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欣
那是很久以前某個夏天的麥收時節(jié),轟鳴的機器聲伴隨著人們有節(jié)奏的揮汗與彎腰,暮色被落日染得緋紅。日落時分,人們早已疲憊不堪,我們躺在鋪滿稻草的敞篷拉貨車上。天色很快就變暗了,前十幾分鐘還在歡天喜地聊著家常的人們,這會兒也是沉沉睡去,辛苦了一天的人兒啊,就在這田野最原始的晚風中睡去。再醒來,已經(jīng)是凌晨了,搓著惺忪的睡眼,直直地望著月亮,它只有一點兒月牙尖兒。
隨著車子的前行,月亮好像也一直隨著我們前進,時而藏匿于云層里,時而月華四散。清冷的月光照在臉上,照在田野里,照在世間萬物上,仿佛給它們披上了一層銀白的薄紗,樸素又美麗。
如今我在這城市的一角,霓虹燈光在街頭凌亂,各種五顏六色的燈飾渲染著天空,人們似乎很少再去欣賞皎潔的月亮了。隨著霓虹燈的閃爍,城市上空的星星被它們替代,當我們向上仰望時,早已不見滿天繁星的瑰麗景色,再也發(fā)不出“千里星河共此夜”的無限感慨。當月亮被那一層層污染光源遮住時,我們只有望著黑漆漆的天空興嘆了。
月亮走過歷代,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騷客賦詩與它,多少感傷與鄉(xiāng)愁寄情與它……可那是在沒有現(xiàn)代科技的古代,現(xiàn)在還有誰會去觀賞月亮呢?月華如水,月滿盈虧。月亮它從不屬于現(xiàn)在,那半兩月色,只屬于從前那繁星璀璨的夜空。
‖廣東中山小欖鎮(zhèn)永寧中學曉笛文學社‖指導教師: 代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