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病因復雜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咳痰、咳嗽、頭痛等,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xiàn)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在臨床中大部分會進行肺康復治療以改善肺功能,這已經(jīng)成為效價比最顯著的干預方式[1]。傳統(tǒng)的方法主要是運動鍛煉、健康教育、營養(yǎng)指導等,但是見效緩慢,難以達到理想的肺康復效果,目前中藥熱奄包受到患者認可,這是因為中醫(yī)認為該病是脾肺腎氣虛所致,經(jīng)過中藥熱燙治療能達到臟器調節(jié)、提升肺功能的效果[2]。我院也為了探尋到行之有效的康復治療方案,篩選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應用藥熱奄包和常規(guī)康復方法展開研究,取得理想的效果,現(xiàn)將詳情做如下報告:
本次60例研究對象均是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過入院病歷號分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7∶13,年齡段53~79歲,平均(63.8±4.3)歲,患病時長1~12年,平均(5.3±1.8)年;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8:12,年齡段54~78歲,平均(63.6±4.7)歲,患病時長1~10年,平均(5.6±1.2)年。對比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都進行基礎性治療,包括祛痰、平喘、解痙攣、抗感染等;對照組肺康復中應用常規(guī)方法,包括心理支持、營養(yǎng)指導、用藥指導、運動訓練、健康宣教等;觀察組患者與此同時,再加用中藥熱奄包,方法如下:
中藥熱奄包的藥方為:艾葉10 g、紅花10 g、茴香3 g、花椒3 g、干姜3 g、肉桂6 g、半夏6 g、陳皮6 g、麻黃6 g、延胡索10 g,諸藥碾碎過篩,裝到尺寸為15×10 cm的紗布袋中;蒸煮30分鐘后取出,溫度降至40~60℃后,用保溫蠟包包裹保持溫度恒定,放在第7頸椎和第5胸椎間,膀胱2線的內緣處;熱燙穴位包含:厥陰俞、肺俞、風門、大椎。每次熱燙30分鐘,每天2次,兩次時長≥5小時,連用14天。
治療前后分別以《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為依據(jù)評估體征積分,再進行療效評定,無效:喘息、咳痰、咳嗽等癥狀無變化或更嚴重,體征積分降低<1/3;好轉:癥狀有所好轉,體征積分降低≥1/3,<2/3;顯效:癥狀顯著改善,體征積分降低≥2/3[3]??傆行?好轉率+顯效率。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例,%)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 ±s)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 ±s)
分組 例數(shù) FEV1(%)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55.63±3.27 72.85±3.15 54.64±4.41 68.47±3.54對照組 30 55.21±3.62 57.34±3.05 54.23±4.25 56.38±3.67 t值 - 0.472 19.375 0.367 12.987 P值 - 0.639 0.000 0.715 0.000
另外,治療前后均進行肺功能檢測,包含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
利用SPSS 23.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臨床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EV1、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會受到持續(xù)性器官功能損傷,病情加重后,會增加復發(fā)頻率和次數(shù),病程長、易反復,對生命健康構成威脅,所以在患病早期進行康復治療,能有效改善生活質量和臨床癥狀[4-5]。中醫(yī)認為該病屬于“肺脹”“喘證”“咳嗽”范疇,纏綿難愈,與腎、脾、肺虛損有關,腎不納氣、脾腎陽虛、肺氣脹滿,導致氣短氣促,所以在病情穩(wěn)定期,可以給予益肺健脾補腎治療,以達到補陰益氣、補肺益腎效果,改善身體機能,恢復各種病癥[6-7]。
在中醫(yī)外治法里中藥熱奄包是常用方法,將中藥包加熱后放置在特定穴位上,利用熱蒸汽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同時將藥物離子滲透到病灶,起到溫肺化痰、調和氣血、溫經(jīng)通絡的效果[8-9]。由于肺康復治療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患者要有較強的接受性和依從性,而中藥熱奄包操作方便,不會增添患者痛苦和負擔,所以更容易接受,能長期堅持治療,最終達到理想康復效果[10-11]。
本次研究中,經(jīng)過中藥熱奄包治療的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3.33%,而對照組僅為73.33%;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EV1升高到(72.85±3.15)%,F(xiàn)EV1/FVC升高到(68.47±3.54)%。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與常規(guī)康復治療相比較,中藥熱奄包效果更為顯著,本次研究中所用的中藥,均具有溫化痰飲、宣肺散寒、活血通經(jīng)作用,其中干姜、半夏、陳皮可以燥濕化痰;花椒、肉桂、麻黃可以宣肺平喘、溫肺散寒;茴香可以理氣除濕、芳香化濁、引藥歸經(jīng);艾葉、延胡索、紅花可以溫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現(xiàn)代藥理學認為該藥物能提升紅細胞攜氧量、加速心肺血流量;以上藥物共同使用,能夠祛濕、瘀、痰、寒、風等,補陽氣、驅邪、溫補脾腎[12-14]。從而提升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并修復受損的組織,促進病情恢復。
綜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治療中應用中藥熱奄包,能提升肺功能、改善臨床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