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博 劉思語 何凱茜
【摘 要】 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單方面的掀起對華貿易打擊,自2017年起愈演愈烈并最終升級為貿易戰(zhàn),至今規(guī)模仍呈螺旋上升趨勢,對中美兩國乃至全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貿易戰(zhàn)的爆發(fā),既是緣于特朗普個人政治目的的偶然,又是緣于其背后美國對中國遏制需要的必然。
【關鍵詞】 特朗普 中美貿易戰(zhàn) 國際貿易
具有強烈民粹主義思想,打著“美國優(yōu)先”、“讓美國重回偉大”口號的特朗普成功競選美國總統,為全世界增添了一份不穩(wěn)定因素。自其上任以來,秉持“美國優(yōu)先”的原則,對世界多國采取了富有侵略性的霸權行為,中美貿易戰(zhàn)便是其中之一。從兩國經濟實力以及中美貿易關系來看,中國目前確實處在貿易戰(zhàn)的下風,但這并不意味著美方在貿易戰(zhàn)中可以為所欲為,實際上,通過采取針對性強的反擊策略,我國可以在爭取到最大的經濟利益的同時維護世界貿易體系穩(wěn)定,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就是理清美方發(fā)動貿易戰(zhàn)的原因。
一、特朗普的政治目的
國際經濟學中斯托珀-薩繆爾森定理指出:某一商品相對價格的上升,將導致該商品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實際價格或報酬提高,而另一種生產要素的實際價格或報酬則下降。由此可引出一項推論:國際貿易會提高豐富要素所有者的實際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這一推論表明,即使國際貿易使某國凈福利增加,也不是對每個人都有利的,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勢必會遭受損害,因為國際貿易會對一國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產生實質性的影響。這一結論放到美國來看也尤為合適,美國在享受國際貿易帶來的整體福利改善的同時,也使一部分群體的利益受到巨大損害。在美國,作為豐富要素的所有者的資本家們在國際貿易中享受到了切實的好處,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勞動者,則遭受到了一定的利益損失。受此影響衰退最嚴重的當屬鐵銹帶諸州,當地有相當多的失業(yè)勞動者認為是對外貿易使他們失去了工作。特朗普就是看準這點,迎合當地選民的需要,舉起了貿易保護主義大旗,這使他成為1980年以來首個贏得鐵銹州競選的共和黨人,鐵銹帶也成為了他本人的鐵票倉,為他競選美國總統提供了中堅力量。美國的政治制度決定了美國總統的所作所為會首先為他個人的競選和黨派的利益服務,而想要維持自己的執(zhí)政基礎,特朗普必須堅持贏得美國勞動者們的歡心,這一點決定了特朗普奉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必然性和長期性,也是導致美國發(fā)動貿易戰(zhàn)的直接原因。特朗普為了個人的競選走向了貿易保護主義的道路,這絕不代表貿易保護主義能為美國帶來好處。實際上,鐵銹帶的衰退不可逆轉,貿易保護主義也不會真實的增加美國勞動者的福利,這取決于兩點:
第一,鐵銹帶衰退和美國勞動者失業(yè)是由美國產業(yè)升級,傳統工業(yè)外放的經濟格局決定的,資本家勢必會為追逐更低廉的人力成本而選擇海外投資,強行用一時的行政手段約束制造業(yè)回歸國內勢必難以持久。通用汽車因為在美國裁員而保留墨西哥和中國分公司規(guī)模而被特朗普用行政手段制裁,在短短一個月內市值迅速縮水,公司迎來巨大危機。因為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美國資本家的利益受到了巨大損失,而美國的社會形態(tài)決定了美國政府不可能損害資本家的利益,因此特朗普的制裁不會擴散到太多企業(yè),更不會持續(xù)太久,可以想見,即使短期內企業(yè)受政令限制暫時妥協,在特朗普卸任后便會迅速反彈回之前的狀態(tài)。
第二,美國的第三產業(yè)高度發(fā)達,傳統工業(yè)衰退是不可逆轉的大勢。由于美國高度發(fā)達的金融體系,虛擬資本要比實體資本興盛的多,在這種背景下,資本不可能大量流入制造業(yè),更不會流入傳統工業(yè),特朗普想要逆勢而為振興鐵銹帶,無異于癡人說夢,只是給選民們畫的空頭支票。
二、美國對快速發(fā)展的中國的遏制
雖然中美貿易戰(zhàn)的爆發(fā)和特朗普本人為了贏得統治基礎關系緊密,但在其背后也能看到美國對快速中國的警惕和遏制。隨著中國產業(yè)升級的進行,中美貿易摩擦的爭端也從低端產品逐漸轉向中高端產品。中國科技的發(fā)展,撼動了原本中美貿易的結構性差異,一些中國產品已經可以在技術領域和美國產品競爭,這挑戰(zhàn)了美國獲得貿易紅利的基礎。長久以來,美國在高科技產品出口領域設置重重障礙,為的就是能牢牢把握全球價值鏈的最頂端,靠高精尖產品在全球范圍內收割利益,每當有后來者在某一方面呈現出要趕上的趨勢,美國人就會像最吝嗇的守財奴一樣,不惜手段的阻止別人,過去受到美國打壓的是日本,而如今變成了中國。在中國發(fā)布“中國制造2025”戰(zhàn)略后,美國政府在國防內參中將中國重新定位為了“戰(zhàn)略上的競爭對手”,面對著中國技術密集型和高端制造業(yè)的發(fā)展,美國出臺各項嚴苛政策加以遏制,這說明了美國不搞競合,搞零和的態(tài)度。實際上,這是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對第二大經濟體快速發(fā)展的恐慌和遏制,在使用武力手段不現實的情況下,美國自然選擇了貿易戰(zhàn)的方式。由此看來,有相當多的西方媒體稱中美貿易戰(zhàn)為“新冷戰(zhàn)”也是不無道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以貿易戰(zhàn)為主要形勢的中美沖突的必然性和長期性。認清這點,有利于我們放棄僥幸心理,放棄對美國主動停手的幻想,堅定直面貿易戰(zhàn)的信心,堅持以戰(zhàn)促和的戰(zhàn)略。
【參考文獻】
[1] 戴翔,張二震,王原雪.特朗普貿易戰(zhàn)的基本邏輯、本質及其應對[J].南京社會科學,2018,(4).
[2] 李坤望,張兵.國際經濟學[M].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56.
[3] 孫繼山.中美經貿向何處去?——對中美貿易失衡問題及貿易戰(zhàn)應對選項的分析[J].國際貿易,2017,(11).
作者簡介:姓名:李海博(出生年份—1999),性別:男,民族:蒙古族,籍貫:河北省承德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 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