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
新的一年開始,人們常常會立下諸如此類的誓言,譬如“我要健身”、“我要減肥”、“我要變美”等等。他們開始去健身房,戒掉酒精,并吃起了“排毒餐”。然而,人們訂立這些計劃時信心滿滿、雄心勃勃,執(zhí)行起來卻是另一回事,很少有堅持到第二個月的。
如今一些企業(yè)也開始設法幫助員工努力執(zhí)行他們的計劃,提供健康計劃就是其中一個手段。迄今為止,美國企業(yè)中執(zhí)行時間最長的一個例子就是1979年美國強生公司推行的一項計劃。計劃中鼓勵員工減重、戒煙并控制血壓。強生公司聲稱,通過這一舉措,公司每年節(jié)約了可觀的醫(yī)療成本,平均每名員工每年省去400美元的醫(yī)療費用支出。同時,員工們罹患心臟病或高血壓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然而,康涅狄格大學馬丁·切爾尼克所做的數據調研發(fā)現(xiàn),2005年8月,強生公司的員工出現(xiàn)了飲酒、抑郁和壓力大等問題。而同一時段,強生公司恰巧正在實施年內提高9%生產力的計劃。該員工在健康計劃的作用下或許本可以更瘦更健康,但是在當時的工作環(huán)境下,員工們可能會感到壓力巨大。
由此可見,員工的健康和幸福并非督促他們定期鍛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達成。由研究機構蘭德歐洲進行的一項調研發(fā)現(xiàn),吸煙和酗酒等各種壞習慣,與生產力低下并無直接關聯(lián),而相比其他人,肥胖員工外出休假的次數反而更少。事實上,生產力難以提高往往與員工缺覺,財務緊張和心理健康問題有關——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工作狀態(tài),給他們造成壓力。
對于企業(yè)和雇主來說,推出健身計劃幫助員工改善健康狀況的同時,期待一定經濟上的回報,其實無可非議。但是這兩者之間不能變成一場赤裸裸的不對等交易:讓員工們變得更健康,然后讓他們?yōu)槔习寮颖顿u命,那無異于苦練你的步兵部隊,然后派他們去堵機關槍眼。如果想鼓舞員工士氣從而提高生產力,必須讓員工們感受到,雇主對他們的關懷是真心誠意的。
對于企業(yè)和雇主來說,推出健身計劃幫助員工改善健康狀況的同時,期待一定經濟上的回報,其實無可非議。但是這兩者之間不能變成一場赤裸裸的不對等交易。
此外,任何會影響到員工工作時間以外的私人行為的健身計劃,還觸及了隱私問題。歷史上,雇主們對員工采取“家長制”的傳統(tǒng)由來已久。維多利亞時代的慈善家泰特斯·索爾特就曾為他的員工們建造一座“模范村莊”,村莊里禁止飲酒,只能在小巷子里吸煙,并禁止喧鬧行為;汽車大亨亨利·福特還會突然致電他的員工,以監(jiān)察他們的生活方式——那些不達標的員工則會被降薪。
現(xiàn)如今,雇主們的招數也做到了與時俱進。一些公司會勸說員工穿戴運動追蹤器,或者類似設備來監(jiān)測他們的運動水平、心率及睡眠模式。英石美國公司(美國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商)在2013年便開始引進和使用運動追蹤器。對于那些能夠達到某項目標的員工,比如每年可以走完100萬步的員工,可以得到額外的健康獎勵金。
如果個人健康狀態(tài)與保險掛鉤,也可以予以員工一些獎勵,但前提是員工自愿參加。在汽車保險業(yè)就有類似情況,如果車主愿意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接受監(jiān)控,他們的車險費用可以相應降低。但是英國員工似乎沒有更多借口拒絕雇主的監(jiān)控要求。2017年發(fā)布的一項研究表明,英國員工被雇主要求穿戴追蹤設備的數量有顯著上升,達到了37%。但是許多人卻把追蹤器視為領導安插在他們身上的間諜。2016年普華永道的一項調研發(fā)現(xiàn),38%的英國雇員認為領導利用追蹤器收集的相關數據會給他們帶來不利后果。
? 當員工健身計劃漸行漸遠……
至少,你可以直接把追蹤器摘掉嘛——據說有的員工把追蹤器戴到了愛犬的身上,這樣一來,活動的分數會更高。有一些公司,比如瑞典傳媒機構傳立媒體和美國威斯康星州的一家科技公司已經登峰造極,直接把芯片植入到員工的表皮下。好處是,員工們出入公司、在員工餐廳用餐更方便了。但他們同時又失去了什么?雇主們主動提出為員工改善健康無可厚非,但是沒人希望老板變成跟蹤狂吧?
[譯自英國《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