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盼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边@是一曲撫今追昔、大氣磅礴的千古絕唱,這是一份洞穿歷史、笑看風云的豪邁情懷。490余年前,一位詞人在湖北江陵長江之畔揮毫寫下這篇傳世之作,他就是一代大家楊升庵。
楊升庵,本名楊慎,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人,明朝著名文學家,“明代三才子”之首,后人習慣稱其為“楊升庵”。
?立言成德 清白傳家
桂湖園林位于成都市新都區(qū)。春天的新都細雨霏霏,偶爾可見游客或在亭臺水榭邊欣賞湖景,或漫步桂湖。楊升庵的青銅塑像前,不時有人駐足并鞠躬致敬。楊升庵博物館館長廖繼成說:“新都是楊升庵祖籍所在地,留下了他很多足跡。而‘桂湖也因楊升庵在此沿湖遍植桂樹得名?!睔v經(jīng)明、清及近現(xiàn)代修建,桂湖現(xiàn)有升庵祠、升庵書屋、黃峨館及樓臺亭閣等古跡20余處,其中,升庵祠為桂湖的主體建筑。
沿著樹木蔥蘢的綠道,遠遠望見古樸大氣的深灰色牌坊“一代文宗升庵故里坊”。走過牌坊,順著竹林掩映的清幽小徑前行,路的盡頭即可見楊氏宗祠。
木柱石磴,雕花窗欞,古樸典雅。走進祠堂,正上方“景清堂”的牌匾兩側(cè)書寫著“漢代關(guān)西夫子后,明代蜀中宰相家”字樣的對聯(lián)。其中“漢代關(guān)西夫子后”指的是東漢太尉楊震,流傳有“四知”拒金、清白傳家的故事。說的是一位縣令向楊震奉送黃金,并強調(diào)夜晚沒有人知道,楊震拒收并稱“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我父親囑托我要守護好這個地方?!睏畹铝κ菞钌值谑拇鷮O,如今仍然居住在楊氏宗祠。自從2016年他的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后,來祠堂的人越來越多,他也義務(wù)擔任起了講解工作。據(jù)他講述,他已經(jīng)為500余個團隊做過講解,人數(shù)已超過3萬人,最多一天接待了13個團隊。雖然沒有報酬,楊德力還是很看重每次的講解工作,他說:“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介紹自己家的家風”。
楊氏家族歷來以清白傳家,景清堂里珍藏的“四足”“四重”等重要的家訓史籍,被楊氏后人奉若至寶,時常拜祭,重溫祖先智慧。
據(jù)相關(guān)史料記載,楊升庵的祖父楊春1481年中進士。楊春治家甚嚴,經(jīng)常用古圣先賢的言行事例教育諸子,即使犯了微小的過錯也不姑息。對在朝中做官的子孫他?!耙詴摻洹保钇洹耙远Y法自檢,勿奢,勿怠,勿茍徇人意”。意思是說,你們當官責任重大,任何事情都應該站在道德公理的一邊,以法律制度約束自己,以勤勞節(jié)儉持家,不能不知羞恥地附和別人的意思,也不能不擇手段地胡作非為。
正德六年(1511年),楊升庵高中狀元。新都地方官員提議修建牌坊以示表彰和紀念。祖父楊春堅決拒絕,“與其讓一個舉子獲得榮耀,不如讓全城的百姓獲得恩典。加固城墻,可以庇護整個縣城的人?!睏钌中廊煌獯伺e。修城時,建筑師們巧妙構(gòu)思,在新都城墻上加蓋了兩層紅色石條,稱其為“城墻戴帽子”,遠遠看去,好似城墻戴了一頂狀元帽。而新都城墻建成不久,流賊廖麻子進軍成都,鄰近州縣的百姓紛紛涌入新都避難,新都因此庇護了數(shù)十萬臨近州縣的百姓。
楊升庵的父親楊廷和1478年中進士,效力于四朝皇帝。其雖然拜官首輔,但教子極嚴,他告訴楊升庵“讀書登科是第二事,修身齊家乃第一事業(yè)”“吾立身四字,正、直、忠、厚”,強調(diào)做人比讀書功名更加重要。
?謹守“四重”“四足”
楊升庵是“明代三才子”之首,一闋膾炙人口的《臨江仙》被后世傳唱數(shù)百年。而他出生的新都楊家“一門五世七進士,四舉人,一貢生,兩朝宰相狀元家”,顯赫一時。
楊家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就,很大程度上與其優(yōu)良家風密不可分。保存至今的光緒乙未本《楊氏族譜》和民國辛未本《新都楊氏家譜》中,記錄著楊氏先祖清廉為官的事跡,也記載了楊氏的家規(guī)家訓。其中最重要的家訓是“四重”和“四足”。
“家人重執(zhí)業(yè),家產(chǎn)重量出。家禮重敦倫,家法重教育?!边@是楊家最廣為流傳的“四重”家訓。幾百年過去,楊家人一直遵從,并深入骨髓。2016年4月,楊德力的父親去世。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老人家的最后遺言是幫他交黨費?!案赣H的言行也深刻影響著我”,楊德力記得,某次接待一個單位參觀,對方隱晦地提出要給些講解費,他婉拒了。后來,對方送來兩盆綠色植物擺在宗祠,青翠欲滴。
同樣受父輩影響,楊升庵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公元1524年,楊升庵在明朝著名的政治斗爭“大禮議”事件中,觸怒嘉靖皇帝,被罷官杖責,并終身流放云南?!八淖恪奔矣柋闶菞钌至鞣旁颇锨跋εc妻子告別時親筆所書,文中從居住、飲食、娶妻、育兒四個方面強調(diào)淡泊名利,節(jié)儉持家。
楊升庵在滇南三十多年,恪守清貧而不忘初心。他孜孜不倦博覽群書,平生著述百余種?!睹魇贰钌鱾鳌酚涊d:“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楊升庵個人雖淡泊名利,卻時時關(guān)心民間疾苦。當時,昆明一帶的豪紳以修浚??跒槊?,勾結(jié)地方官吏強占民田,斂財肥私,楊升庵正義凜然地寫下《??谛小贰逗蠛?谛小返仍娖醇优険?,詩中寫道“疏浚海口銀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他還寫信給云南巡撫,請他制止這種坑害百姓的惡行。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楊升庵在云南戍地去世,享年71歲。臨終前,楊升庵以“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后身”評價自己的一生,同時告誡子孫應堅守原則、重義輕利、見義勇為。
?良好家規(guī)引領(lǐng)社會風氣
“人們的良好行為,社會的良好風氣,不是逼出來的,而是家族、家庭里言傳身教出來的。所謂,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如果每個人都有良好的家教,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準則,自然而然就會形成良好的社會新風氣。”新都區(qū)委常委、區(qū)紀委書記、監(jiān)委主任鐘思勇表示,近年來,新都區(qū)結(jié)合自身實際深入挖掘楊氏文化中“四足”“四重”“為官者清廉自律,為商者兼濟大眾”的優(yōu)良家風家訓,其思想內(nèi)涵對當代黨員干部極具教育意義。下一步,新都區(qū)將著眼“打造城市名片、打造廉潔地標、打造傳世佳作”三大目標,打造升庵桂湖暨楊氏宗祠廉潔文化基地,以廉潔主題鮮明、廉潔內(nèi)容豐富、教育實效突出為方向,有效傳承和弘揚升庵廉潔文化、優(yōu)良家風家規(guī),打響四川廉潔文化品牌。(責編:蔣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