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麗
“月球上的棉花種子發(fā)芽啦?!?019年1月15日,這樣一條消息不脛而走,人們歡呼雀躍。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在地球上收到月球之春的消息,讓人倍感溫暖。
從古至今,探月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也許有人會說,在月球上生活,這也離現(xiàn)實太遠了。既然生活無望,探月工程對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言又有何價值呢?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生活中我們司空見慣的很多東西都來自探月工程,如方便面的干菜包、木糖醇等。
燃燒技術——治理霧霾有奇效
當前,霧霾天氣讓人們不勝其煩,治理霧霾形勢嚴峻。
在治理霧霾方面,探月工程的燃燒技術也有奇招。火箭發(fā)動機通過燃燒產生巨大的推力將嫦娥三號推向太空,科研人員掌握了發(fā)動機熱能控制技術,擁有了低壓低熱值燃氣燃燒等為代表的十余項燃燒技術,形成了以燃燒產物的組分模擬計算為核心的焚燒處理技術。
人們知道,煤化工、煉油廠及天然氣化工廠排出的廢氣中含有硫,火電廠、水泥窯爐等排出的煙氣含有硝,是大氣的主要污染源。處理工廠排出的酸性氣、煙氣,科研人員利用發(fā)動機燃燒技術研制的燃燒爐是關鍵設備。
此外,科研人員還利用火箭發(fā)動機核心——渦輪泵技術研制出森警式消防泵,只要一個人背著就可以高效率滅火,小巧、輕便、及時,防止森林小火釀成大災。
木糖醇——調料干菜包都來自探月工程
茶余飯后來一塊木糖醇清新口氣,不僅在年輕人中流行,連糖尿病患者、老人也經常食用。
鮮為人知的是,生產木糖醇的設備也來自航天技術。發(fā)射嫦娥三號火箭的每臺主發(fā)動機上都有3000多道焊縫,要經歷溫差、震動、輻射的嚴苛考驗,對焊接技術要求極高。同樣,一個由3萬根鋼管焊接起來的木糖醇原料的大型反應器有12萬個焊接口。正是科研人員用航天的焊接絕招、絕技生產出大型結晶機、反應器,廣泛應用于食品領域,生產出木糖醇、山梨醇等,人們的生活才會越發(fā)有滋有味。
(節(jié)選自“人民網”2019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