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峰 王冰
一、離退休人員總體情況概述
北京強度環(huán)境研究所自1956年建所以來,承擔了中國各型火箭和國防裝備的強度、環(huán)境、可靠性試驗與研究工作,為中國航天各個階段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對曾經為航天付出畢生心血的老一輩航天人,為他們提供志愿服務不僅是一項神圣而光榮的工作,而且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研究所現有離退休人員500余人,70歲以上占近80%,呈現出“雙高”(高齡、高病發(fā)期)的特點。他們居住相對集中,按照居住片區(qū)歸7個離退休人員黨支部管理,定期進行走訪慰問。
二、此前困難人員篩選遇到的難題
多年以來,研究所在每年春節(jié)、建黨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前夕,通過7個離退休黨支部上報離退休困難人員,并向他們發(fā)放不同額度的慰問金。但在上報困難人員時,在離退休黨支部內部困難標準不好界定,在離退休黨總支層面各個黨支部之間的困難標準也不統(tǒng)一,在幫扶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致使在確定最終名單時有分歧。
三、模型介紹
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見》(中辦發(fā)〔2016〕3號)等各級精神,深入推進精準幫扶工作,為離退休人員排憂解難,充分體現所黨委對離退休困難人員的關心和愛護,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實踐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離退休困難人員評價模型”。
按照困難人員及家庭情況,該模型分為四個維度:癱瘓或生活不能自理,重病,本人收入,家庭生活困難。每個維度權重和分值不同,總分為100分: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占40分,重病占30分,本人收入占20分,家庭生活困難占10分。各個維度困難程度不同,得分不同,詳見右圖。
四、實施過程
在2018年“七一”困難幫扶慰問活動中,離退休各黨支部對所管轄的黨員和群眾逐一上門看望或電話慰問,了解了他們的近況和實際困難。按照此模型對困難幫扶候選人進行打分,根據分值高低進行排名,填入《離退休困難人員四維度評價表》中。離退休黨總支匯總各黨支部上報的困難人員,根據分值高低整體排名報送至所黨委,從而確定了最終的幫扶慰問人員名單。
五、實施效果
(一)實現按分值排名。運用“離退休困難人員評價模型”,使篩選過程由原先的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模糊轉變?yōu)榍逦?,由定性精確為定量,從而對困難程度的評價變得更科學,更公平,更有說服力。
(二)形成加強支部建設的新抓手。在運用“離退休困難人員評價模型”的過程中,離退休黨支部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精神,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全面逐一關心所管轄的普通黨員和群眾,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和健康情況,增強離退休黨支部委員會委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豐富了黨支部日常的工作內容,形成了支部建設的新抓手。同時,離退休各黨支部之間會形成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良好氛圍,增加了每年評選優(yōu)秀黨支部等活動中的重要參考因素,不僅有利于形成優(yōu)秀黨支部的鮮明導向,而且為離退休黨總支建設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