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話題導引】
據(jù)國外一項研究顯示,62%的人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周末休息時甚至一上午的時間都懶在床上和手機做伴,稀里糊涂就丟掉了一個上午的時光。
現(xiàn)代社會,手機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娛樂工具。那么,手機對于我們的生活到底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呢?
【相關鏈接一】
193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制成了世界第一部“移動電話”,主要運用在軍事上。
2007年,第一部智能手機橫空出世。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國產(chǎn)手機華為、小米、魅族等也相繼推出了智能手機。
2018年科技八大關鍵詞:
1.5G時代即將到來
作為行業(yè)領先的三星,率先聲明在2019年將5G投入商用。華為CEO余承東2017年底就已宣布將在2019年推出支持5G網(wǎng)絡的智能手機。
2.橫空出世的區(qū)塊鏈
3.人工智能全方面滲透
4.無人駕駛的大熱
5.AR/VR全面復出
6.互聯(lián)網(wǎng)+衍生的新零售模式
7.生物識別技術深入生活
8.Micro LED技術的現(xiàn)身
手機的演變,科技的發(fā)展,帶給我們哪些便利呢?
【相關鏈接二】
2012年10月,青島市民張先生與弟弟妹妹相約去爺爺家吃晚飯,飯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說話,但面前的孩子們卻個個抱著手機玩,老人受到冷落后,說了一句“你們就和手機過吧”,并一怒之下摔了盤子離席。
2016年11月,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輔導員左林做了一個小測試,他特意于上課期間在140人的大一新生群里發(fā)了一個有20個名額的紅包,結果紅包不到兩分鐘就被搶光了。搶完了之后,他立刻去教室沒收了一包手機,并要求群里搶紅包的同學課后到他的辦公室談一談。
2018年7月,26歲的小江下了夜班,開車回家。邊開車邊和女友微信聊天,結果一個不小心撞上路燈,車輛失控,穿過隔離帶,停在綠化帶上。車輛損毀嚴重,安全氣囊全部彈出,小江當場重度昏迷,送醫(yī)后搶救無效身亡。而車子失控前一分鐘,他剛剛回復了女友的微信“有你真好”。
在上述事件中,手機小到影響家人溝通、課堂學習,大到影響生命安危。同學們,你怎么看待手機在使用中帶給我們的不良影響呢?
【社評聲音】
把手機“請”出課堂,推行“無手機課堂”,其實就是依靠一種強制力,把手機與學生有效隔離開,讓學習的歸學習,娛樂的歸娛樂。畢竟,課堂是一種現(xiàn)實的學習,而手機常常是一種虛擬的娛樂;課堂上獲取的知識具有連貫性,而手機上獲取的碎片信息卻不等同于知識累積;課堂上師生間的教學互通更促動真實思考,而虛擬的手機、網(wǎng)絡聊天卻不等于真實的情感溝通。因此,把虛擬的請出去,把真實的留下來,讓學生從低頭看手機,變成抬頭學習與生活,學會厘清生活、學習、娛樂之間的界限,懂得自我約束,這才是走出手機低頭迷途的正道。
——《光明日報:“低頭族”請?zhí)痤^看看生活》
比你的身體回家更重要的,是讓你的心回家。轉發(fā)別人寫就的半通不通、過了五分鐘就忘到腦后的心靈雞湯,遠不如給身邊人一段認真傾聽的時光、一個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更有益處。面對面的交流,仍是人和人之間最有質(zhì)感也最溫暖的方式。
手機與網(wǎng)絡原本是要用足人們碎片時間的工具,但眼下,它們的存在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支離破碎,在不同信息之間不停跳躍的結果,是時時處處只及淺表片斷,無暇深入,不能通達,精神世界也失去了完整獨特的自我發(fā)展可能。
能不能從這個春節(jié)開始,讓我們少一點兒手機和網(wǎng)絡,多花一點兒時間,跟自己相處,和父母團聚,與朋友相樂,過一個“走心”的年?
——《人民網(wǎng)評:告別“低頭族”過個“走心年”》
其實,孤獨的又何止是親朋父母,更包括玩手機的自己。正如一句歌詞所說的:“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當很多人帶著“演示焦慮”對網(wǎng)絡上的自己進行打扮,在廣闊無垠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絡中曬出自己最為看重的一面,那些飄在空中的代碼和程序已然開始占據(jù)生活、影響情緒。而這,照見的正是個人內(nèi)心的孤寂和落寞。有人說:“當信息所代表的和人的連接,可以暫時地屏蔽內(nèi)心的孤獨感,人就會對這種連接上癮?!痹谶@個意義上,手機正成為一種“孤獨的手雷”,折射出現(xiàn)代人的心靈正處于孤島之中。
——《人民日報評論員隨筆:別讓手機成為“孤獨手雷”》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jié){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木 心《從前慢》
【相關鏈接三】
英國:中小學生在校使用手機,學校將被督查問責。
芬蘭:開設手機使用指導課。
日本:定期調(diào)查學生使用手機情況。
法國:2018年7月30日,法國國民議會表決通過關于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nèi)使用手機的法案。這一禁令于9月開學時生效。
手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卻也不知不覺間開始奴役我們的靈魂。試想,我們連一部手機都駕馭不了,又何談過好我們的人生呢?同學們,如何正確使用手機,我們自身又可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