量?每到一個公共場所,人家的國民不是看書就是看報,唯有我國之國民,無一不是在玩手機做埋頭族。這,不是崇洋媚外。人家是在傳承著一種優(yōu)秀的習俗,我們呢,完全沉浸于枉然的虛擬世界中不可自拔。。
許多日子里,我都對此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一種深惡痛絕的恨,也以為這必是時下社會的難堪,某項制度的短缺。
正在暗自神傷的時候,一陣清新的和風拂來,樹上的喜鵲兒叫了,野地里被焚的小草又長出了嫩苗,憑添了許多難得的新祿。
一對有見識有文化的殘疾人夫婦,自食其力在小城一隅開了間頗有品位名為“百味人生”的書店。我欣慰,此后又有了一個看書買書的新去處,只是沒了“新華書店”幾個字,心里還是有些空落落的。
又過了些時候,有文友告訴我,一個叫韓英的有志青年開了個規(guī)模頗大的書店,取名“麥新城書店”,九十多歲的著名書法家馮濟泉先生為之題寫了店名。那很長時間空落落的心,得以填補了不少。
去年冬月,好友宋君與一波同道中人創(chuàng)立了一個讀書促進會。在成立大會上,有幸結(jié)識韓英,一個陽光、靚麗的年輕女人。她與人說話時,兩只眼睛水汪汪的,話語干凈利落,很有磁性,紅潤的臉上那一對小酒窩讓人感覺很是溫馨。
韓英本是與丈夫彭高敏一齊做副食品生意,由于誠實守信,事業(yè)做得風生水起、有滋有味,家業(yè)興旺中時常還用利潤的一部分來參與做一些公益活動。
隨著兒子彭翰林的漸漸長大,夫婦倆在一起議論得最多的,還是孩子的讀書問題??纯船F(xiàn)在的社會環(huán)境,實在令人堪憂,十個小孩有九個是將手機作為精神寄托的埋頭族。他們精力充沛,卻但凡放學的鈴聲一響,便迫不及待的跨出學校,隨后又馬不停蹄地奔向精神鴉片的領(lǐng)地,不舍晝夜,廢寢忘食的在充滿暴力血腥的虛擬空間里度過一天天的好時光??v觀現(xiàn)今白相,手機、網(wǎng)吧、游戲廳、臺球室無不充斥著這些毫無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生們所有的生活空間。
于是,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來培養(yǎng)小翰林,使其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就成了重中之重的議事日程。
在這樣的嚴峻時局下,韓英的麥新城書店開業(yè)。開業(yè)后,韓英將書店的功能進行了無限極的擴展。一方面,請縣里的書畫家來教學生練習書畫,一方面開辟一個足夠?qū)挼膮^(qū)域,來作為學生周末的讀書活動場所。韓英不但一有時間就和學生們在一起互動學習,而且還希望有見地的家長們,都來和學生一道度過這有實際意義的周末。
韓英將兒子和其他小孩融在一塊,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就仿佛一個大家庭,涌動著潺潺的暖流,充溢著濃濃的愛。一棵棵的秧苗,在韓英的呵護下健康歡快地獲取知識的營養(yǎng)。
韓英的苦心經(jīng)營,不但讓書店有了正規(guī)的注冊商標,而且聲譽日盛,盡管盈利微薄,卻人氣日有所長。每到周末,望著樂滋滋而來的孩子們魚貫而入進到書店時,韓英的雙眸總是閃爍著艷麗的光芒,心曠神怡。有夢的日子就像春天盛開的花朵,燦爛飄香。
城里的孩子得到韓英的愛撫,幸福的游弋在書海里,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吸吮著知識的甘露,快樂的成長。
這個時候,她的目光開始向廣闊的農(nóng)村凝視,那里還有為數(shù)眾多的學生還需要關(guān)愛。于是開始籌集資金,組織力量,先一步向農(nóng)村學校的學生贈送書籍文具,然后再進一步幫助村委建書屋、建生活超市,一個又一個,一村又一村。同時,還在人口相對較多而且還在不斷增長的昌明鎮(zhèn)新建一個麥新城書店分店,使更多的學生在書海的芬芳里享受著讀書的快樂。
韓英一年又一年的苦和累,血與汗,終究是為了這片被開墾了千百年的熱土的文明延續(xù)、文化傳承,人們漸漸地認可了這位氣質(zhì)高雅、心地善良、性格堅強的女人,紛紛投票讓她做貴定縣的年度榜樣人物。
有太多的人難解她這樣做的動因,甚至有人還懷疑書店的利潤,想要鼓動有關(guān)方面對她進行調(diào)查。對此,她一面坦然地面對風雨的侵襲,一面依舊滿面春風地在已傾注了頗多心血的農(nóng)村書屋、麥新城書店之間奔忙。
每個周末,她在麥新城書店舉辦“書香潤童心,我們向前行”為主題的麥新城“小桔燈”親子閱讀會,為一個個地有遠見卓識的家庭創(chuàng)建了一個書香濃郁、暢想美好未來的小世界、兒童樂園。
在這里,孩子們還學會了完成德育作業(yè)。一天,韓英看見一個小孩獨自在一旁把玩著一只易拉罐,左看看右看看,還抱著手閉目沉思,仿佛要做一件特立獨行的事。
兩個小時后,小孩將易拉罐交給韓英,韓英一看,原來是他為媽媽做的一個防燙茶具。韓英抱著小孩,淚流滿面。她想,孩子多懂事啊,這就是愛的延續(xù),麥新城的希望!
最后,她在朋友圈中給出了答案:她冒險經(jīng)營書店的目的在于,希望愛讀書的孩子有地方讀書,讓不愛讀書的孩子愛上讀書。
她還說,孩子們,麥新城看著你們慢慢長大了,你們也伴著麥新城慢慢成長。我也陪著你們慢慢變老!說實話,你們是這個世界上最棒的!麥新城的愿望就是愿意為你們插上翅膀,帶著你們飛出大山,去看看外面五彩繽紛的世界……
有一天,我在路上遇見了韓英,望著她風塵仆仆卻精神抖擻的模樣,難以言說其淳樸得似如不染一絲塵埃的藍天白云的心路歷程,送了她一句話:我讀懂了,你是世間一本寫滿愛的溫潤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