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始則據(jù)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行有始終,必自始以及終。
【出處】
《論語解·序》
【大意】
人的實踐活動開始都是依據(jù)他所認知的事物,實踐越深入,則認知越深入,認知越深入,則實踐越廣博,實踐與認知自始至終都是相互隨行的。
【拓展延伸】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深入分析,切忌流于表面。要注重實踐,敢于鉆研,敢于深入。只有深入調(diào)查,才能看到實質(zhì)。
生活是課堂的延伸,生活是知識得以實踐的基地,實踐是生活經(jīng)驗得以累積的重要途徑。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敝挥袑嵺`起來,徹底查明一事一物,我們才能理解事物的本質(zhì),才能體悟到真理。
【名句積累】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 ——魏 源
心中醒,口中說,紙上作,不從身上習過,皆無用也。? ? ? ? ? ? ? ?——顏 元
自古圣賢之言學也,咸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 ? ? ? ? ——林希元
力行而后知之真。? ?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