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軍,謝淑琴,張旦,曹力強,周東亮,白鍵,王姣敏
(定西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甘肅定西743000)
辣椒(Capsicum annuumL.)茄科、辣椒屬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墨西哥,明朝末年傳入中國。辣椒具有生產效益高,銷路多等優(yōu)點,深受種植者的喜愛[1]。辣椒的果實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進食欲;辣椒營養(yǎng)豐富,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能驅寒、止痢、殺蟲、增強食欲、促進消化,因其獨特的辣味及豐富的營養(yǎng)保健功能,深受消費者的青睞[2,3];但膳食上應當講究五味(酸、苦、甘、辛、咸)調和,過于偏愛辣味,易造成臟腑陰陽失調,產生疾病[4]。辣椒是一種重要的茄科蔬菜作物和調味品,種子油可食用,果亦有驅蟲和發(fā)汗之藥效[5-7]。
甘肅省定西地區(qū)氣候類型屬南溫帶半濕潤-中溫帶半干旱區(qū),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近年來,辣椒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14年約為1600 hm2,2018年發(fā)展到2000多hm2。辣椒是甘肅地區(qū)的傳統(tǒng)優(yōu)勢作物,為當?shù)剞r村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但農戶在種植的過程中,常年自行留種,導致辣椒品種單一、品質降低、品種退化嚴重[8,9]。為進一步提高辣椒生產效益,豐富甘肅省定西地區(qū)辣椒種植品種,提高辣椒產量和品質,支撐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文章引進了國內優(yōu)質的辣椒品種5個,在土壤、施肥、栽培管理等水平一致的條件下,與當?shù)刂髟云贩N進行品比試驗,旨在篩選出適應甘肅等干旱地區(qū)栽培的優(yōu)質、高產、穩(wěn)產、抗病的露地栽培辣椒新品種。
供試辣椒品種共6個,分別為隴椒10號、航椒5號、先紅五號、金螺絲、金泰豬大腸、隴椒16號,其中隴椒16號為對照,是當?shù)氐闹髟云贩N[10]。隴椒10號、隴椒16號由甘肅省農科院提供,航椒5號由天水農科院提供,先紅五號由先正達種子公司提供,金螺絲、金泰豬大腸由蘭州市種子公司提供。
試驗地位于定西市農科院蔬菜試驗示范園,試驗地海拔1898.7 m,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日照時數(shù)2500 h,降雨量400 mm,年平均氣溫6.3℃,雨熱同季,無霜期141 d。蔬菜試驗示范園土壤類型為黃土,肥力中等。栽前施腐熟有機肥4 m3/667 m2,氮磷鉀復合肥(N-P-K:18-18-18)80 kg/667 m2,深翻[11]。
試驗共設6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5.84 m2。起寬70 cm、高10 cm的壟,壟溝30 cm,然后覆上寬100 cm、厚0.008 mm的黑色地膜。雙苗定植,株行距均為50 cm,每小區(qū)60株。
2018年3月12日于溫室內育苗,5月16日移栽至蔬菜試驗示范園,7月19日開始采摘,9月20日拉秧。結果期的早期、中期每667 m2分別隨水追施沃葉微生物肥(由夫沃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15 kg。其余田間管理措施均相同。
1.4.1 生長性狀
詳細記載各品種物候期,7月份選取10株調查植株門椒高度,選取特征典型的10個果實進行果長、果寬等性狀的調查或測定。
1.4.2 產量
分小區(qū)按每次采收量累積計產[12]。
1.4.3 病情指數(shù)
病情指數(shù)是全面考慮發(fā)病率與嚴重度的綜合指標。調查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13,14]。調查病葉時參照辣椒炭疽病病情分級標準進行分級(以單片葉為單位):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2%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3%~8%;5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9%~15%;7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16%~25%;9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25%以上。根據(jù)病葉調查情況計算病情指數(shù),計算公式見式(1)。
數(shù)據(jù)采用Excel軟件統(tǒng)計和SPSS 19.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與差異顯著性檢驗。
各辣椒品種的物候期如表1(見下頁)所示。由表可知,3月12日播種,先紅五號辣椒品種的出苗最早,金泰豬大腸出苗最晚,兩個品種差4 d。5月16日移栽于蔬菜示范園,金泰豬大腸開花及坐果最早,航椒5號開花及坐果最晚,兩個品種差3 d。收獲期隴椒10號最長,航椒5號和金螺絲最短。全生育期先紅五號最長,為201 d,金螺絲最短,為192 d。
從表2(見下頁)可以看出,不同品種辣椒果實的顏色均為綠色,采收后期先紅五號、隴椒16號、隴椒10號、金螺絲及金泰豬大腸這5個品種成熟果會轉為紅色,先紅五號轉色最快。果長最長的為航椒5號,其次是隴椒16號,先紅五號最短。果肩直徑先紅五號最大,航椒5號最小。單果重最高的為先紅五號127.36 g,其次是隴椒10號,這兩個品種與其它品種差異極顯著;金螺絲的最低,為41.98g。辣味方面,隴椒16號最辣,先紅五號微辣,其它辣椒品種的辣度中等。
表1 參試辣椒品種的物候期Table 1 Phenological period of pepper varieties tested
表2 參試辣椒品種的生長指標Table 2 Growth indices of pepper varieties tested
表3 參試辣椒品種的產量Table 3 Yield of pepper varieties tested
從表3可以看出,隴椒10號、航椒5號、金泰豬大腸的產量均高于對照,金螺絲和先紅五號均低于對照。隴椒10號產量最高,為4775.1 kg/667 m2,比對照增產28.6%;金泰豬大腸次之,為4497.2 kg/667 m2,比對照增產21.1%,航椒5號第三,為4156.1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1.9%;金螺絲產量最低,為2476.0 kg/667 m2。從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隴椒10號與金泰豬大腸、航椒5號、隴椒16號(CK)產量差異顯著。
在栽培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病害,各參試品種抗病性如表4所示。本試驗主要調查了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三種病害。隴椒10號和金泰豬大腸未發(fā)生病毒病,說明這兩個品種對病毒病具有高抗性,其它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病,其中隴椒16號最為嚴重。各參試品種均未發(fā)生疫病,可見對疫病的抗性都較好。試驗還得出,各參試品種均發(fā)生炭疽病,其中先紅五號的病情指數(shù)最高,說明病害最嚴重;金泰豬大腸和隴椒16號(CK)次之,其它處理病害指數(shù)較低,其中隴椒10號的病害指數(shù)最低,為0.2。
表4 各參試品種抗病指數(shù)Table 4 Disease resistance index of pepper varieties tested
從辣椒生長指標來看,隴椒10號果肩直徑、單果重均位居第二,辣度中等;航椒5號果最長,但果肩直徑最短,其它指標位于中間。金泰豬大腸單果重第三,其它指標中等;先紅五號單果最重,果最短,果肩最寬,微辣,果面光滑;金螺絲、隴椒16號各項指標均中等。果實采收后期均可以轉紅,先紅五號轉色最快。從辣椒產量來看,隴椒10號產量最高,比對照增產28.6%,位居第一;金泰豬大腸的比對照增產21.1%,位居第二;航椒5號第三,比對照增產11.9%;以上這三個品種差異顯著。從抗病性來看,隴椒10號對病毒病、炭疽病均具有高抗性,病害指數(shù)最低;航椒5號對這兩種病的抗性僅次于隴椒10號;金泰豬大腸高抗病毒病,但不抗炭疽??;其它品種抗這兩種病的抗性均較差。
以上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可知,隴椒10號、航椒5號綜合性狀好、抗病性強,采收期長,產量高。該品種掛果也多,持續(xù)坐果能力強,且果形相似,果長相近,口味較符合定西地區(qū)市場需求,生產上可選擇在無霜期較短的地區(qū)推廣露地種植。金泰豬大腸、金螺絲和先紅五號這三個品種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弱、抗病性較差,產量較小,不適合在當?shù)芈兜赝茝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