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紅
摘 要: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新課程標準給全科的教師都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標準,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shù)學教師面臨著比以往更加嚴峻的教學難題,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而不是將學生的思維固定在應試上。因此,筆者以為將數(shù)學思想滲透到教學的方方面面,乃至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將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提高學科素養(yǎng)。接下來筆者就將圍繞教學中可以用以滲透數(shù)學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方式展開討論和分析,并將之進行相應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教學思想
一、將教學場景生活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數(shù)學學習是學生接觸中學數(shù)學思想體系的伊始階段,為更好地保障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就學生的學習成效加以充分的思考。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滲透數(shù)學思想的最好的地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生活場景納入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中,即是教室。如,在學習《概率》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從現(xiàn)實的“彩民買彩票中獎的概率”“在街頭的射擊得娃娃”的現(xiàn)實生活化的場景中更好地理解概率的知識。同時,這一教學場景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相關的數(shù)學思想的發(fā)散,有利于其提高學科素養(yǎng)。教學場景的設置應該有其合理性而不是一味地將之劃分在一個固定的范疇之后就不再進行思考,相反地,教師要進行更多的思考,不論是從教學的自我檢測還是在教學中教師進行相關的學生行為的觀察,在教學過程之后,教師不斷地涌入自己的檢測方式,不斷地打磨更好和更精細的教學細節(jié),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提高學習成效。
二、逆向思維,燃燒學生的學習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上,教師會按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教學,從知識的概念、含義到教學原理的運用,教學中的例題的講解,學生自主進行答題等等。學生對這一種教學“套路”可謂是了然于胸,為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讓學生感知到數(shù)學思想的無窮魅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成效。逆向思維,即是指代在學習中教師用與傳統(tǒng)不一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從反證的方式進行教學。如,在“三角形ABC中AB+BC=AC,求證ABC在同一點上”,按照普通的邏輯,學生就是開始進行相關的正面的證明,然而在這一個時候,教師可以從反面的方式進行相關的證明,假設ABC不在同一個點上,那么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三角形ABC,AB+BC>AC,這與條件AB+BC=AC相矛盾,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得到該反面的假設不成立。那么,正面的假設就是成立,教師就可以利用類似的反證法進行教學,從而幫助學生學會用逆向的思維進行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地燃燒學習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
三、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滲透數(shù)學思想不僅僅是在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式上下功夫,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數(shù)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也有重大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學教師可以從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中提高數(shù)學學科素養(yǎng)。如,在做題和學習之前辨清題意,如果在學習中遇到了較為棘手的難題的時候主動詢問教師,在每一次教學考試之后進行自我的反省和試題的訂正,每一次教學課堂練習,認真對待的同時不忘進行相關的錯誤規(guī)類和原因分析等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受益終身,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認真分析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挫折和難題,如果是學習習慣和方式上出了差錯,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自身的學習方式和習慣中加以指引,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效。
四、師生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認知
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教師將更加容易地提高教學成效,原因在于教師的一句兩句有時就能對學生現(xiàn)在所處的學習困境有所幫助。因此,在教學中,師生進行交流和對話的設計都應有相關的思考。如,在講解“已知點P(2,2),PQ平行于X軸,且PQ=2,請問 Q的坐標是?”教師就可以從Q的象限開始問起,不斷地和學生進行思考的引導,引導學生在學習和解題中深入認識到每一個象限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背后的原因。除此之外,在常規(guī)的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可以從教學的宏觀面出發(fā),詢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在進一步的師生交談中總結學生的學習問題的共性和個性,尋找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我,在學習中接受數(shù)學學科思想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可以通過內向的自我反省和外向的向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經(jīng)驗討教加以解決。這一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好自己的角色,有自己的一套準則和方式。
五、總結
初中數(shù)學學習過程是一個相對漫長: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方式的轉變過程,教師用三年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式和學習思維的轉變,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的角色,在教學中滲透數(shù)學思想,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對數(shù)學的學科認知。
參考文獻:
[1]舒書.在農(nóng)村教學中探索初中數(shù)學教學有效方式[J].中學教育2015.3.
[2]劉濃以.淺談初中數(shù)學趣味教學方式[D].陜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