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陳波,杭 鋒*
(乳業(yè)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乳業(yè)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光明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乳業(yè)研究院,上海 200436)
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可作為生物催化劑水解乳糖,廣泛應用于乳品加工、食品加工、制藥領域等[1]。除了水解反應以外,具有轉糖基活力的β-gal還能參與轉糖基反應,產生益生元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2]。GOS因其具有顯著調節(jié)腸道菌群、提高有益菌雙歧桿菌的數(shù)量和代謝活力、減少有害菌吸附、調節(jié)腸道免疫系統(tǒng)以及治療代謝疾病的作用,在益生元領域引起廣泛關注[3]。
商業(yè)GOS一般以乳糖為底物,通過β-gal轉糖基反應,產生具有不同聚合度和糖苷鍵的復雜GOS混合物,該過程依賴于酶的來源和作用條件[4]。β-gal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來源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一般而言微生物來源β-gal的生產率更高,可以顯著降低生產成本[5]。因此,盡管在多種來源中發(fā)現(xiàn)β-gal,仍普遍采用微生物源β-gal合成GOS[6]。微生物源β-gal包括曲霉屬(Aspergillus)、克魯維酵母屬(Kluyveromyces)、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以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等,這些來源的β-gal已作為生物催化劑應用于GOS的合成反應[7]。
在多種微生物源β-gal中,Aspergillus和Kluyveromyces菌株產生的β-g a l在工業(yè)中應用范圍最廣[8]。但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a)和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來源的β-gal在生產GOS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是β-gal較好的來源,且越來越受到關注。首先雙歧桿菌和LAB均被認為是“一般認為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的微生物,在食品發(fā)酵領域具有較長的應用歷史。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利用乳酸菌β-半乳糖苷酶(lactic acid bacteria β-galactosidase,Lβ-gal)和雙歧桿菌β-半乳糖苷酶(bifidobacteria β-galactosidase,Bβ-gal)合成的GOS將最有可能選擇性促進這兩類菌在腸道中的生長,提高菌株在腸道內的代謝活力,從而增加益生作用[9]。
近年來,國內關于β-gal的綜述性報道較少,國外則較為全面[1,5],但針對Lβ-gal和Bβ-gal這兩類來源及其合成GOS的總結報道較少。因此,本文針對Lβ-gal和Bβ-gal轉糖基作用合成GOS的研究進展,總結了能夠產生具有轉糖基活力β-gal的雙歧桿菌和乳酸菌菌株,分析比較了兩類來源的β-gal的酶學性質,并重點闡明了β-gal以乳糖為底物在合成GOS中的應用,為開發(fā)Lβ-gal和Bβ-gal及其應用提供理論指導。
近年來,GOS因其具有多種益生功能,且在較廣的pH值和溫度范圍內具有穩(wěn)定性,而受到廣泛關注[10]。GOS的分子鏈含有2~8 個單糖,末端為1 個葡萄糖分子,剩余部分為半乳糖;此外,通過轉糖基作用由2 個半乳糖組成的二糖也屬于GOS[6]。GOS被認為是具有有益作用的益生元成分,可不被水解或消化直接從人體上腸道到達大腸,選擇性促進腸道中有益菌雙歧桿菌和乳桿菌的生長,以及抑制腸道致病菌的生長[11],從而改善腸道菌群的組成,對免疫反應和代謝綜合征標志物產生積極作用[12-14]。此外,腸道微生物在結腸中發(fā)酵GOS的產物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和乳酸等短鏈脂肪酸,這些產物給結腸上皮提供能量,降低了結腸pH值,促進了鈣、鎂的吸收,以及降低了促炎反應標志物的水平[15-17]。
目前,主要通過糖苷水解酶的轉糖基作用,以乳糖為底物,產生具有不同聚合度和結構的GOS混合物以及未參與反應的乳糖和單糖(葡萄糖和半乳糖)[18]。在GOS的工業(yè)化生產中,β-gal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形成GOS的具體作用機制見圖1。首先1 分子乳糖和β-gal的活性位點結合,釋放葡萄糖殘基,剩下的β-gal-半乳糖基復合物進行下一步反應。接著,該復合物轉移到含有羥基的糖類或水分子受體上,當溶液中乳糖濃度較低時,將促進水分子作為受體,產生半乳糖;而當溶液中乳糖濃度較高時,則乳糖等作為受體連接該復合物,最終產生GOS[5]。當乳糖作為受體時,通過轉糖基作用可產生聚合度為3的GOS(β-D-Galp-(1→x)-β-D-Galp-(1→4)-D-Glcp),該GOS可再次作為受體底物,重復經歷轉糖基過程。因此,轉糖基反應可產生具有不同結構的GOS混合物[3]。
圖1 β-gal合成GOS的反應[5]Fig. 1 Reaction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GOS by β-gal[5]
部分雙歧桿菌和LAB菌株能夠產生具有轉糖基活力的β-gal,這兩類菌是篩選轉糖基活力β-gal的較好來源[9]。表1總結了目前文獻報道的具有轉糖基活力Lβ-gal和Bβ-gal的來源。其中,能夠產生具有轉糖基活力β-gal的雙歧桿菌包括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longum)、嬰兒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infantis)、兩歧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reve)、角形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ngulatum)、青春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和假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longum)等。Lβ-gal的來源包括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戊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短乳桿菌(Lactobacillus brevis)、發(fā)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清酒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kei)、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和副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等。
β-gal主要以全細胞、經過化學處理或物理處理的細胞、破碎細胞后獲得的粗酶、粗酶經過進一步純化獲得的純化酶、固定化處理的酶,以及通過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巴氏畢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和L. plantarum等表達宿主菌獲得的重組酶等不同形式存在。不同來源和不同形式的β-gal的酶學性質存在差異,從而對GOS的合成過程產生影響。
表1 Lβ-gal和Bβ-gal的來源Table 1 Microbial sources of Lβ-gal and Bβ-gal
基于CAZy(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數(shù)據(jù)庫,β-gal屬于糖苷水解酶家族(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ies,GH)1、2、35、42和59(GH1、GH2、GH35、GH42和GH59)[35]。雙歧桿菌和乳酸菌中,僅在GH2和GH42家族中發(fā)現(xiàn)具有轉糖基活力的β-gal(表2)。GH2家族中,大部分乳酸菌產生LacLM類型的β-gal,即由lacL和lacM兩個基因編碼形成的異源二聚體,包括L. pentosusKUB-ST10-1、L. acidophilusR22、L. plantarumWCFS1、L. sakeiLb790、L. reuteriL103等菌株[25]。而由單一lacZ基因編碼的LacZ類型β-gal在乳酸菌中不常見,僅有少數(shù)乳酸菌屬于這一類型,例如菌株L. bulgaricusDSM20081[29]。LacZ類型的β-gal在雙歧桿菌中更為常見,例如B. bifidumNCIMB 41171、B. infantisHL96、B. breveDSM 20213和B. longumCCRC 15708等雙歧桿菌菌株產生的β-gal均為LacZ類型[19,29-30]。此外,具有轉糖基活力的Lβ-gal和Bβ-gal以GH2家族居多,只有少部分菌株屬于GH42家族,例如分別來自B. bifidumNCIMB 41171的β-半乳糖苷酶BbgII[36]和B. infantisHL96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III[37]。這是由于GH2家族的β-gal可能更傾向于催化轉糖基反應,因此該家族β-gal轉糖基活力的研究一般得到更多關注[19]。
β-gal催化合成GOS是一個動力學控制的反應,該過程轉糖基反應和水解反應同時發(fā)生[6]。但關于GOS合成反應的動力學參數(shù)米氏常數(shù)Km以及催化常數(shù)kcat的報道較少,這可能是由于GOS的形成速率很難準確計算。當Km用來計算轉糖基作用時,通常需要的數(shù)量級遠高于乳糖水解的數(shù)量級,例如B. bifidum β-gal的轉糖基作用和乳糖水解的乳糖濃度分別為800 mmol/L和13 mmol/L,轉糖基作用需要提供更高的乳糖濃度才能獲得最大轉糖基速率[38]。因此,相比于轉糖基作用的動力學參數(shù),關于乳糖水解的動力學參數(shù)報道更多,表2總結了具有轉糖基活力的Lβ-gal和Bβ-gal的乳糖水解的動力學參數(shù)以及β-gal參與乳糖水解反應的最適pH值和溫度。
表2 Lβ-gal和Bβ-gal的酶學性質Table 2 Enzymatic properties of Lβ-gal and Bβ-gal
β-gal的來源可能是影響GOS合成最重要的因素,決定了GOS的產量、產物的組成以及β-糖苷鍵的類型[11]。
3.1.1 GOS產量
在文獻中關于GOS的產量有多種定義,較常用的定義是GOS質量濃度(g/L)和初始乳糖質量濃度(g/L)的比值[15],在本文中即采用該定義表達GOS產量。表3列舉了不同來源的Lβ-gal和Bβ-gal,以乳糖為底物合成GOS的反應條件和最大產量。由表3可知,在不同的過程參數(shù)下,源自不同菌株的Lβ-gal和Bβ-gal轉糖基作用產生GOS的量在10%~70%之間不等。一般而言,GOS產量超過50%的β-gal較不常見,合成過程經過優(yōu)化后,獲得的產量約在30%~40%之間[24]。表3中總結了目前報道的幾個GOS產量超過50%的Bβ-gal和Lβ-gal,例如,源自B. infantisHL96菌株的β-galI,合成的GOS產量達到63%[39]。B. bifidumNCIMB41171β-gal無論是存在于完整的細胞中,還是以重組酶BbgIV形式存在,其GOS產量均超過50%[9]。在乳酸菌中,S. thermophilusDSM20259[24]和L. bulgaricusDSM20081[29]菌株產生的β-gal,合成的GOS產量達到50%左右,是乳酸菌中GOS產量較高的菌株。但也存在GOS產量較低的β-gal,例如L. pentosusBFP32β-gal合成的GOS產量較低,當以粗酶液作為催化劑,GOS產量僅為13.9%[42]。Lβ-gal和Bβ-gal轉糖基活性存在菌株特異性,其中部分β-gal合成GOS的產量甚至超過60%,高于Aspergillus β-gal和Kluyveromycesβ-gal等常見來源[43],因此可以深入探究這兩類來源的β-gal的特點,并應用于GOS的工業(yè)生產。
表3 Lβ-gal和Bβ-gal不同反應條件下的最大GOS產量Table 3 Maximum GOS yield produced by Lβ-gal and Bβ-gal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3.1.2 GOS組成及鍵接方式
Lβ-gal和Bβ-gal以乳糖為底物合成的GOS結構為Galn-Lac;此外,也存在Gal-Gal的二糖結構(表4)。產物GOS的聚合度普遍在2~5之間。例如,L. acidophilusR22β-gal合成的GOS中非乳糖二糖、三糖和四糖分別占總糖質量的15.5%、19%和4%[32]。L. plantarumWCFS1β-gal的GOS產物中非乳糖二糖、三糖和四糖的占比分別為19%、21%和1.3%[40]。B. bifidumNCIMB 41171β-gal合成的GOS混合物,除了含有二糖(25%)、三糖(35%)、四糖(25%),還有15%的戊糖[21]。
商業(yè)GOS例如Elix’or的糖苷鍵類型主要為β-1,4糖苷鍵,和Lβ-gal合成的GOS存在較大的區(qū)別[40]。表4總結了不同來源Lβ-gal和Bβ-gal合成的GOS產物的組成和鍵接方式。Lβ-gal傾向于合成β-1,6和β-1,3糖苷鍵連接的GOS。其中這幾株LAB菌株,包括L.bulgaricusDSM20081[29]、L.reuteriL103[33]、L.plantarumWCFS1[40]和L.sakeiLB790[31]產生的Lβ-gal尤其傾向于合成β-1,6糖苷鍵連接的GOS;此外,在雙歧桿菌中也存在類似現(xiàn)象,將B. breveDSM 20213菌株中的lacZ基因在E. coli中表達,獲得兩種純化后的重組酶β-gal I和β-gal II,兩種酶通過轉糖基作用產生的主要GOS產物為二糖β-D-Galp-(1→6)-D-Glc和三糖β-D-Galp-(1→3)-D-Lac,都是通過β-1,6和β-1,3糖苷鍵連接的,兩種糖的總量分別超過GOS總量的75%和65%,而通過其他糖苷鍵連接的GOS產物則較少,僅產生極少量β-1,4糖苷鍵連接的三糖β-D-Galp-(1→4)-D-Lac[19]。但Bβ-gal產物中也存在主要通過β-1,4糖苷鍵連接的GOS產物,例如B. longumRD47菌株β-gal合成的三糖和四糖中,均存在β-1,4糖苷鍵[15]。相比于Lβ-gal,Bβ-gal合成的GOS糖苷鍵類型更具多樣化。
表4 Lβ-gal和Bβ-gal產生的GOS結構特點Table 4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OS produced by Lβ-gal and Bβ-gal
β-gal的來源是影響GOS合成最重要的變量,決定了GOS的產量、產物的組成以及β-糖苷鍵的類型。除此之外,酶的形式、反應條件等也會影響GOS的合成[46-47]。本文重點從反應時間、乳糖濃度、反應溫度、熱穩(wěn)定性酶的應用、固定化酶這5個方面,分析總結影響GOS合成反應的因素。
3.2.1 反應時間
β-gal以乳糖為底物合成GOS的反應過程中,GOS的合成和降解反應同時進行,GOS產量和組成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需要了解反應時間歷程(乳糖轉化)以獲得最大的GOS產量[18]。L. bulgaricusDSM20081β-gal在合成GOS過程中,反應開始時主要形成三糖,包括β-D-Galp-(1→3)-D-Lac和β-D-Galp-(1→6)-D-Lac。隨著反應的進行,葡萄糖和半乳糖的量穩(wěn)定增加,這部分單糖成為轉糖基反應的重要受體,部分非乳糖二糖開始形成,例如β-D-Galp-(1→6)-D-Glc和β-D-Galp-(1→3)-D-Glc是該階段兩種主要產物。反應過程中GOS產量也隨著時間延長不斷發(fā)生變化,當反應時間為12 h時,GOS的產量最高,接近50%,但在此之后,由于β-gal也能夠水解GOS,GOS濃度出現(xiàn)下降,反應時間達到24 h時,GOS產量約降低了10%[29]。B. breve DSM20213 β-gal I和β-gal II兩種酶在合成GOS時,分別在6 h和22 h之后獲得最大GOS產量,但之后GOS濃度也出現(xiàn)了下降,尤其是β-gal I更為顯著[19]。因此,終止反應的時間點相當嚴格,要盡可能接近最大GOS產量的時間點,以降低GOS的損失。
3.2.2 乳糖濃度
一般情況下,增加初始乳糖濃度有利于GOS的合成。初始乳糖濃度對GOS合成過程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增加了半乳糖基受體數(shù)量,提高了GOS的合成速率;另一方面降低了水分活度,從而降低了GOS的降解速率以及乳糖水解速率[38]。但當初始乳糖濃度過高時,GOS的產量出現(xiàn)下降。例如,利用L. plantarum 79810菌株的β-gal合成GOS時,當初始乳糖質量濃度從200 g/L升高到400 g/L時,反應體系中轉糖基反應逐漸占據(jù)主體,但隨著乳糖質量濃度的進一步增加,GOS產量減少[27]。B. longum BCRC 15708菌株的β-gal催化反應中,當乳糖初始質量濃度從50 g/L增加到400 g/L時,GOS產量不斷增加,質量濃度為400 g/L時,產量最高,但隨著乳糖質量濃度進一步增加,GOS產量出現(xiàn)減少,與L. plantarum 79810菌株的反應趨勢一致[44]。而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高濃度乳糖底物,伴隨著高含量半乳糖和葡萄糖轉糖基產物的產生,而這兩種產物是β-gal的競爭性抑制劑,從而降低了GOS的合成[27]。因此,在一定范圍內提高初始乳糖濃度有利于提高GOS產量。
3.2.3 反應溫度
提高溫度有利于促進GOS的合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溫度的升高增加了反應速率和底物的溶解度。例如,Geiger等[24]將S. thermophilus DSM20259菌株中編碼β-gal的lacZ基因,在L. plantarum中表達獲得重組β-gal粗酶提取液后,分別在37 ℃和50 ℃條件下合成GOS,在50 ℃條件下反應5 h,GOS產量接近總糖的50%;當反應溫度降低到37 ℃時,需要反應8.5 h才能達到50%的產量。但不同來源β-gal的適宜反應溫度范圍具有菌株特異性,Zhang Hongzhi等[27]以超聲破碎處理后的L. plantarum 79810菌株作為β-gal源合成GOS,當反應溫度分別為30、37、45 ℃和50 ℃時,GOS的最高產量分別為26.5%、36.8%、43.5%和15.6%;當溫度從30 ℃升高到45 ℃時,乳糖轉化率從46.85%升高到78.25%,GOS產量逐漸增加;但隨著溫度從45 ℃升高到50 ℃,GOS產量出現(xiàn)顯著下降。此外,溫度可能對GOS產量無顯著影響。Nguyen等[29]利用L. bulgaricus的β-gal合成GOS時,反應溫度對GOS產物的最大產量以及組成影響很小,溫度為30、40、50 ℃時,產量分別為49.5%、48.7%、48.2%;GOS混合物的主要組成成分未發(fā)生改變,且產量只發(fā)生微量變化。因此,針對不同來源的β-gal,需探究適宜的反應溫度以提高GOS產量。
3.2.4 熱穩(wěn)定性酶的應用
升高溫度通常能夠促進GOS產生,但β-gal的熱穩(wěn)定性可能限制其在工業(yè)化規(guī)模上的應用;因此許多學者針對熱穩(wěn)定性酶的來源和特性展開重點研究[48-49]。熱穩(wěn)定性β-gal在應用時,提高反應溫度、增加初始反應乳糖濃度,不僅可提高GOS產量,同時能夠限制其他微生物的污染[38]。目前普遍認為,來自嗜熱微生物的β-gal在較高溫度下轉糖基活力較高,是適于合成GOS的生物催化劑;而來自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的β-gal合成GOS的反應溫度一般不超過55 ℃。然而,Osman等[9]首次在雙歧桿菌B. bifidum NCIMB 41171菌株中分離純化出一種β-半乳糖苷酶BbgIV,它能夠在65 ℃條件下有效合成GOS,最大GOS產量達到54.8%,高于一般水平。GOS生產率在65 ℃條件下達到35.1 g/(L·h),遠高于生產率分別為4.8、12.7、24.3 g/(L·h)和18.2 g/(L·h)的菌株布勒擲孢酵母(Bullera singularis)、B. infantis HL96、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海棲熱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該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了Bβ-gal在65 ℃高溫下合成GOS的可能,說明Bβ-gal在合成GOS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
3.2.5 酶的固定化處理
除了篩選熱穩(wěn)定性強的Lβ-gal和Bβ-gal以外,酶的固定化處理也可提高β-gal的穩(wěn)定性。固定化處理是將酶限制在一定區(qū)域內,保留催化活力,從而增加酶的穩(wěn)定性和可重復利用性,其核心的技術問題在于載體材料的制備與選擇[50]。關于Bβ-gal的固定化研究較少,Osman等[47]首次將B. bifidum NCIMB41171菌株產生的β-半乳糖苷酶BbgIV固定化處理后合成GOS,相比于游離的BbgIV,DEAE纖維素、Q-瓊脂糖凝膠和氨基乙基瓊脂糖固定化BbgIV在45 ℃和55 ℃下穩(wěn)定性提高;其中,Q-瓊脂糖凝膠固定化BbgIV在45 ℃和55 ℃下反應僅2 h即獲得最大產量的GOS(49%~53%),而游離BbgIV合成最大產量GOS(49%~53%)則分別需要20 h和16 h;此外,Q-瓊脂糖凝膠固定化BbgIV在55 ℃高溫下重復使用6 次后,活力仍保留了67.5%。因此,固定化處理也將會對GOS合成成本產生重要的影響。
雙歧桿菌和乳酸菌被認為是GRAS微生物,是β-gal較好的來源,在生產GOS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目前,Clasado公司利用B. bifidum NCIMB41171菌株產生的GOS已經實現(xiàn)商業(yè)化生產,GOS質量分數(shù)達到48%[51]。此外,S. thermophilus菌株產生的β-gal在將乳清中的乳糖轉化為GOS方面也有較好的應用[24]。
β-gal的來源和反應條件等影響GOS的類型、產量以及特殊糖苷鍵的形成。未來的研究方向,一方面需要進一步篩選轉糖基活力高的Lβ-gal和Bβ-gal,充分利用高乳糖含量的乳清等乳制品工業(yè)廢棄物,優(yōu)化反應過程,提高GOS產量和純度,從而減少乳清等對環(huán)境的污染,增加經濟效益[52];另一方面,在嬰兒配方粉中通常添加GOS模擬母乳寡糖的結構和益生作用,但GOS結構的多樣性顯著低于母乳寡糖[3,53]。因此需要深入探究Lβ-gal和Bβ-gal酶學性質和產生的GOS特點,通過結構定點飽和誘變等生物工程技術,豐富GOS結構的多樣性,從而擴大工業(yè)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