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衛(wèi)民(復(fù)旦大學(xué)附屬華山醫(yī)院 感染科)
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以及免疫耐受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持續(xù)正常,HBV DNA升高者)正常情況下是不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的。但是,許多人擔心一旦懷孕以后,會不會將病毒傳染給下一代,對于上述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呢?
對于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肝功能正常、HBV DNA不高者,由于沒有病毒復(fù)制,無需抗病毒治療,即使懷孕了,也不用擔心病毒會傳給下一代。
對于HBV DNA大于等于10的6次方的妊娠期女性,即使肝功能一直正常,也建議妊娠24周開始進行抗病毒治療。不少臨床證據(jù)顯示,對于高病毒載量的妊娠期女性,24周開始抗病毒治療至分娩后一個月停藥,分娩后12小時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其乙肝病毒母嬰阻斷率接近百分之百,孩子幾乎不會感染乙肝病毒。這個數(shù)據(jù)是相當鼓舞人心的。
有人會問,妊娠期間使用抗病毒藥物會不會有不良反應(yīng),導(dǎo)致胎兒發(fā)育不良甚至畸形?不用擔心,目前所用的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中,替諾福韋和替比夫定是妊娠B級的藥物,在動物試驗中沒有發(fā)現(xiàn)致畸反應(yīng)。在人體中,雖然沒有臨床試驗的數(shù)據(jù),但是,經(jīng)過多年的臨床觀察,妊娠期間服用這兩種藥物是安全的,尤其是在妊娠中后期開始服用這兩種核苷(酸)類藥物,不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yīng),廣大女性朋友盡管放心,可以生一個健康的寶寶。
對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高的乙肝免疫耐受期患者,即使HBV DNA不是很高,也有母嬰傳播的可能性。此時,只要HBV DNA高于10的3次方,不管肝功能情況正常與否,建議服用核苷(酸)類藥物,做到防患于未然,畢竟優(yōu)生優(yōu)育是父母不二的選擇。
對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即使妊娠24周時啟動了核苷(酸)類抗病毒治療,其母嬰阻斷效果也不錯,我們也不能錯誤的認為只要抗病毒治療就可以了,分娩后無需接種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事實上,單純抗病毒治療可以降低母親血中的HBV DNA水平,使母嬰傳播的概率大大降低,但遠遠達不到萬無一失的地步。而要想徹底解決母嬰傳播問題,必須抗病毒藥物、接種乙肝疫苗和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三管齊下,將母嬰傳播的概率降至最低。
總之,只要大家足夠重視,藥物與疫苗同時使用,乙肝的母嬰傳播可以根除。衷心祝愿大家生一個健康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