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旭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美國通用水泥產(chǎn)品標準的相關(guān)文獻主要有:ASTMC150/150M《波特蘭水泥標準規(guī)范》,ASTMC595/595M《混合水硬性水泥標準規(guī)范》和ASTMC1157/1157M《水硬性水泥標準性能規(guī)范》。
我國的現(xiàn)行水泥產(chǎn)品標準相關(guān)文獻主要有:GB175《通用硅酸鹽水泥》,GB/T200《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和GB/T748《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
通用水泥的分類主要有兩種方法:1)按水泥組分進行分類2)按水泥的性能及用途進行分類。
不同標準體系所劃分的各類型水泥名稱存在一定差異,但其水泥組分、混合材料品種及摻量、性能指標等均具有可比性。
美標ASTMC150《硅酸鹽水泥》按性能及用途劃分為6種基本類型和4種引氣型共10種類型。6種基本類型中包括3種通用型水泥和3種特殊性能水泥。
組分(質(zhì)量分數(shù))基本類型 代號 熟料+石膏石灰石無機添加劑有機添加劑通用型 Ⅰ、ⅠA(引氣型)中抗硫通用型 Ⅱ、ⅡA(引氣型)中抗硫中熱通用型 Ⅱ(MH) 、Ⅱ(MH)A(引氣型)早強型 Ⅲ、ⅢA(引氣型)≥89 ≤5 ≤5 ≤1低熱型 Ⅳ高抗硫型 Ⅴ
中國標準 GB 175《通用硅酸鹽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種和摻量分為6類8個品種。
組分(質(zhì)量分數(shù))品種 代號 熟料+石膏 粒化高爐礦渣火山灰質(zhì)混合材料 粉煤灰 石灰石P·Ⅰ 100 - - - -硅酸鹽水泥 P·Ⅱ ≥95 - - - ≤5≥95 ≤5 - - -普通硅酸鹽水泥 P·O ≥80且<95 >5且≤20a -礦渣硅酸鹽水泥P·S·A ≥50 且<80>20且≤50b - - -P·S·B ≥30 且<50>50且≤70b - - -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泥 P·P ≥60且<80 - >20且≤40c - -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P·F ≥60且<80 - - >20且≤40d -復合硅酸鹽水泥 P·C ≥50且<80 >20且≤50e
其中,國標GB175主要按水泥組分進行分類;美標ASTMC150主要按水泥性能及用途進行分類。按水泥組分進行分類時,不同標準的水泥名稱雖存在一定差異,但其水泥組分、混合材品種及摻量均具有可比性,特別是當混合材品種及摻量相當時,水泥性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按水泥性能及用途進行分類時,水泥在特性指標上(水化熱或抗硫酸鹽性)具有可比性。
水泥化學指標主要包括不溶物、燒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鎂、氯離子和堿含量。美國標準C150、C595對化學指標的要求最為復雜,其中對燒失量、三氧化硫的限制較為細致,要求也較嚴,但未規(guī)定氯離子含量要求。
中國標準中,GB175所規(guī)定的水泥氯離子含量及P·Ⅰ型水泥不溶物含量要求最為嚴格,其余水泥化學指標要求比美標寬松。
美國標準(C150、C595和C1157)對初凝時間增加了上限要求≤375min,而未規(guī)定終凝時間要求,安定性采用壓蒸法,對部分水泥有細度要求。中國標準(GB175、GB200和GB748)對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均有要求,安定性采用沸煮法,對部分水泥有細度要求。
美國標準(C150、C595和C1157)未劃分強度等級,通常對1d、3d、7d、28d四個齡期中的 2~3個齡期抗壓強度有要求,對強度要求比較寬松。中國標準(GB175、GB200和GB748)按28d抗壓強度共劃分為有四個強度等級(32.5、42.5、52.5、62.5),按3d強度分為普通型和R型(早強型)兩類。通常對3d、7d、28d三個齡期中的2~3個齡期(3d和28d為主)強度有要求。
通用水泥特性指標主要指水泥水化熱和水泥抗硫酸鹽性能。
水泥的水化熱主要取決于水泥熟料的礦物成分,其中C3A的水化熱最高、放熱速率最快,C3S與C4AF次之,C2S的水化熱最小、放熱速率也最慢。
水泥的抗硫酸鹽性能與水泥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指標有直接關(guān)系,通常低 C3A含量的水泥具有較好的抗硫酸鹽性能。
美國標準(C150、C595和C1157)中,C150除對性能指標有限制外,還對礦物成分和特殊化學指標有限制;C595和C1157僅對性能指標有限制。國標GB200和GB748既有性能指標限制,又有礦物成分或特殊化學指標限制。針對水泥的水化熱及抗硫酸鹽性能,中美標準對性能指標、礦物成分及特殊化學指標的要求,在限制范圍上略有不同外,在理念及方向上是一致的。
中美水泥產(chǎn)品標準所涉及或引用的水泥試驗方法繁多。對應于水泥產(chǎn)品標準提出的性能指標,中美水泥標準都有相應的試驗方法。當采用不同的試驗方法時,相對應的性能指標要求也不盡相同。
中國標準與美國標準相比,在水泥膠砂的水灰比、灰砂比、養(yǎng)護溫濕度、試件尺寸與數(shù)量、加荷速率等方面均有顯著差異。國標水泥強度的試驗方法得出的各齡期抗壓強度均大于美標 ASTM的各齡期抗壓強度,且存在一定的線性關(guān)系,可作為參考。
凝結(jié)時間試驗均采用維卡儀測定法,但中美標準在精度要求及判定條件上存在一定差異。美國標準在標準稠度用水量、初凝時間的判定條件上與中國標準存在顯著區(qū)別,對凝結(jié)時間的試驗結(jié)果會造成一定影響。
中國標準采用沸煮法(雷氏夾法),適用于水泥中的游離氧化鈣(f-CaO)造成的體積安定性。美國標準采用壓蒸法(壓蒸膨脹率)檢驗水泥安定性,適用于水泥中的氧化鎂(MgO)及游離氧化鈣(f-CaO)造成的體積膨脹。中國標準在氧化鎂(MgO)含量超出標準要求時,通過壓蒸法(GB/T750)進行驗證。中國采用壓蒸法與美國采用的C151壓蒸法相比較,適用范圍及判定條件存在一定區(qū)別。
中美標準都提供了兩種檢驗水泥細度的方法,即采用篩析法得到的篩余率和采用透氣法得到的比表面積。其中,比表面積是主要的方法。篩析法其方法原理及計算方法基本一致,但所選用的標準篩篩孔尺寸有所不同。采用相同篩孔尺寸條件下,得到的篩分細度結(jié)果具有可比性。透氣法檢驗水泥比表面積,其方法原理及計算方法基本一致,都要通過對基準水泥(標準物質(zhì))進行比較的基礎(chǔ)上來測定比表面積。當采用的標準物質(zhì)一致時,得到的比表面積具有可比性。
美國通用水泥產(chǎn)品標準ASTMC1157只規(guī)定了水泥的性能指標,對水泥組分、化學成分和礦物組成沒有指標要求,突破了傳統(tǒng)水泥標準對此的限制,減少了新品種材料在水泥中的應用束縛,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其品種涵蓋了ASTMC150和ASTMC595標準中所有一般用途和特殊用途的水泥品種,在美國三大水泥標準中影響較大且應用面較廣,代表了通用水泥標準的發(fā)展方向,值得中國水泥標準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