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肥胖癥(指體質量指數(shù) ≥28kg /m2) 患者經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LSG) 治療后的臨床效果。方法 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LSG手術治療的8例肥胖患者,從術后開始直到為期1年的手術患者的物理指標以及肥胖相關代謝指標。結果 8例患者均順利地完成LSG手術,術中無其他突發(fā)情況或者死亡。手術操作時間為80 ~249分鐘,平均手術時間( 124.2±32.8)分鐘;出血量在15~182ml,平均出血量為( 49.1±25.7) ml; 術后留院觀察時間為6~18d,平均(10.2±3.1) 天。手術后對患者進行1年的隨訪發(fā)現(xiàn)所有患者的物理指標均有明顯下降,P < 0. 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肥胖相關代謝指標:血尿酸、血三酰甘油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有下降,P<0. 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隨訪期間沒有嚴重的并發(fā)癥。結論 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有很好的減重效果,還具有調節(jié)血脂降低尿酸的作用。
關鍵詞:肥胖;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
隨著當前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工作壓力的增加,各種代謝性疾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特別是肥胖癥,出現(xiàn)了年輕化的趨勢。肥胖是指體質指數(shù)≥28kg /m2,肥胖的發(fā)病機制不清,可能與遺傳、環(huán)境、飲食等因素相關,由于發(fā)病不清所以導致其臨床診治就成為了棘手的問題。據(jù)研究,嚴重地肥胖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家庭、婚姻、工作,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加重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LSG的超級肥胖患者,一共8例,術后隨訪為期1年,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齡15~30歲,平均20.1歲;體質量指數(shù)49.2~59.2kg /m2,平均46.3kg /m2。術前給患者講述手術潛在風險,材料均獲得患者及家屬同意。
1.2方法
LSG手術步驟為:LSG是一種定型手術,沒有特殊情況下,一共有4個步驟。①懸吊肝臟:取5 cm的事前無菌處理的橡膠管,用手術線連續(xù)地間斷地穿過橡膠管,做成肝臟的拉鉤;將處理過的橡膠管穿過肝和腹壁,固定在體外,用于牽拉肝臟然后顯露手術的處理區(qū)。②分離胃的左側:采用超聲刀完全分離并游離胃大彎側,距離在:距幽門環(huán)4 cm,在胃食管交界處,切開HIS角,暴露賁門左側的膈肌角。③切割胃:在手術區(qū)置入36 F的胃管,用于支撐胃,用準備好地切割閉合器緊貼支撐胃的支撐管小心分離胃大彎到胃HIS角,這時殘留胃呈“香蕉”狀。④胃的解剖復位:將切割了的大網膜斷緣與“香蕉”狀殘留胃切緣連續(xù)全層縫合,重建網膜囊結構,從腹腔鏡入口處取出分離了的部分胃,取出后放置腹腔引流管。
1.3 "評估指標
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后將患者移至ICU進行嚴密監(jiān)測。囑患者術后盡早進行活動,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以及預防下肢靜脈栓塞。術后第2天應給患者進行碘造影,看縫合處是否有梗阻或者滲漏,確認無誤后可給予流食。患者出院時應給患者制定相關的營養(yǎng)指導,囑患者按照營養(yǎng)師的指示進行飲食。本研究對術后1年的患者的體質指數(shù)、肥胖相關指標、化學指標例如血三酰甘油、血膽固醇、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 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如體質指數(shù)、相關肥胖指標、化學指標如血三酰甘油、血膽固醇、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用 x±s 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配對樣本均數(shù)的t檢驗。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8例患者均順利地完成LSG手術,術中無其他突發(fā)情況或者死亡。手術操作時間為80 ~249分鐘,平均手術時間( 124.2±32.8)分鐘;出血量在15~182ml,平均出血量為( 49.1±25.7) ml; 術后留院觀察時間為6~18d,平均(10.2±3.1) 天。術后2天內遵醫(yī)囑僅飲水或禁食,術后第2天碘造影后發(fā)現(xiàn)無滲漏或梗阻時,就可以喂養(yǎng)清流食,時間為2~7天,術后 2周后可以進食流食,術后觀察如果良好可以在2周后依情況進食軟流食,術后12周后進食營養(yǎng)師制定的營養(yǎng)食譜例如低熱量均衡飲食。8例患者隨訪期間均無嚴重并發(fā)癥,恢復良好。
2.2 "物理指標的變化
結果見表1。與術前比較,隨訪1年后體質指數(shù)和相關肥胖指標等均有下降。
2.3 "肥胖相關代謝指標的變化
結果見表2。與術前比較,術后1 年的血壓和化學指標如血尿酸、三酰甘油、尿微量白蛋白均下降。
3 結論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本組8例患者的體質指數(shù)從術前的( 46.3±4.2) kg /m2 降到術后的 (28.2±8.4) kg /m2,兩時期相比,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本組患者的術前血三酰甘油、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與術后相比有明顯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患者術前的血壓值相比術后也有明顯下降。
綜上所述,LSG治療超級肥胖癥患者可使得患者獲得很好的減重效果,還具有調節(jié)血脂降低尿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瑞翔, 楊景哥, 楊華, 等.200例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后并發(fā)癥處理和分析[J].中華肥胖與代謝病電子雜志, 2017, 3 (2) :74-77.
[2]杜瀟, 彭柏強, 李明陽, 等.正確認識和處理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后胃食管反流癥[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8, 25 (3) :26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