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
公元1528年的冬季,十月初一這一天,大海旁邊的登州(現(xiàn)蓬萊)風大天冷,世代名門的戚家添了一個男丁,他就是被后人敬仰的民族英雄——戚繼光。
戚繼光的父親戚景通,對兒子的家教十分嚴格。戚繼光十二歲那年,有一次,幾個工匠來戚家修理房屋。戚景通指使他們安設(shè)四扇雕花門戶。工匠們都感到迷惑不解,紛紛議論說:“像這樣的將門世家,可以安設(shè)十二扇雕花門戶?。 惫そ硞兊淖h論,被戚繼光聽到了,他立即去找父親,提出要增設(shè)八扇雕花門戶。戚景通沒想到兒子小小年紀,就講究起虛榮和排場來,便聲色俱厲地說:“你要從小養(yǎng)成勤儉的品德,否則,連這四扇雕花門戶也是保不住的?!?戚繼光默默地點了點頭?;蛟S正是父親的嚴格教導,讓戚繼光一生都過著簡樸的生活。
從戚繼光的名字也能看出其父親對他的厚望,希望能夠繼承先祖的遺志,保護大明江山,將戚家發(fā)揚光大。當年,戚繼光的六世祖戚祥,跟隨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的斗爭中,屢立戰(zhàn)功,成為開國功臣。為追念他的功績,朝廷授予其子戚斌為明威將軍,世襲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
也正是受家族影響,戚繼光從小就學習武藝和兵法,父親還親自教他讀書寫字,他的文武兼修為后來建功立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在戚繼光十幾歲的時候,聽說沿海一帶倭寇盛行,于是他就寫下:
小筑暫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云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從這首詩,可見其凌云壯志。
今天,當我在戚繼光故居久久徘徊時,盯視著嘉靖年間修建的兩座御賜牌坊,在崇禎年間修建的戚繼光祠堂前陷入了沉思。當年,戚繼光一定從這兒走向軍營,走向殺敵戰(zhàn)場的。他騎著戰(zhàn)馬,威風凜凜,從這兒走過時,內(nèi)心一定是壯懷激烈的。
他回望自己的故鄉(xiāng),回望自己曾經(jīng)登過的蓬萊閣,看一眼渾圓的夕陽,禁不住吟幾句豪情萬丈的詩句。想必當初,他走過這兒時,既沒有羌笛的響聲,也沒有大漠的落日,有的,只是矛戈映日,戰(zhàn)馬嘶鳴。
如今,蓬萊閣依然在這兒矗立著,古城墻在這兒聳立著,昭示著生命的倔強,生命的堅強,生命的不屈。多少年過去了,時光如梭,歲月流逝。一切早已遠去,早已消亡。可一個人卻像大漠中的胡楊樹一樣,無論樹身何年枯死,樹干或倒下,或直立,都猶如鐵鑄一般。
戚繼光十七歲時,繼承父親的職位,當了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二十二歲的時候考中武舉,到京城會試時正好遇到蒙古兵來進攻,他臨時被安排去守衛(wèi)京城九門,還向皇帝上書守城的方略,他的軍事才能初步展現(xiàn)。
二十六歲時被任命為都指揮僉事,管理的范圍擴大,主要職責是抗擊山東的倭寇,從此以后,戚繼光和倭寇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戰(zhàn)斗,從山東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中國沿海地區(qū)。他抗擊倭寇的過程中,訓練了專門的軍隊對抗倭寇,人稱戚家軍,還創(chuàng)立了鴛鴦陣對付倭寇,十幾年的時間幾乎將沿海的倭寇蕩平干凈,他被稱為抗倭英雄。
抗倭結(jié)束,戚繼光的故事還沒結(jié)束,他被派去駐守明朝的北邊,他到薊州后,先做好防御工事,加厚城墻,然后再積極訓練軍隊,嚴肅軍紀、增強軍隊實力,創(chuàng)立車陣,保衛(wèi)了明朝北邊的安全和穩(wěn)定。從抗擊倭寇到鎮(zhèn)守薊州,戚繼光工作都很出色。
有這樣的成就,這與嚴于律己是分不開的,甚至我們都會覺得他對自己太過苛刻了。
一次,戚繼光率部行軍,途中遇大雨,隊伍于道旁肅立不亂。當?shù)孛癖娧埰堇^光進屋避雨。他婉言謝絕說:“千人露立,吾何忍也?!?/p>
戚繼光練兵,除練武藝、練體格、練陣法之外,最重視的是“練心”。他強調(diào),對士兵須思想訓導,對新兵不是先講兵事,而是先講禮義,反復講解中國傳統(tǒng)的忠孝教義和民族大義,士兵由心里畏戰(zhàn)而發(fā)展到主動請戰(zhàn),軍心大穩(wěn)。他特別重視軍紀教育,常以宋代岳家軍守號令以及“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為榜樣,教導士兵平時養(yǎng)成絕對服從軍令的習慣。他經(jīng)常對士兵噓寒問暖,執(zhí)湯送藥,他深知士兵攻防決戰(zhàn)之苦,常接濟士兵急難,士兵們打心眼里佩服他。
兵器是戚繼光殺倭寇的武器。他組織設(shè)計發(fā)明了虎蹲炮、狼筅、戚家刀、土橇等新型軍器。浙直總督胡宗憲,夸贊戚繼光“勇冠三軍,身經(jīng)百戰(zhàn),累解桃諸之厄,屢扶海門之危?!?/p>
倭寇也哀嘆:“戚虎來矣!今而后始知犯華之不利也。”
戚繼光戎馬一生,在戍邊抗倭、平亂安民方面為明朝立下了不朽戰(zhàn)功。他在一首題為《馬上作》的詩中這樣寫道:
南北驅(qū)馳報主情,
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橫刀馬上行。
這首詩正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
再剛烈的將軍,再血性的壯士,也禁不住歲月的蹉跎。少年時代,意氣張揚地走出故鄉(xiāng)的將軍,再回來時,已是垂暮之年。
戚繼光在張居正死后受到排擠,萬歷十一年被調(diào)任廣東總兵官。萬歷十三年,他以年老多病為由,謝職歸家,萬歷十五年病逝。登州父老,用一片土地,收歸了一縷忠魂。
如今,雖然英雄遠去,歲月如梭??墒?,他留給蓬萊(古稱登州)的傳奇,不應(yīng)遠去。在蓬萊,你可以走進戚繼光故里景區(qū),它已有400多的年歷史了,包括戚家牌坊、戚繼光兵器館、戚府、戚繼光紀念館、戚家祠堂等景點。暢游其中,緬懷民族英雄的同時,感受戚府文化,品味明朝的那些事兒。
瞻仰完英雄后,你在蓬萊,還會遇見熱情淳樸的膠東人,帶你嘗遍四季新鮮的海鮮,再來上一碗他們最愛吃的蓬萊小面;你還可以去黃昏的蓬萊閣眺望山海之間的遼闊,到離岸的長島感受黃海、渤海風的擁抱;或者在亞洲最大的極地海洋世界與海洋動物親密接觸一番。如果沒交上那么好的運氣親睹海市蜃樓的美麗,也沒關(guān)系,蓬萊還有更多精彩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