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瑞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河南 471003)
細菌性肺炎是一種發(fā)病于兒童群體的常見臨床疾病,主要由病原菌感染所致,常見的病原菌包括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將會對患兒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1-3]。為進行有效的治療,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病原學檢查,目前臨床中主要使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檢測,能夠獲得良好的檢測效果[4,5]。本文將重點探討纖維支氣管鏡對小兒細菌性肺炎病原學檢查中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小兒細菌性肺炎患兒,男39例,女 35 例,年齡為 4~11 歲,平均年齡為(7.5±4.9)歲。納入標準:①符合細菌性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②未患有其他細菌性感染疾病。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的的心、肝、腎等并發(fā)癥;②患有嚴重的神經性疾病。將本研究的目的與方法向患兒及其家屬講明,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并監(jiān)督的情況下進行本實驗,使用相應的統(tǒng)計學軟件對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處理。
1.2 方法 ①傳統(tǒng)痰液收集培養(yǎng):對患兒進行反復漱口并指導其進行深呼吸,對患兒進行拍背后使其用力咳嗽,采用無菌痰液收集器對咳出的痰液進行收集,之后立即密封送檢。②纖維支氣管鏡進行痰液收集培養(yǎng):收集樣本前,患兒需要禁食4~6h,對其肌注阿托品,并使患兒霧化吸入利多卡因進行麻醉,若患兒出現(xiàn)呼吸困難則需要對其進行吸氧,順口腔插入纖維支氣管鏡,以此觀察患兒的氣管、段支氣管、各葉情況等,之后將纖維支氣管鏡的前端插入病變部位并嵌到管腔中,采用集痰器收集樣本,之后進行密封并立即送檢。③對樣本進行細菌鑒定及藥物敏感試驗。
1.3 觀察指標 ①兩種檢測方式的陽性檢出率。②兩種檢測方式的效果,評價標準:有效,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檢測出患病例數(shù)與病原菌;顯效,在一定程度上檢測出患病例數(shù)與病原菌;無效,無法檢測出患病例數(shù)與病原菌。③樣本病原菌及其分布情況。④樣本的藥敏結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所收集到的數(shù)據納入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x±s)及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以率作為統(tǒng)計描述,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檢測方式的陽性檢出率 纖維支氣管鏡進行痰液收集培養(yǎng)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傳統(tǒng)方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種檢測方式的陽性檢出率(例,%)
2.2 兩種檢測方式的效果比較 經纖維支氣管鏡檢測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方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2.3 樣本病原菌及其分布情況 經檢測得知,74例菌株中,革蘭陰性桿菌占據多數(shù),其次為革蘭陽性球菌與真菌,見表3。
表2 兩種檢測方式的效果比較(例,%)
表3 樣本病原菌及其分布(株,%)
2.4 主要病原菌對常用抗菌藥物耐藥率 經檢測得知,革蘭陰性桿菌耐藥率由高至低分別為頭孢類,例如頭孢唑林、頭孢呋辛、頭孢他啶、頭孢曲松與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青霉素類,例如氨卞西林與妥布霉素;抗生素類,例如環(huán)丙沙星、亞胺培南與左氧氟沙星等。見表4。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多發(fā)病于兒童群體,特別是細菌性肺炎更為常見,將會對患兒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該疾病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并且對于部分患兒而言,是由病毒與細菌共同感染所致,為此需要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6,7]。然而隨著細菌與病毒的演變,多數(shù)細菌與病毒將會產生較強的耐藥性,因而若單純的使用某種抗生素進行治療,將無法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為此在進行治療前需要對患兒進行痰液的細菌培養(yǎng)[8,9]。
以往臨床中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痰液細菌培養(yǎng)方式,例如進行咽試子培養(yǎng),然而由于患兒咳出的分泌物可能會被口腔中的某種或者某些寄生菌污染,因而無法使醫(yī)生獲得準確的檢測結果,從而無法進行針對性的治療。隨著臨床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目前臨床中主要采用纖維支氣管鏡輔助的檢測方式[10-12]。纖維支氣管鏡是一種新型的臨床內窺鏡檢查技術,既能夠深入患兒的病變部位進行病情的了解,同時又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避免對患兒的肺部造成不良損傷,因而對患兒具有較大的保護性[13-15]。與傳統(tǒng)的痰液收集方式相比,采用纖維支氣管鏡對痰液樣本進行收集能夠具有較高的針對性,避免痰液收到不良因素的影響與污染,因而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痰培養(yǎng)的質量,從而使醫(yī)生獲得更加準確的檢測結果[16-17]。對于患兒而言,由于其年齡較小,無法順利的配合樣本的收集過程,因而使得醫(yī)生對痰液樣本的收集存在較大困難,進而導致收集的痰液樣本無法達到標準,使用纖維支氣管鏡對痰液樣本進行收集能夠有效的對患兒形成保護,避免產生較大疼痛,因而能夠有效的獲得患兒的配合[18-19]。依據相關的臨床研究可知,常見的病原菌為革蘭陰性桿菌,包括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同時也包括某些革蘭陽性球菌,如萄萄球菌等,其主要原因在于患兒的肺炎發(fā)病區(qū)域不同,因而存在不同的病原菌檢測結果[20-24]。從本結果可知,通過對患兒采取纖維支氣管鏡的檢測,患兒的陽性檢出率高達85.14%,檢測有效率高達97.30%,在檢出的細菌中,革蘭陰性桿菌占據多數(shù),其次為革蘭陽性球菌與真菌;革蘭陰性桿菌對氨卞西林、頭孢呋辛、頭孢唑林的耐藥率超過85%,對其他藥物的耐藥率也較高。
表4 主要病原菌對常用抗菌藥物耐藥率[n(%)]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纖維支氣管鏡對小兒細菌性肺炎病原學檢查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有效地檢測出病原菌,并且能夠明確相關抗生素的耐藥性,從而進行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