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有利于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研學旅行有利于學生接觸社會和自然并產生較深刻的認識與體驗,豐富學習經歷和生活閱歷,健全人格。
一、“研學旅行”的含義及其必要性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門合力印發(fā)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明確提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體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實踐、研究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chuàng)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边@為研學旅行的開展提供了機遇。
對于學生而言,研學旅行有利于使書本知識與真實生活情景和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社會實踐能力。對于社會而言,研學旅行有利于學生領略和弘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研學旅行”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各地研學旅行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還存在一系列制約研學旅行有效開展的問題。
(一)沒有被社會廣泛認可。在高考指揮棒下的指引下,大部分家長和學生都認為研學旅行浪費時間。
(二)安全問題。大量學生集體外出,在校外活動多,逗留時間長。學生每天的食宿、交通等各種活動都可能發(fā)生意外,這也是很多學校不愿意開展研學旅行活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經費問題。目前凡自愿參加研學旅行的同學,涉及費用全部自行承擔。這導致有些同學因受到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的限制而參加不了這項活動,所以學校做起來困難重重。
(四)存在有游而無學的現(xiàn)象。
三、中小學“研學旅行”行之有效的策略
為了避免上述“研學旅行”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發(fā)生,中小學就要探究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因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解決策略:
(一)做好研學旅行開展前期的宣傳教育。為了使研學旅行得到家長和學生的普遍認可,我們學校在開展研學旅行前,向家長發(fā)放了關于開展研學旅行活動的一封信。這封信里提到了研學旅行的必要性、主題(勵志北京·夢想之翼)、口號(最好的成長在路上)以及相關的課程安排。這封信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二)安全第一,責任到人。出行前學校制定安全可靠的出行路線;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每20人配一名帶隊老師和教育培訓安全管理師;制定安全緊急預案;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雙方責任;向教育局備案;購買相關保險;重視衣食住行中的細節(jié);選擇正規(guī)旅行社提供的交通工具。
(三)積極爭取經費。政府應該向中小學發(fā)放研學旅行專項教育經費。此外,學校還可以向社會各界籌措經費。
(四)精心設計課程方案和學生活動。
1.學校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興趣需求和教育教學實際需要確定多樣化的課程主題和學習內容,關注活動的實踐性、探究性進行教育資源開發(fā),提高研學旅行質量。例如,我校在開展研學旅行時,課程主題和考察學習內容有走進清華校園,參觀實驗中心,聆聽清華學子報告等等。
2.建立學習小組,實行小組自治。一方面,小組自我管理和約束;一方面,準備較好的組員在旅行途中講解。這樣即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也能使學生的認識和理解更深刻。
3.每天晚上由帶隊老師組織各小組交流心得并展示成果、總結和搜集各小組的反饋意見,這樣有利于學生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總之,研學旅行剛剛起步,在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不可避免,但是有效的實施策略仍然在探索之中。希望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探究中小學研學旅行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將這些策略付諸實踐。這使研學旅行在幫助學生增長知識,收獲成長方面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