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香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神內(nèi)ICU,湖南 長沙 410000)
ICU指重癥病房,在ICU的患者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病情嚴重,也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相應的影響[1]。下肢深靜脈血栓作為ICU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是因為患者的血液無法正常的凝結,造成了靜脈堵塞引起靜脈回流,臨床上以下肢腫脹、疼痛等為主要的特征,同時也和患者休克、昏迷、治療方式多樣等有關系,并且ICU患者長時間的處于臥床狀態(tài),導致患者喪失了主動運動能力或者因治療需求限制了主動運動,因此ICU患者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幾率比普通病房高。在臨床治療上,除了采用藥物治療,還需要對患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這樣有利于防止患者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本文通過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間所收治的ICU患者38例,評定采用早期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ICU患者防止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效果。
將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間所收治的ICU患者3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依據(jù):運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分為實驗組(n=19)和參照組(n=19)。納入依據(jù):患者意識清晰,能夠正確回答問題,對于本次實驗知情且簽訂了知情同意書等;排除依據(jù):具有精神病史、心肝腎臟病情危機的患者,對本次實驗不配合的患者等;其中實驗組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齡在(52.1±8.35)歲;參照組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齡在(50.12±7.12)歲,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2]。實驗組行早期系統(tǒng)護理干預[3],①由專門的醫(yī)生和護理人員制定方案,從患者住院開始,有規(guī)律的對患者的下肢關節(jié)和肌肉進行按摩。②深靜脈血栓Caprini風險評定量表進行評分,患者分數(shù)大于5分即可為高風險,大于4分小于3分即可判定了中級風險,小于2分為低風險,對于高風險的患者要求其穿循序減壓彈力襪。對于風險評分大于等于4分的患者,每周都需要進行一次重新評分。制定好規(guī)范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和間歇充氣泵操作流程。③在飲食上要求患者食用高纖維、低脂肪的食物,盡可能的減少患者因為腹部壓力升高造成的靜脈回流受阻礙的現(xiàn)象。④患者的心理疏導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患者對手術不夠了解,會出現(xiàn)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醫(yī)護人員常與其溝通,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減少因為負面情緒造成的身心損害的狀況。⑤為患者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保持適合的溫度、濕度,能夠有助于患者靜脈回流。⑥采取抬高患者上半身15度,下肢抬高30度,下肢抬高有助于靜脈回流,減輕水腫的情況,切記不可過度的伸展或者在膝下墊枕或者其它物品,避免進一步的靜脈回流,注意給患者進行皮膚清潔,更換體位。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水腫的患者給予50%的硫酸鎂進行局部濕敷,減輕下肢腫脹的情況,倘若患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血栓的情況,要求患者臥床休息,就不能再進行患肢按摩。⑦對于清醒的患者,指導其進行股四頭肌、髖周圍肌等長收縮和踝關節(jié)的主動伸屈,每天4-5細,每次5分鐘,然后在做足趾小關節(jié)屈伸活動,倘若患者都能做到以上的活動,即可開始做踝關節(jié)的主動、被動活動、直腿抬高活動等。⑧對于昏迷患者,醫(yī)護人員可幫其進行運動,即站與患者的一側(cè),一手托住膝關節(jié)后側(cè),另一只手托住足跟、讓髖、膝關節(jié)都能夠屈曲到最大,在髖關節(jié)屈曲的情況下,伸展膝關節(jié),最后到髖關節(jié),在還原。
應用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13.0軟件處理38例ICU患者的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依據(jù)正態(tài)分布檢驗,(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記錄兩組患者股靜脈血流速度,予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護理一周、兩周后兩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護理滿意率(%)進行表示,并采用卡方檢驗,組間對比P<0.05即可證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一周、兩周之后實驗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
表1 護理后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對比[n(%)]
干預后,實驗組的股靜脈血流各項參數(shù)高于參照組(P<0.05)。
實驗組滿意率高于參照組,組間對比P<0.05。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n(%)]
表2 兩組股靜脈血流速度對比
重癥監(jiān)護室是封閉室病房,能很好的阻隔了非醫(yī)護人員的打擾,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幾率,促進治療效果的成功率。下肢深靜脈血栓在臨床上有著較高的殘疾率,早期患者的癥狀并不明顯,且沒有特別突出的特征,在加上ICU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和肌松藥的使用,被檢查的出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可能性更低。經(jīng)常鍛煉雙下肢能夠促進下肢肌肉的血液回流,減少血栓形成的幾率。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證實,護理一周、兩周之后實驗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同時,實驗組股靜脈血流速度和護理滿意率均高于參照組。說明采用早期系統(tǒng)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少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患者對自身疾病也能充分認識,主動配合治療,提高了護理滿意率。
綜上,對于ICU患者采用早期系統(tǒng)護理干預能夠大幅度降低患者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腦血栓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率和護理滿意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