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
摘 要:印度尼西亞學(xué)生在漢語習(xí)得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母語的干擾,經(jīng)常會在詞法和句法的使用上產(chǎn)生偏誤。否定詞是對外漢語教學(xué)上的一個難點,學(xué)生經(jīng)?;煜∧嵴Z和漢語中否定詞的用法。本文通過漢語中的否定詞“不”“沒”“別”和印尼語中的否定詞“tidak、bukan、jangan、belum”的對比研究,找出印尼學(xué)生使用否定詞產(chǎn)生偏誤的原因。
關(guān)鍵詞:否定詞;不;沒;tidak;belum
一、引言
否定詞是表示對動作、行為或狀態(tài)的否定,修飾動詞或形容詞。漢語和印度尼西亞語中都有否定詞,在漢語中否定詞包括“不、沒(有)、別、非、未、否、甭、勿”等,在印尼語中否定詞有“tidak、bukan、jangan、belum”等。本人于2009年、2012年兩次外派到印度尼西亞瑪中大學(xué)任教,回國后也教過一些印尼學(xué)生,在對外漢語教學(xué)過程中發(fā)現(xiàn)印尼學(xué)生使用否定詞存在著一定的偏誤。由于印度尼西亞瑪中大學(xué)學(xué)生初級班所學(xué)的教材中沒有系統(tǒng)地講述漢語否定詞和印尼語否定詞的區(qū)別,所以學(xué)生在使用漢語否定詞的時候,經(jīng)常會造成“偏誤誤代”的情況。例如:“老師,我不帶作業(yè)?!薄袄蠋煟瑢Σ黄?,我昨天不學(xué)習(xí)中文?!薄拔液臀业哪信笥炎蛱觳灰娒妗!睂W(xué)生會經(jīng)?;煜皼]”和“不”的用法,在該用“沒”的地方用了“不”,在該用“不”的地方用了“沒”。
針對學(xué)生的這種情況,本文主要選擇印尼學(xué)生在使用漢語的過程中常使用的否定詞“不、別、沒(有)”以及與印尼語相對應(yīng)的否定詞“tidak、bukan、jangan、belum”來進行對比研究,同時結(jié)合了來華的印尼留學(xué)生使用漢語否定詞偏誤的情況。分析漢語和印尼語否定詞的區(qū)別,找出其產(chǎn)生偏誤的原因,希望能對印尼學(xué)生習(xí)得漢語否定詞和教授印尼學(xué)生的老師們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漢語中的否定詞
(一)否定詞“不”
1.“不”+動詞
呂叔湘先生(1985)分析說:“‘不如果從語義方面來看,它在句子中的作用僅表示單純的否定?!薄安弧庇迷诒硎臼挛锇l(fā)展、變化的動詞前,表示對動作發(fā)展、變化的否定。
(1)爸爸今天不回來。
(2)他不去蘇門答臘島旅游。
例(1)(2)中“不”否定動詞“回來”“去”,表示對“回來”“去”這個動作的否定。
朱德熙先生(1998:226)提到:“‘不加在表示動作的動詞或者詞組前面往往是對某種意愿的否定,有時還表示沒有某種習(xí)慣或者癖好,還可以表示假設(shè)”。白荃(2003)指出否定詞“不”也可以用來否定某些不受主觀愿望影響的自然界現(xiàn)象。“不”用在表示能愿動詞的前面,表示否定能力、意愿、愛好和可能性。
(3)在來印尼前,我一句印尼語也不會說。
(4)昨天打籃球的時候,他腳受傷了,所以今天不能走路了。
例(3)(4)中“不”否定能愿動詞“會”“能”,表示對“會說印尼語”和“能走路”這種能力、意愿的否定。
“不”后面加表判斷的動詞,用來否定判斷動詞,如用在系動詞“是”前面對判斷句進行否定。
(5)他是老師。
(6)她是我的妻子。
(7)他不是老師。
(8)她不是我的妻子。
例(5)(6)中“是”在句子中是一個判斷動詞,例(7)(8)中,“不”否定判斷動詞“是”,表示對整個判斷句的否定。
2.“不”+形容詞,表示對事物性質(zhì)狀態(tài)的否定。
(9)她很漂亮,但是她不聰明。
(10)今天天氣不好。
例(9)(10)中“不”用在形容詞“聰明”“好”的前面,表示對人或事物的一種性質(zhì)狀態(tài)的否定。例(9)中,“她不聰明”表明“她”不具有“聰明”這種特征。
3.“不”可以單用,用于回答問題,表示與問話意思完全相反。
(11)A:他不知道你已經(jīng)結(jié)婚了吧?
B:不,他知道了。
例(11)中,“不”單獨使用,表示對問話者的“他不知道你已經(jīng)結(jié)婚了”這個事情的否定,事實上他已經(jīng)知道了。“不”在對話中單獨使用,表示與上文中問話者所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反。
(二)否定詞“沒(有)”
“沒有”的詞性取決于它的位置。用在動詞前面“沒有”是一個詞,比如“沒有寫”,“沒有”為副詞。如果用在名詞前則是兩個詞,如“沒有力氣”,其中“沒”這個字是否定副詞,“有”則是動詞。
1.“沒有”作為一個動詞的時候,是“有”的否定形式,后面接名詞,表示對領(lǐng)有、具有的否定。
(12)今天沒有中文課。
(13)他沒有哥哥。
當(dāng)“沒有”后面接名詞的時候,“沒有”是動詞“有”的否定形式,例(12)(13)中“沒”是對“今天有中文課”“他有哥哥”的否定,即表示對主語“今天”“他”這種領(lǐng)有和具有的否定。
2.“沒”可以表示對存在的否定,句首中常用表示時間或處所的詞語。
(14)今天沒下雨。
(15)教室里面沒有人。
例(14)中“沒”是對“今天下了雨”這個事實存在的否定,例(15)中“沒有”是對“教室里面有人”這個事實存在的否定。所以例(14)和(15)中“沒有”表示某個時間并沒有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或者某個處所并不存在某人某物。
3.“沒有”做副詞后面接動詞或形容詞,否定動作或狀態(tài)已經(jīng)發(fā)生。“沒有”后面接形容詞的時候,限于表示狀態(tài)變化的形容詞,是對事物性質(zhì)狀態(tài)變化的否定。
(16)我沒去。
(17)菠蘿蜜還沒有熟,不能吃。
例(16)(17)中,“沒(有)”在句子中做副詞。例(16)中“沒”后面接動詞“去”,表示對動作已經(jīng)發(fā)生的否定,“我沒去”表明其他人都已經(jīng)去了,這個動作已經(jīng)發(fā)生,而“我沒去”?;蛘呤菍υ瓉碛媱澋母淖?,可能原來計劃到某處,但現(xiàn)在卻沒去,如原來說今天早上要上街,但現(xiàn)在人還在家,于是別人問起你上街了嗎,回答“我沒去”。例(17)中“沒有”后面接形容詞“熟”,表示對“菠蘿蜜熟了”這個性質(zhì)狀態(tài)的否定。
(三)否定詞“別”
朱德熙先生(1998:77)認(rèn)為,“別”是由“不要”并合而成的,是“不要”的合音。呂叔湘先生(1999:83)指出,“別”作為否定副詞可以表示勸阻或禁止,還可以表示揣測,猜測自己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可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語法學(xué)界對“別”的意義的看法基本一致,可以概括為三種意義:一是表示勸阻或禁止;二是表示揣測;三是表示提醒。
1.“別”表勸阻或禁止
呂叔湘先生(1999:83)指出:在表示勸阻或禁止時,有三種用法:一是“別”+動/形;二是“別”用于作謂語的小句前,句子常帶有熟語性;三是“別”的單用,用于接著對方的話說。
“別”用在動詞和某些形容詞前面,表示勸阻或禁止,隱含的主語一般是第二人稱(你或你們)。
(18)別笑,這樣的事情可能你也發(fā)生過。
(19)別難過,事情終究會過去的。
例(18)(19)中“別”分別用在動詞“笑”和形容詞“難過”的前面,例(18)中表明說話人對第二人稱主語你或你們行為的一種禁止。例(19)中表明說話人對第二人稱主語行為的一種勸阻。
“別”用于做謂語的小句前面,表示禁止或命令。
(20)別一個人說了算!
(21)別把車停在這里!
例(20)(21)都是祈使句,省略了主語 “你”或“你們”,所以“別”用在謂語句“一個人說了算”“別把車停在這里”的前面,表示一種禁止或命令。
“別”單獨使用,表示一種勸阻和協(xié)商。
(22)A:我有急事,我先走啦。
B:別,咱們一起走。
(23)A:老師,我不想?yún)⒓悠谀┛荚嚒?/p>
B:別,參加了總比沒參加好。
“別”單獨使用的時候,必須要有上下文語境,例(22)(23)中“別”單獨使用,往往是接著對方的話在說,表示說話者對對方行為的一種勸告和協(xié)商,希望能得到對方的認(rèn)同,按照說話者的方式去做。
2.“別”表揣測
(24)A:伊凡今天怎么沒有來上課?
B:昨天還好好的,別是感冒了吧!
(25)A:他今天心情好像很不好。
B:是啊,別是HSK4級沒有通過吧!
呂叔湘先生(1999:83)認(rèn)為,“別”在表示揣測的時候,表示揣測的部分如果是小句,只能用“別是”,不能單用“別”。例(24)(25)都是對后面小句的揣測,所以不能用“別”,只能用“別是”。
3.“別”表提醒
(26)回家別忘記做家庭作業(yè)。
(27)出門的時候,別忘記帶手機了。
(26)(27)都是表示提醒,提醒自己或者對方不要忘記或者注意某件事情。
(四)否定詞“不”和“沒(有)”的比較
漢語否定詞中,“不”和“沒”混用的情況比較明顯,因此本體研究中對“不”和“沒有”的探討較多,比如:聶仁發(fā)(2001)就從“不”“沒有”的語義特征及其時間意義方面進行了比較,王欣(2001)從“不”和“沒有”的認(rèn)知語義方面進行了分析。下面重點比較一下“不”和“沒”的用法。
1.“不”“沒”表示否定的語義不相同
“不”否定動作活動時,表達的是一種主觀的意愿和態(tài)度,有一種反對和排斥的心理。“沒”否定動作活動時,是對某件過去的事情客觀的陳述,有時候也表示內(nèi)心的一種歉意。
(28)老師,我不做作業(yè)。
(29)老師,我沒有做作業(yè)。
例(28)中,用“不”否定行為動作,表明這位學(xué)生的一種主觀意愿和態(tài)度,他明明知道要做作業(yè),但是可能由于某種排斥心理故意不做。例(29)中,用“沒有”否定行為動作,表明這位學(xué)生跟老師陳述一件客觀的事情,并且?guī)в星敢狻?/p>
2.“不”“沒”本身所表示的時間概念不一樣
蔣琪、金立鑫(1997)認(rèn)為:“關(guān)于‘不和‘沒的差別,主要和時間的因素有關(guān)”?!安弧笨梢杂糜趯ΜF(xiàn)在和將來的否定,“沒(有)”只能用于對過去和現(xiàn)在的否定,不能用于對將來的否定。
呂叔湘先生(1985)指出:“‘沒則是對已完成的事的否定,換句話就是對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的否定。動結(jié)式和動趨式短語都帶有完成的意思,因而總是用‘沒來否定。只有帶假設(shè)的意思的時候才用‘不來否定?!?/p>
如果要用“不”否定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必須用表示過去的時間詞或短語,要依賴一定的上下文語境存在。
(34)昨天邀請他去打球,他不去,今天不邀請他了。
根據(jù)對前后語境的理解,“他不去”表示對過去的否定;如果沒有參照前后的語境,“他不去”,我們可以理解為表示對將來的否定。
“沒”如果表示現(xiàn)在發(fā)生的事情,一般要在句中出現(xiàn)時間詞“現(xiàn)在”或表示持續(xù)的“在”或“著”。
(35)她沒在做作業(yè)。
(36)他現(xiàn)在沒開車,你可以打他的電話。
例(35)(36)中,“沒”是對現(xiàn)在動作行為的否定,所以在句子中必須加“在”才能夠表示對現(xiàn)在行為動作的否定;如果句子中沒有表示持續(xù)的時間詞“在”,則表示對過去行為動作的否定。
3.“不”可以用在所有的助詞前面,“沒有、沒”只能夠用于“能、能夠、要、肯、敢”等少數(shù)幾個助詞的前面。
(37)他覺得自己的漢語水平不好,所以他沒敢參加“漢語橋”的比賽。
(38)考試的時候他遲到了,所以他沒能參加這次考試。
三、印尼語中的否定詞
在印尼語中否定詞有“tidak、bukan、jangan、belum”,它們與漢語中的“不,不是,別,沒(有)”并不是簡單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這些詞語還有其他用法,兩者關(guān)系如下表所示:
(一)否定詞“tidak”
1.在印尼語中否定詞“tak”是“tidak”的縮寫形式,在一些固定的詞組中用“tak”。
tak (tidak) kenal malu(不知羞恥)
tak (tidak) kenal lelah(不知疲倦)
tak (tidak) kenal ampun(毫不留情)
tak (tidak) terhitung banyaknya(不計其數(shù))
2.“tidak”+動詞/形容詞,表示對動作或性狀的否定,和“不”和“沒(有)”的意思相同。
(39)Orang tuanya mau bertamasya ke Bali, lagi-lagi adik bungsunya tidak setuju.(爸媽想去巴厘島旅游,但是妹妹不同意。)
(40)Malam ini tidak begitu dingin.(今晚不怎么冷。)
(41)Saya tidak ada bawa kamera,tepapi ada oleh-oleh untuk teman.(我沒有帶相機,但是帶了送給朋友的禮物。)
例(39)中“tidak”表示對“betuju”(同意)這種行為動作的否定,例(40)中“tidak”表示對“dingin”(冷)這種性狀的否定,例(41)中“tidak”表示對“bawa”(帶)這種行為動作的否定。
3.“tidak”用在句末表示疑問
(42)Benar tidak?(對不對?)
(43)Pergi tidak?(去不去?)
(44)Mau tidak?(要不要?)
例(42)(43)(44)中“tidak”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一種詢問,征求對方的意見。“tidak”用在句末的時候,必須要和動詞一起使用,例(42)(43)(44)中“tidak”用在動詞“benar”(對)“pergi”(去)“mau”(要)之后。
(二)否定詞“bukan”
1.“bukan”用在句子中,表判斷“不是”“非”。
(45)Pena itu bukan miliknya.(那支筆不是他的。)
(46)Dia bukan orang Indonisa.(他不是印尼人。)
例(45)(46)中“bukan”是一個判斷動詞,在句中做謂語,是對領(lǐng)屬關(guān)系的一種否定。
2.“bukan”可以單獨用在句子的末尾,構(gòu)成反詰疑問句,表示“不是嗎?”
(47)Dia pergi ke Surabaya, bukan?(他去了泗水,不是嗎?)
(48)Borobudur merupakan peninggalan bersejarah.bukan?(婆羅浮屠是名勝古跡,不是嗎?)
(49)Besok hari libur, bukan?(明天是公共假日,不是嗎?)
而(47)(48)(49)在漢語中我們經(jīng)常說成:他不是去了泗水嗎?/婆羅浮屠不是名勝古跡嗎?/明天不是公共假日嗎?
3.用于加強句子的語氣,以否定式表示句子肯定的意思。
(50)Bukankah sudah pernah saya peringatkan bahwa kita harus berhati-hati dalam menangani urusan personalia?(我不是曾經(jīng)提醒過處理人事問題要謹(jǐn)慎嗎?)
4.假冒的,冒充的
(51)Wali kota bukan asli.(冒牌市長)(原義:Wali kota palsu.現(xiàn)在這種說法也很通用)
(52)Koametik bukan.(假冒化妝品)(原義:Koametik bukan asli.市場上人們經(jīng)常也這么說)
例(51)(52)中“bukan”用在名詞“wali kota”(市長)、“Koametik”(化妝品)的后面,表示“假冒的,冒充的”。
(三)否定詞“jangan”
“jangan”在印尼語中一般用在句首,有祈使、命令的口吻,表示“別,不要,不準(zhǔn),不許”。
(53)Dia sedang tidur, jangan mengganggu istirahatnya.(他在睡覺,別打擾他休息。)
(54)Jangan meludah di lantai.(別在地板上吐痰。)
(55)Jangan memberitahukan rahasia ini pada dia.(不要把這個秘密告訴他。)
例(53)(54)(55)中,否定詞“jangan”不僅用在句首,而且后面緊跟動詞“mengganggu”(打擾)、“meludah”(吐痰)、“memberitahukan”(告訴),表示命令或勸阻。
(四)否定詞“belum”
1.“belum”+形容詞/動詞,表示對動作、或事物性狀的否定,譯為“還沒、未”。
(56)Pesawat belum lepas landas.(飛機還沒起飛。)
(57)Saya belum memberi hadiah ulang tahun kepada adik perempuan saya.(我還沒送生日禮物給我的妹妹。)
(58)Tarif hotel ini sangat mahal, menginap satu malam Rp200,000, belum termasuk sarapannya.(這個賓館的費用很貴,住一個晚上要200,000印尼盾,還不包括早餐。)
(59)Dia sejak dahulu belum pernah pergi ke Bali.(他從來沒去過巴厘島。)
(60)Apel belum matang.(這個蘋果還沒熟。)
例(56)(57)(58)(59)中“belum”用在動詞“l(fā)epas landas”(起飛)、“memberi”(送)、“termasuk”(包括)、“pergi”(去)的前面,表示對行為動作的否定。例(60)中“belum”用在形容詞“matang”(熟)的前面,表示對事物性狀的否定,但有成為肯定的意味。
2.“belum”疊用,“belum-belum”表示“還沒有發(fā)生(已經(jīng))”“還沒有做(已經(jīng))”。
(61)Sesaat dibawa ke dokter, anak itu belum-belum sudah menangis.(帶去看醫(yī)生的時候,什么事都還沒做,那個孩子已經(jīng)哭了。)
(五)“tidak”“belum”和“bukan”的區(qū)別
1.“tidak”“belum”和“bukan”都是否定詞,但是它們的語義功能有所區(qū)別:
表3? “tidak”“belum”和“bukan”語義功能區(qū)別
所接的詞類
否定詞 動詞 名詞 形容詞
tidak + - +
belum + + +
bukan - + -
“tidak”后面不可以加名詞,但是“belum”后面可以直接加名詞表示否定。如果“tidak”后面要加名詞,必須和“ada(有)”一起使用,構(gòu)成“tidak ada(沒有)”結(jié)構(gòu)。
(62)Belum setahun.(還不到一年。)
(63)Tidak ada setahun.(沒有一年。)
2.“tidak”和“belum”
印尼語中的否定詞“tidak”后面可以接動詞,表示對事物存在、狀態(tài)出現(xiàn)和存在動作行為的否定,并對現(xiàn)在已經(jīng)造成了影響。
(64)Ia sudah berusaha segiat-giatnya, tetapi tidak berhasil.(他已經(jīng)竭盡全力了,但是沒有成功。)
(65)Hari ini dia tidak mengikuti kelas.(他今天沒有來上課。)
例(64)(65)中“tidak”后面接動詞“berhasil”(成功)、“mengikuti”(上課),表示這種行為動作已經(jīng)過去,并且在過去的時間里面沒有發(fā)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機會彌補和挽回。
“tidak”否定動作行為的時候,既可以表達一種主觀的意愿和態(tài)度,也可以是對某件過去的事情客觀的陳述。例(65)中,用否定詞“tidak”既可以翻譯成“他今天沒有來上課”,也可以翻譯成“他今天不來上課”。
否定詞“belum”也可以接動詞,表示事情已經(jīng)過去并且現(xiàn)在或未來還有機會完成或挽留,所以句子中用“belum”的時候只是對說話前的行為動作的否定,但是行為動作也許在將來能夠完成。
(66)Saya belum kawin.(我還沒結(jié)婚。)
(67)Siapa belum hadir di kelas?(還有誰沒到教室?)
例(66)(67)中,“belum”后面接動詞“kawin”(結(jié)婚)、“hadir”(來),只是對說話前時間動作行為的否定,但是在以后的時間里面可以繼續(xù)完成。如例(66)中,“我以前沒有結(jié)婚”,但是我以后可能會結(jié)婚。
四、漢語和印尼語否定詞的對比
(一)否定詞“不”和否定詞“tidak”“bukan”
1.在漢語中“不是”由“不”+判斷動詞“是”構(gòu)成,但是在印尼語中“不是”有相對應(yīng)的詞“bukan”。
(68)A:Apakah dia adalah guru Bahasa Mandarinmu?(她是你的中文老師嗎?)
B:Dia adalah guru Bahasa Mandarin saya.(她是我的中文老師。)
C:Dia bukan guru Bahasa Mandarin saya.(她不是我的中文老師。)
例(68)中“adalah”(是)在句子中做判斷動詞,如果表示肯定的回答,用“adalah”(是),如果表示否定地回答,用“bukan”(不是),而不使用“tidak adalah”,所以我們不可以說“Dia tidak adalah guru Bahasa Mandarin saya.”
2.在印尼語的對話中,回答“不是”用“bukan”。
(69)A:Apakah ini adalah mobilmu?(這是你的汽車嗎?)
B:Bukan,ini bukan mobil saya.(不是,這不是我的汽車。)
C: Ya, ini adalah mobil saya.(是的,這是我的汽車。)
(二)否定詞“沒(有)”和否定詞“tidak”“tidak ada”
漢語中的否定詞“沒(有)”與印尼語中的“tidak”不是簡單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在漢語中“沒有”是“有”的否定形式,我們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沒”。但是在印尼語中,如果“沒(有)”后面接動詞和形容詞,“沒”和“沒有”的意思一樣,都對應(yīng)“tidak”;如果后面加名詞,“沒有”對應(yīng)為“titak ada”或者“tidak punya”。
(70)Dia tidak punya uang untuk bepergian.(他沒有錢去旅游。)
例(70)中,因為“tidak”后面接名詞“uang”(錢),所以我們應(yīng)該用“tidak punya(ada)”(沒有),而不是直接用“tidak”。
(三)否定詞“別”和否定詞“jangan”
漢語中的否定詞“別”和印尼語中的否定詞“jangan”的意思和用法基本上相同,都是用在句首,表示禁止、勸阻或命令。
(71)Jangan meludah di lantai.(別在地板上吐痰。)
(72)Jangan menganggap saya sebagai anak kecil lagi?。▌e再把我當(dāng)小孩子看。)
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亞學(xué)生使用造否定詞產(chǎn)生誤代偏誤的原因是受到了母語負(fù)遷移的影響。印尼語中否定詞后面接動作行為動詞的時候,只要是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動作,不管是帶有主觀意愿,還是對事情的客觀陳述都是用“tidak”,但是在漢語中表示主觀意愿的時候用否定詞“不”,表示陳述一件客觀事實的時候用“沒有”。所以學(xué)生在使用漢語時就容易產(chǎn)生混淆,當(dāng)他陳述一件客觀事情的時候,就經(jīng)常把“不”誤代成了“沒”。因此就出現(xiàn)了“老師,我不帶作業(yè)”?!袄蠋煟瑢Σ黄?,我昨天不學(xué)習(xí)中文”?!拔液臀业哪信笥炎蛱觳灰娒妗边@樣的句子。
經(jīng)過上面的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別”和“jangan”的用法基本相同。漢語和印尼語否定詞最大的區(qū)別是“不”和“沒”在印尼文中都是tidak。所以只要正確地理解了“不、沒、tidak、belum”這四個詞的用法,就能夠找出學(xué)生使用否定詞造成偏誤的原因,從而能更好地讓學(xué)生正確地使用漢語中的否定詞。
參考文獻:
[1]梁立基.KAMUS LENGKAP INDONESIA TIONGHOA[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
[2]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五版)[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3]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9.
[4]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9.
[5]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6.
[6]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79.
[7]朱鋼琴.基礎(chǔ)印度尼西亞語[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8.
[8]白荃.“不”“沒有”教學(xué)和研究上的誤區(qū)[J].語言教學(xué)與研究,2000,(3).
[9]李鐵根.“不”“沒有”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時間制約[J].漢語學(xué)習(xí),2003,(2).
[10]聶仁發(fā).否定詞“不”“沒有”的語文特征及其時間意義[J].漢語學(xué)習(xí),2001,(1).
[11]王環(huán)宇.談?wù)劇安弧焙汀皼]”的語用區(qū)別及“不”和“沒”的位置[J].首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0,(S3).
[12]王欣.“不”和“沒有”的認(rèn)知語義分析[J].語言教學(xué)與研究,2007,(7).
[13]呂叔湘.疑問·否定·肯定[J].中國語文,1985,(4).
[14]蔣琪,金立鑫.“再”與“還”重復(fù)義的比較研究[J].中國語文,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