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陽
她行至水窮處,她放任自由奮力追逐,我也時常在想,荒漠一角的太陽是否也會赤羽流光??煞衩悦#苛骼?,是因為心沒有棲息的地方?捕捉到最近的陽光,便到了心中的家鄉(xiāng)。
她是三毛。最喜歡她寫過的一句話:“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fēng)里飛揚(yáng);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欣賞這種對生命頑強(qiáng)無畏的態(tài)度,即使流浪,也不忘記追求、忘記方向。落入黃沙中扎根,努力地向上,在離陽光最近的地方流浪。
就像前不久我聽過的一句話:“我生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
可是,何為“心安”?流浪并非沒有追求,每個流浪的人,都是有夢的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流浪,在離陽光最近的地方,或者向著離陽光最近的地方,無論孤獨(dú)與否,皆無悔前行。最后,在令自己心安之處扎根,哪怕離故園十分遙遠(yuǎn),也會心安。
我們一直,一直為了心中的那片陽光流浪。
或在遼遠(yuǎn)的空間上流浪,亦或在無限延亙的時間上流浪。作為生命,不斷生長,用歲月的河流打磨自己,使自己更接近所追求的理想??墒?,越向前走就自然離過往越遠(yuǎn),那些往事或喜或悲,終歸會像夢一樣消散,甚至讓你相信這一切不曾發(fā)生過。不知不覺間,我們的時光中也有了“五年前”“十年前”“那些年”“想當(dāng)年”,有些人會陪你一同走過,有些人會從半路離開。有時,每當(dāng)看到一個場景,就會下意識地想起自己寫過的一句詩,然后此時此景便隨著那情景,一起,都成往事,無法追尋。但是,哪怕孤獨(dú),也要學(xué)會勇敢地一個人走,不要畏懼黑暗,因為你要向著離陽光最近的地方,繼續(xù)流浪。
我們不會回頭,也無法回頭。
之所以流浪,是因為想尋找;尋找什么?大概是自己的心,是夢想,是那塊離陽光最近的凈土;然后呢?去守護(hù)并經(jīng)營好它。因此,流浪不是逃離,也不是流亡,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回家”。當(dāng)我們因時間的綿長而無法追溯不復(fù)存在的故園時,不妨將這里當(dāng)成真正的家,因為有心的地方才有家,而他們,早就凝注在你的那顆為夢拼搏的心中。
我在離陽光最近的地方流浪,無論是朝陽還是夕陽,皆無限好。
有生之年,堅強(qiáng)自己,追逐陽光,可貴可嘆,無愧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