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快看,那紅彤彤的花是什么花呀?”五月陽光明媚的一天,逛植物園的明明發(fā)現(xiàn)了他不認識的花。
“那是石榴花!”媽媽抬眼望去,原來他們逛到了石榴園,“每年中秋節(jié)我們都吃石榴,這就是它的花呀!”媽媽撫摸著石榴樹的枝干,給明明講起關于石榴的故事。
在遙遠的西漢,曾發(fā)生過一件大事,那就是“張騫出使西域”。在當時,萬里迢迢去西域可是了不起的大工程。盡管出使西域的過程充滿了曲折和艱辛,但通過這次遠征,古老的中亞和歐洲見識到了中國的綾羅綢緞,古老的中國也第一次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比如我們現(xiàn)在熟悉的石榴。
相傳,石榴來自遙遠的西域安石國。當張騫的隊伍到達安石國的時候,安石國正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張騫不忍安石國的百姓遭受苦難,就將漢朝興修水利的先進技法教給了他們。得到寶貴水利經(jīng)驗的安石國人不僅救活了千里良田,也救活了安石國的特產(chǎn)石榴樹。安石國的國王拿出很多金銀珠寶當作謝禮,但張騫只收下了一些石榴樹的種子,如獲至寶地將它們帶了回來。
長途跋涉的石榴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受到無數(shù)人喜愛。
人們喜歡石榴花的顏色,于是將裙子染成石榴花的顏色,做成“石榴裙”。 人們喜歡石榴花的模樣,于是將石榴花插在發(fā)間做裝飾。唐代詩人杜牧曾專門作詩 :“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云鬟?!?/p>
就連怒目圓睜的鐘馗也喜歡石榴花。石榴花的花神就是鐘馗?;鹨粯拥男愿翊钆浠鸺t的石榴花,這種搭配是不是很有趣?古人認為農(nóng)歷五月是石榴花開得最鮮艷的時候,因此五月也被人稱為“榴月”。
石榴是古代人們心中的“吉祥物”,是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的代言人。在唐代,石榴是婚慶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唐代詩人曾用石榴賦詩一首,形容美好的愛情。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古代以石榴為題材的工藝品,也多以“榴開百子”為主題,石榴紋也是古代藝術品常用的裝飾紋樣呢。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火紅的榴花燦若丹霞,媽媽和明明念著關于石榴花的詩,沉醉于石榴花的美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