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也
課堂提問是啟發(fā)式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當前的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提問頻繁且顯得隨意,常常出現(xiàn)“滿堂問”的現(xiàn)象。如何改善課堂提問的策略,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思考。
一、預設與生成,有效提問
真實的課堂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具有很大的生成性。要提高課堂提問的實效性,教師就要學會捕捉課堂中生成的有價值的問題或有價值問題的誘因進行點撥提問,加以重錘敲擊,從而激起共鳴、碰撞智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時間與空間,等待提問
現(xiàn)實的課堂中,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非常希望學生能夠按教師的設計意圖來回答,但沒等學生回答,細心的教師就組織語言加以引導,在提問與引導學生回答之間的平均等待時間約為0.9秒。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學生很少能充分思考并構思答案,他們的回答只能是長期學習積累下來的一種本能反應,或是雜亂的語言表達。如果教師能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的時間與空間,課堂會發(fā)生以下變化:(1)學生回答問題時增強了信心;(2)學生增加了主動回答問題的次數(shù);(3)學生的回答更完整;(4)學生學會從其他同學的回答中對自己回答的語言進行改進;(5)學生會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釋。()然而,大量的課堂反映,許多教師在課堂上很少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學會思考,因為感覺上的“冷場”會促使教師重新組織語言加以引導,同時他們也擔心,延長回答問題的時間,教學任務會完成不了。
三、重點與難點,精選提問
以扣緊教學重點為基點精選關鍵問題,可以改變課堂教學胡子眉毛一把抓,重點不突出的現(xiàn)象;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以講為主為以讀為主;可以克服“滿堂問”的缺點,切實做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四、藝術與實效,共同提問
數(shù)學新課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數(shù)學思維。沒有數(shù)學思維,也就難以談“創(chuàng)新”,這一目的應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提問總是與思維相伴,提問是思維的起因,就像“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一樣,數(shù)學思維的特點決定了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特點:問題提出要自然,問題背景要清晰,問題進行要有梯度,思考問題要有時間。
課堂提問要有適當?shù)纳疃群蛷V度,如果問題過淺,提問所含信息量少,就不能引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如,這樣提問:“經(jīng)過不在同一直線的三個點,有且只有幾個平面?”學生會毫無困難地回答“一個?!边@顯然信息量過小,沒有深度,如果改為:“經(jīng)過三個點,有幾個平面?”學生可能不好回答,要對三個點的位置關系加以研究和分析,著重考慮三個點共線和不共線兩種情況。如果說第一個問題沒有深度,信息量小,那么第二個問題就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信息量也處于適當?shù)某潭龋芤l(fā)學生積極思維,但是課堂的深度過大,問題中所包含的信息量過多,超過學生力所能及的程度,就不恰當了。因此,課堂提問要適當,提問所含的信息既不能過小,也不能過大,只有當學生感到有一定難度,但通過自己的努力又能解決,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時,才能引發(fā)學生積極思維。
五、 問題應提在何處
1.提在教學的關鍵處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字詞句提問,如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抓關鍵詞設問。圍繞重點難點主線提問。
2.提在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處,找新舊知的切入點
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百分之幾:從倍數(shù),幾分之幾開始,感知、舊知——提問——新知。
3.提在探求規(guī)律處
4.提在理解的難點處
如圓柱圓錐的關系,有V=SH,可提問:R=?D=?C=?。
5.提在思考轉折處
0乘任何數(shù)得0,分解與綜合。
六、課堂提問注意“五要”“六個度”
五要:1、圍繞教學內(nèi)容體現(xiàn)重點和難點。2、講求價值,富于啟發(fā)性(問而生思)。3、由淺入深,展示教學思路。4、從學生情況出發(fā),因材施問。不唱獨角戲又自問自答。過于直觀無思考。5、面向全體各有發(fā)展。選擇不同的學生回答(難易有別),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權利。
六度:1、所提問題控制難度。刺激思維,集中注意,顧及大多數(shù)智力水平。2、掌握深度,有一定深刻性。切忌不思索與絞盡腦汁。3、巧設坡度。4、增加亮度,講究感情色彩,創(chuàng)設環(huán)境。5、增強跨度。有比較大的思維容量。包容重點難點。如:學年月日時,粗簡的提問“每年七月一日是(??? )的生日”,比較好的提問是“七月一日是誰的頭一天?”6、 巧選角度。
七、 課堂提問中充分利用擴散性問題進行提問。
一般的提問有對話式(對不對、是不是、懂不懂、會不會、同意嗎等);敘述式(是什么……)靠背誦;述理式(為什么……)。好的提問是擴散式(對解決問題你有哪些辦法?好的問法是“怎么想的?怎么想到的?你當時是怎么想的?你的思路卡在哪里?遇到了什么麻煩?)
八、 精心設計提問,優(yōu)化課堂教學
1、提問題要精。有針對性(學生水平,知識的重點難點);整體性;導向性;系統(tǒng)性。2、面要廣。了解學生發(fā)言時的心理狀況,不產(chǎn)生恐懼。3、學生回答要評。盡量了解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要認真耐心的聽,以積極的態(tài)度評價,評價要恰當、具體、適度、有針對性。應培養(yǎng)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的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聽到教師感嘆學生不會提出問題,其實教師如何設計課堂提問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教師在課堂提問方式上多下功夫,那么課堂的教學效果一定會有所進步和提高。久而久之,學生自然而然也會帶著問題來又會帶著問題去了??傊?,教師的課堂提問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斷實踐,不斷摸索,就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藝術、教學風格的形成依賴于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對學生高度的責任心,依賴于教師雄厚的知識、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以及個人性格情操的陶冶等。為了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的學生,讓我們所有數(shù)學教師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