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魁麗,劉衛(wèi)國,李秋玉,李四清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結核內科,河南 衛(wèi)輝 453100)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我國部分地區(qū)結核性胸膜炎的發(fā)病率可接近485~683/1萬人左右[1]。臨床上結核性胸膜炎的發(fā)生,不僅能夠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同時還能夠增加遠期致殘率和病死率[2]。現(xiàn)階段缺乏對于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病情評估的可靠性指標,血清學相關細胞因子的檢測,能夠為結核病患者的病情評估提供參考。干擾素(INF-γ)的表達上升,能夠誘導患者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紊亂,抑制T淋巴細胞對于結核桿菌的吞噬能力,導致結核病灶組織肉芽腫的形成[3,4];腺苷脫氨酶(ADA)主要存在于T淋巴細胞內,在T淋巴細胞持續(xù)性增殖的過程中,ADA可顯著的釋放,進而促進外周血中ADA的表達濃度的上升;干擾素釋放相關因子(IGRA)能夠評估患者體內炎癥性因子的激活程度,進而參與到肉芽腫的形成和結核病灶的病理性進展過程中[5]。為了揭示INF-γ、ADA和TB-IGRA的表達與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病情關系,從而為臨床上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病情評估提供參考,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INF-γ、ADA和TB-IGRA及不同白細胞介素在結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表達情況,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⑴成年者;⑵診斷為結核性胸膜炎者;⑶無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排除標準:⑴臨床資料不全者;⑵近期有感染性疾病者。根據(jù)納入排除標準共納入病例數(shù)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齡32~65 歲,平均 49.68±2.16 歲,其中合并胸腔積液組35例,未合并胸腔積液組45例。對照組納入排除標準:成年者,無呼吸系統(tǒng)同疾病者,共納入50例,男 30 例,女 20 例,年齡 30~67 歲,平均 49.65±3.01歲。本項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評審通過,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檢測方法 采集患者的靜脈血3ml,加入IL-2、IL-4 和 IL-6 單抗,標本和標準品中的 IL-2、IL-4和IL-6會與單抗結合,PBS液體洗滌5min。按照1:500的比例加入羊標志的一抗5ml,4℃放置過夜,PBS緩沖液洗滌3次,每次5min,加入鼠來源的二抗(1:1000)2ml,室溫放置 2h,PBS 液體洗滌5min。加入顯色底物,辣根過氧化物酶會使無色的顯色劑顯藍色,加終止液變黃。在450nm處測OD值。
采集入院后靜脈血,1000r/min離心5min,離心半徑10cm,離心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INF-γ、ADA和TB-IGRA水平,加入檢測試劑,配套試劑盒購自南京博奧生物檢測公司,微型離心機HITETIC購自上海精密儀器有限公司。
1.3 評價指標 觀察各組血清中INF-γ、ADA和TB-IGRA水平,比較各組患者炎癥因子、肺功能指標的差異,分析結核性胸膜炎患者中INF-γ、ADA和TB-IGRA水平與炎癥因子、肺功能的相關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錄入后,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例和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各組血清中INF-γ、ADA和TB-IGRA水平、炎癥因子、肺功能指標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進行處理,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分析結核性胸膜炎患者中INF-γ、ADA和TB-IGRA水平與炎癥因子、肺功能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血清INF-γ、ADA和TB-IGRA水平的比較 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INF-γ、ADA和TBIGR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合并胸腔積液組患者的血清INF-γ、ADA和TB-IGRA水平高于未合并胸腔積液組。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INF-γ、ADA和TB-IGRA水平的比較
2.2 各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比較 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IL-2、IL-4和IL-6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合并胸腔積液組患者的血清IL-2、IL-4和IL-6水平高于未合并胸腔積液組。見表2。
表2 各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比較
2.3 各組肺功能指標的比較 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的FVC、FEV1和FEV1/FV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合并胸腔積液組患者的FVC、FEV1和FEV1/FVC水平低于未合并胸腔積液組。見表3。
表3 各組肺功能指標的比較
2.4 結核性胸膜炎患者中INF-γ、ADA和TB-IGRA與炎癥因子、肺功能的相關性 結核性胸膜炎患者中INF-γ、ADA和TB-IGRA水平與IL-2、IL-4和IL-6水平正相關,與 FVC、FEV1和 FEV1/FVC水平負相關。見表4。
自身免疫力的下降或者結核桿菌的細菌感染載量的增加,均能夠促進結核性胸膜炎的發(fā)生,特別是在合并有T淋巴細胞功能紊亂的患者中,結核性胸膜炎的發(fā)生率可進一步的上升[6]。結核性胸膜炎的發(fā)生,不僅能夠導致患者胸部臨床癥狀的出現(xiàn),同時還能夠限制肺通氣和肺換氣過程,導致肺功能的限制下降[7]。臨床上對于結核性胸膜炎的病情評估具有重要的意義,其能夠指導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療預后的評估。胸部CT檢查雖然能夠在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病情評估過程中發(fā)揮作用,但一項囊括了209例樣本量的病情評估分析研究可見,依靠CT檢查評估結核性胸膜炎的靈敏度不足45%,其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一致性率不足40%[8]。而本次研究對于血清中細胞因子的研究,能夠為臨床上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病情評估提供參考。
表4 結核性胸膜炎患者中INF-γ、ADA和TB-IGRA水平與炎癥因子、肺功能的相關性
INF-γ是炎癥性相關因子,其能夠誘導下游腫瘤壞死因子的激活,進而促進結核患者病灶組織的破壞和肉芽組織的機化,導致結核組織空洞的形成;ADA是反應體內T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程度的指標,在結核桿菌感染和致病的過程中,T淋巴細胞的激活,能夠顯著促進ADA的釋放[9];IGRA是干擾素激活程度的指標,在局部結核病灶破壞的過程中,炎癥反應的激活能夠顯著促進IGRA的上升[10];IL-2是th1淋巴細胞分泌的效應因子,IL-4和IL-6是th2淋巴細胞分泌的效應因子,IL-2、IL-4和IL-6的表達紊亂能夠影響到th1/th2淋巴細胞的平衡,進而促進體內炎癥性瀑布反應的發(fā)生,加劇結核病灶的進展速度[11]。
本次研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結核性胸膜炎患者中,INF-γ、ADA和IGRA的表達均明顯上升,高于非結核組,差異較為明顯,同時在合并有明顯的胸腔積液的患者中,INF-γ、ADA和IGRA的表達濃度可進一步的上升,提示了相關血清學細胞因子能夠顯著參與到結核性胸膜炎癥的病情進展過程。通過匯集不同的類似文獻,這主要考慮與INF-γ、ADA 和 IGRA 的下列作用機理特征有關[12,13]:⑴INF-γ的上升能夠導致體內抗原提呈細胞功能的異常,加劇T淋巴細胞的功能抑制,導致結核桿菌病原體清除能力的下降;⑵結核桿菌感染的過程中,由于T淋巴細胞的分化和增殖,ADA可顯著的釋放;⑶IGRA是評估結核患者體內炎癥性因子的指標,由于局部結核脂多糖對于炎癥反應的誘導,IGRA可明顯上升。熊子波等[14]研究者也認為,在結核性胸膜炎癥患者中,INF-γ的表達濃度可平均上升35%以上,特別是在合并有明顯的肺外播散病灶的患者中,INF-γ的表達上升更為明顯。在合并有胸腔積液的患者中,相關指標的表達上升更為明顯,這主要由于合并有胸腔積液的患者,其結核病情的嚴重程度較高,炎癥反應的激活更為明顯,進而可以促進INF-γ、ADA和IGRA的上升。IL-2、IL-4和IL-6是評估th1/th2淋巴細胞功能的指標,在結核性胸膜炎癥患者中明顯上升,同時在合并有胸腔積液的患者中,IL-2、IL-4和IL-6的表達濃度可進一步的上升,這主要由于合并有胸腔積液的患者,其T淋巴細胞的紊亂更為明顯,th1/th2平衡的移動更為明顯,進而影響到了IL-2、IL-4和IL-6的合成和釋放速度[15]。結合性胸膜炎癥患者的肺功能明顯的惡化,這主要由于胸腔積液的發(fā)生,能夠限制肺擴張過程,導致肺通氣的障礙,影響到了肺功能。相關關系分析也可見,INF-γ、ADA和IGRA水平與IL-2、IL-4和IL-6水平正相關,同時與肺功能指標也密切相關,進一步提示了INF-γ、ADA和IGRA的表達與結核性胸膜炎癥患者的病情關系。
綜上所述,在結核性胸膜炎癥患者中,INF-γ、ADA和IGRA的表達明顯上升,同時INF-γ、ADA和IGRA的表達與IL-2、IL-4和IL-6及肺功能指標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