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 星期六 天氣:晴
西安市第三小學 五(2)班 袁志宇
同為班上的作文達人,涂涂和菲菲一直保留著定期交流作文心得的習慣。在交流中他倆互相學習,彼此都提高不少。這個周六,兩個人又相約討論關于記事、寫人的作文怎么能寫得更精彩。
涂涂拿出自己整理的材料,說道:“記事或者寫人文章,要達到某種‘特殊效果’,必須運用點技巧。我總結了這樣兩個技巧。一是抑揚交錯;二是前后對比?!?/p>
抑揚交錯
“抑”,壓制、貶低之意;“揚”,指表揚和稱贊。通過貶低和贊揚的變化,達到表揚真善美,批評假丑惡的作用。
1.先“抑”后“揚”
開始對人物或某種現(xiàn)象的印象不好, 或直接批評、貶低, 然后再進行表揚或稱贊。 這是一種“明貶”“實揚”的手法,目的是贊揚高尚品質和情操,以達到突出人物形象和中心的作用。
比如《狠心的教練》這篇作文,我參加了速滑隊訓練,劉教練對隊員嚴格要求,大家都埋怨教練狠心。過了一年,我們的水平提高了,我還在全區(qū)的比賽中取得好名次,這都是教練“狠心”的結果,教練的嚴格要求是對我們高度負責啊。
2.先“揚”后“抑”
文章開始褒贊人物的外表、動作、語言,而后的行為中再予以批評或諷刺。
菲菲你寫的作文《市場風波》,先寫一位商販賣的菜非常便宜,而且言語娓娓動聽,在這種熱情“服務”下,你買了斤“蒜苗”。這部分采用了“揚”。而回家后,發(fā)現(xiàn)里面還夾了一些泥土,文章由“揚”變?yōu)椤耙帧?。后來,你回去找他,那人不但不承認,而且態(tài)度十分蠻橫,這是“抑”的發(fā)展和高潮,揭露了騙子的丑惡嘴臉。
抑揚的方法結合在一起,能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
前后對比
在記敘事件中,寫兩個人對待同一事物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以贊美正面人物;也可寫一個人的變化,突出一個人的轉變,形成的強烈對比,能夠突出中心,并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一個人前后對比。
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僅人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甚至思想、品質、習慣、性格也都可能發(fā)生改變。如我讀了一篇作文是《嬸嬸變了》,寫嬸嬸過去與奶奶吵架,而第二件事寫奶奶病了,嬸嬸正給她喂藥。通過兩件事的對比,突出了在大家影響下嬸嬸的變化。
2.兩個人的對比。
《王爺爺變了》,寫在建設文明社區(qū)活動中,鄰居王爺爺家非常自私。在一次暴風雨中,王爺爺不顧別人,是孫叔叔冒雨上房幫助王爺爺修護漏雨的屋頂,使他家避免了一切水災。對比中突出孫叔叔的樂于助人。
我也有一個方法和你說。
設置波瀾
文章喜曲不喜平。曲折、生動的事情總比平淡的故事吸引人,這就需要在敘事中加上一些“波瀾”。波瀾是指像波浪一樣的起伏,在文章內(nèi)出現(xiàn)一次或多次高潮。一會兒山惡路險、荊棘叢生,一會兒山回路轉、柳暗花明;一會兒陰云密布、狂風驟起、暴雨傾盆,一會兒又雨過天晴、春光無限。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讀者的感官及情緒變化,增加閱讀的興趣。
我推薦你讀一篇文章《楊子榮打虎》,你看楊子榮打虎的過程中,作者巧設波瀾,幾次打虎都不中,吊足了讀者的胃口,精彩極了。
聽完菲菲的話,涂涂笑著說:“今天咱倆說的這些,就叫‘作文三絕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