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平
狄少英繪畫作品
“狄少英先生是詩人,以詩言其志,寄情而作、隨物應生,樸實無華;他亦是書法家,在自然中求真趣,不附風雅,不尚浮躁,獨具個性;他還是畫家,人物、山水、花卉無不涉獵,工筆、寫意無所不能,尤以人物畫著稱;他更是篆刻名家,在方寸之間展示其豐富的精神世界,賦予那刀那石以人文之關懷。他以詩、書、畫、印“四全”之高度,以軍人之氣度,融文人之風骨,在翰墨藝海中覓無涯之境”。自1999年與狄少英先生相識至今,雖說見面很少;但狄少英先生謙和沉穩(wěn)的文人氣質、詩書畫印、筆墨才華,一直是我非常敬佩及仰慕的。
狄少英,1957年6月生于河北定州,1991年畢業(yè)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師從劉大為、劉天呈等諸師,曾任北京軍區(qū)美術創(chuàng)作員?,F(xiàn)為山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山西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上海同濟大學兼職教授,湖南工業(yè)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曾入選建軍五十五周年全軍美展;建軍六十五周年全軍美展;建軍七十周年全軍美展;第八屆全國美展;2007年全國中國畫展;一、二、三、四屆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精品展。曾獲第二屆中國美術家藝術展金獎、東南亞六國水墨畫展金獎,全軍電影宣傳畫展一等獎、香港回歸全國中國畫展銀獎、嶗山茶節(jié)全國中國畫展銀獎,齊白石誕辰140 周年全國中青年中國畫提名展銅獎,建黨70 周年全國書法展覽一等獎、毛澤東誕辰100 周年全國書法展覽二等獎,國際書法展覽二等獎。作品曾赴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展出,部分書法作品在國內碑林刻石,諸多作品由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八路軍紀念館等單位懸掛收藏,中央電視臺曾多次進行專題報道。
狄少英繪畫作品
中非論壇期間,他應邀為埃及總統(tǒng)和夫人所繪的肖像,作為中埃建交五十周年的禮品,贈送給總統(tǒng)和夫人,贈送儀式在埃及國家電視臺播放一周,引起很大反響,應埃及大使館邀請,他到埃及進行了文化交流。傳略收入《中國美術家》《中國美術家、書法家漢英詞典》等多部大型辭書。出版有《狄少英國畫作品集》《狄少英畫集》《狄少英書法集》《怎樣畫八仙》《學畫八仙過海》《中國美術家——狄少英》《狄少英藝術檔案》《人物畫范本——狄少英人物畫精選》《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狄少英畫集》《國畫名家——狄少英》《當代中國書畫百家——狄少英》《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精選——狄少英畫集》《中國當代人物畫名家——狄少英作品集》《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狄少英精品集》《中國古代人物畫法》。
“書畫同源”,狄少英先生的國畫作品,以反映時代精神和謳歌人民為己任,在注重傳統(tǒng)和筆墨精華的同時,更注重人物精神氣息和個性化藝術語言的提煉,深刻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他多次赴川西、甘南、青海、新疆等地采風。在那白云藍天的茫茫草地、銀雪皚皚的千里岷山、金頂閃閃的喇嘛廟宇、迎風招展的殊勝經幡,用手中的畫筆、嫻熟的技法、個性思維,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任意馳騁,他作品中人物形象自然、質樸康健,觀后有一種親切感、靈動感。他的作品如同他的人品一樣帶著含蓄內斂之氣韻。
字為心畫、以書先行。狄少英的書法,豪放、直率、坦蕩、樂觀、自信,甚至傲然、清高。他的漢隸,布局迭宕,雄渾曠達,有自然超逸之美;觀他的草書大氣磅礴,既不同王鐸、傅山等大師的筆墨,也異于同時代人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健能扛鼎的筆力,更有極富浪漫色彩和寧丑拙毋巧媚的直率之作。他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使他的書法作品充滿悟性和靈性,獨得一種氣韻和情致。
《詩緯》說:“詩者,天地之心?!边@是中國詩歌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孫過庭在《書譜》中說:“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致;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边@是中國書法所能達到的境界。鄧椿在《畫繼》中說:“畫者,文之極?!边@是中國繪畫在宋以后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狄少英先生以他扎實的書法功底,和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在他的畫作中以行、楷、篆、草、隸之間的書法用筆之妙,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將人物表情、達意、造型一以貫之,于是在繪畫固有的應物象形之外,就有了骨力、韻律、氣勢與意境的加入,因而比起視覺形象來,更能密切聯(lián)系畫家的心源。這種“心源”即畫家的“意”。是包含了來自觀念方面文化思想的層次,包含了來自人本與心理的性靈,精神、體悟和情感的層次;包含了藝術風格的平淡、天真、簡遠、雄厚的層次。對畫家而言,是更為深層的經驗,是難以言說的深心體驗。是畫家借助筆墨,表現(xiàn)形體之外內心深處的律動,正如孟子所言:“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因而當這一切生機勃勃地匯集在一起時,往往能表現(xiàn)出人格的偉大,心靈的偉大,情緒的深度,筆墨的精妙。正因為這些多方面的內涵和積淀,使狄少英先生在他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中,讓他筆下的古代人物畫每一個人物都足以再次演繹屬于自己的那段慷慨歷史:超脫歡快的八仙、任俠氣質的李白、孤憤專注的司馬遷……還有他的現(xiàn)代人物畫,刀削斧劈的筆觸換成了圓潤飽滿,整幅畫熱情洋溢,造型功力深厚。尤以五十六個民族系列、英姿勃發(fā)的軍人系列、纖纖玉體的裸女系列等最為人稱道。在這些多變色彩傳達情感的作品創(chuàng)作中,狄少英先生將西方油畫的繪畫元素運用于國畫創(chuàng)作中,融合當代繪畫手法,為傳統(tǒng)國畫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他的作品風格古樸雅致又充滿了現(xiàn)代氣息。通過對色彩的靈活運用,他對人物畫細致刻畫傳達出深厚的人文情感,這種情感流露在畫面中,顯得那么自由、真誠。藝術的生命力在于真誠,而藝術真誠則源于畫家對生活的真誠,狄少英是以真誠心態(tài)對待生活,對待藝術,他的作品正是以真誠的心靈和現(xiàn)實生活碰撞產生的火花,畫中人物的靈魂與作品神韻的統(tǒng)一,充分展示了狄少英先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對生活的熱愛。對于一個藝術家而言,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是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和題材的前提。值得一提的是:狄少英先生在這次為新疆兵團文化中心繪畫創(chuàng)作研修班為期4 天授課時間里,從中國美學上接千年傳統(tǒng),下續(xù)未來前景,從筆墨紙硯,到文學繪畫;從書法書寫的出處,到碑帖的意義,從傳統(tǒng)中國畫的基本原則,到書畫同源的重要以及如何在傳統(tǒng)繪畫基礎上延伸自己的藝術,如何走出傳統(tǒng),形成自己鮮明的個人風格和面貌等諸方面?zhèn)鹘浰蛯殹K宰约旱膭?chuàng)作經驗給學員一一示范,學員們在他毫無保留且認真的態(tài)度中,體悟到在繪畫中眼、心、手、穩(wěn)、準、狠、精、氣、神應保持統(tǒng)一,才有能力抓住生活的一瞬間,把形象留在紙上。在看似隨意地揮灑中,其實是成竹在胸的示范,筆墨之間是空間結構的體現(xiàn),是氣韻生動的融合。遇見這樣一位尊師,學員們都說是他們的福氣,每天只怨時間太短,舍不得下課,同時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員們個個都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幅令人滿意的佳作。
師古人不如師造化,順乎自然乃為大道。明天,狄少英先生又要踏上新的征程,祝愿狄少英先生的創(chuàng)作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