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實驗小學 徐海軍
詩詞中蘊藏著眾多的言語智慧。在“生活場境”視角下,本文簡析了古詩詞中的言語表達智慧,淺談了當今“言”“意”單向轉(zhuǎn)換的古詩詞課堂教學樣態(tài),推崇“言”“意”雙向轉(zhuǎn)換、共生共融的古詩詞教學目標指向,并提煉了幫助構(gòu)建言語表達的“古詩數(shù)據(jù)庫”、破解言語表達的“古詩密碼”等詩意表達的策略。
古詩詞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星光熠熠,耀眼奪目,特別是經(jīng)過歷史長河大浪淘沙而留存于世的經(jīng)典古詩詞,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詩詞學習的目的是傳承經(jīng)典,但本質(zhì)還是為生活服務(wù)。言語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本體任務(wù),是語文素養(yǎng)中的核心能力。隨著課改的深入,教學理念的更新,語文教師都能充分重視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不同的形式、多樣的載體來提升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葉圣陶先生也曾說:“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惫旁娫~中那一幕幕情意盎然的“生活場境”,不僅洋溢著文學之美、彰顯著民族情操,更蘊藏著無窮的言語智慧。那么,在“生活場境”視角下如何革新詩詞教學模式,從詩詞中汲取表達智慧,讓學生把生活中的詩意場境詩意表達出來呢?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探索。
隨著古詩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教學的策略也層出不窮。伴隨多媒體技術(shù)的發(fā)展,古詩教學更是裝上了騰飛的翅膀,讓古詩的課堂教學有聲有色。不少教師把音樂、美術(shù)等元素融入古詩教學中,把古詩當成一首歌、一幅畫來看待。通過歌和畫最大程度地再現(xiàn)古詩或含蓄或直白的意境,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力地助推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和內(nèi)涵的把握。這種著重通過詩“言”來理解、感悟詩“意”的單向轉(zhuǎn)換課堂教學模式,便是當今詩詞教學中常見的課堂樣態(tài)。這種“言”“意”單向轉(zhuǎn)換的課堂,教師著力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詩詞內(nèi)容、體會詩詞內(nèi)涵。如果把古詩單單作為一則“閱讀理解材料”來說,這樣的教學是成功的,甚至是出彩的。但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材中包括詩詞在內(nèi)的每一篇“例子”的任務(wù)肯定不僅僅指向于理解與感悟,必定也包括言語表達的訓練。由“言”到“意”指向理解感悟,由“意”到“言”指向的則是言語表達,兩者相輔相成,有機統(tǒng)一。詩人由“意”到“言”的精巧構(gòu)思、精彩描寫等言語表達的技巧,也正是學生在言語表達實踐中特別渴求的技能。而當前的詩詞教學現(xiàn)狀,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操訓。這樣的課堂,只做到了由“言”到“意”的單向轉(zhuǎn)換,詩詞教學的流程肯定是不完整的。
詩詞中的言語智慧燦若繁星,不勝枚舉。如比喻、夸張等多樣的修辭手法,敘述、描寫等常用的表達方式,襯托渲染、托物言志等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等等?!昂鋈缫灰勾猴L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用梨花喻雪,新穎別致,創(chuàng)造了一個瑰麗無比、詩意濃濃的意境,在讀者眼前呈現(xiàn)出一幅天地一白、生氣勃勃的壯觀景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崩畎走\用夸張的手法突顯出瀑布的高與流水的急,又把瀑布比喻成銀河,生動的比喻、奇特的想象讓氣勢磅礴的廬山瀑布躍然紙上;“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倍拍劣冒酌璧氖址▍R千里之景于尺幅之間,展現(xiàn)了江南迷人的春光;“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在人間?!蓖趺嵋悦纷杂?,托物言志,表達了自己要像梅花那樣高潔清雅、不隨波逐流的高尚風格;“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蓖醢彩粌H把過春節(jié)時“放爆竹”“貼春聯(lián)”等節(jié)日“生活場境”描摹得熱烈喧鬧,更是在詩中寄托了自己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詩人們嫻熟地運用貼切的修辭手法、恰當?shù)谋磉_方式、精準的表現(xiàn)手法等言語表達的智慧,將相關(guān)的“生活場境”表達得精妙絕倫、渾然天成,令人拍案叫絕。這些經(jīng)典詩句的背后,彰顯的都是詩人言語表達的智慧。
理想的詩詞教學課堂應(yīng)是“言”“意”雙向轉(zhuǎn)換、共生共融的課堂。通過詩人的“言”去揣摩所表達的“意”,由揣摩出的“意”再回望詩人如何用“言”來表達的。這樣的詩詞教學課堂,目標指向更全面,能力訓練更系統(tǒng),課堂效益更突出。我在詩詞教學實踐中,把教學目標拓展到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上,充分挖掘和發(fā)揮古詩在言語表達上的“糧倉”和示范作用,讓學生主動積累相關(guān)主題的詩句,破解詩人言語表達的秘妙,為自己的言語表達實踐增添素材、積累經(jīng)驗,摸索出詩詞教學的一片新天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如在教學《春日偶成》一詩時,在引導學生由“言”到“意”的品悟后,開展由“意”到“言”的探討:“詩人是如何把春游的‘樂’表達出來的呢?”師生討論熱烈:
學生1:詩人用“時人不識余心樂”這句詩直接表達了自己春游時的快樂心情。
教師:對,詩人直抒胸臆,用一個“樂”直接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學生2:詩人不僅直接說出了自己快樂的心情,他還描寫了許多景物。
教師:對呀,詩人不僅直接抒情,還描寫了許多景物!你有一雙明亮的“慧眼”!請你具體說說作者都描寫了哪些景物呢?
學生2:詩人描寫了云、風、花、柳等景物。
學生3:還有大河!(急切地喊,引來一陣笑聲)
教師追問:為什么描寫景物就能表達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呢?
學生4:因為詩人描寫的景物都特別美,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鮮艷的花,綠綠的柳,暖暖的太陽,還有嘩嘩流淌的河流,都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所以能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是快樂的。
教師:說得真棒?。ㄕ坡暎┰娙藶榱吮磉_內(nèi)心的快樂,他不僅直抒胸臆,還借景抒情,原來自然界中的景物也能為幫助我們表達情感啊!
經(jīng)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學生不僅明白了詩句所表達的情感,更懂得了詩人是如何用“言”來表達“意”了。在破解了詩文言語智慧后,我又設(shè)計了言語表達訓練的拓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嘗試運用這樣的表達方法寫一次效游活動,鞏固從詩詞中習得的言語表達技巧,效果非常理想。下面是兩位同學習作的節(jié)選:
學生1:春游的路上,我們一路走一路歌,快樂而嘹亮的歌聲吸引了行色匆匆路人,更勾起了停歇在路邊行道樹上不知名的鳥兒的興致,在我們的頭頂“唧唧喳喳唧唧喳喳”地歌唱起來,惹得我們哈哈大笑。
學生2:公園里那一方淺淺的池塘可美啦,清清的池水如透明的玻璃在緩緩地流動,碧綠的水草,各色的金魚,再加上藍天白云,簡直就是一幅五彩斑斕的水彩畫。而我們就靜靜地坐在畫邊欣賞著,任由我們快樂愜意的心情自由飛翔……
詩詞是學生言語表達的重要“糧倉”,也是言語表達技巧的“藏經(jīng)閣”。 但根據(jù)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知識結(jié)構(gòu)、能力水平等方面特點,并不是要將古詩詞中所有的言語智慧一一道來、個個說清,而應(yīng)根據(jù)生情學情有所側(cè)重,有計劃有梯度地讓學生了解古詩言語表達的技巧,汲取古詩言語表達的智慧。
古詩中那些浸透詩人情感、折射人生哲理、飽含無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千古名句,歷久彌新,膾炙人口,像一杯杯陳年的佳釀,愈陳愈香。人們在言語表達時也大多喜歡引用這些詩句來表情達意,讓言語表達更精確,更到位,更有文采。小學階段,學生也積累了很多詩詞,若能貼切地引用詩句來表達,必將增加學生的言語表達效果,形成言語表達的技巧。在進行言語表達實踐前,幫助學生整理積累的詩句,構(gòu)建言語表達的“詩詞數(shù)據(jù)庫”就顯得尤其重要。學生在進行言語實踐時,會結(jié)合所要表達的主題進行搜索,選用最恰當?shù)脑娋溥M行表達。如描寫美麗春光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表現(xiàn)深厚友誼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綸送我情?!薄肮路h景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薄S著學生年級的提高,積累的詩句也會越來越多,“詩詞數(shù)據(jù)庫”中的分類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如關(guān)于讀書的,關(guān)于勤奮的,表現(xiàn)孤獨凄涼的,飽含人生哲理的等等。隨著“詩詞數(shù)據(jù)庫”不斷擴容,學生引用詩句進行言語表達的技巧會越來越嫻熟,言語表達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詩詞中蘊藏著眾多言語表達的“密碼”,教師如能根據(jù)課程標準、學生學情等實際情況向?qū)W生適時適度地破解“密碼”,讓學生言語表達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學生言語表達的能力必定會突飛猛進。當然,詩詞言語表達的“密碼”太多,下面僅從修辭、意象等四個方面來談?wù)勎医虒W實踐時的一些做法。
1.緊扣特征寫景狀物。
詩詞中有不少寫景狀物的詩,詩人僅僅寥寥數(shù)語就將景物描摹得極其傳神,這其中最主要的表達“密碼”就是緊緊扣住景物的特征描摹刻畫,讓讀者感到景物猶在眼前。仍以《春日偶成》為例,詩中“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一句,將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描繪得生動形象——云淡、風輕、花紅、柳綠,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詩人就是緊緊扣住春日景物的特征來進行描繪,才會有如此美妙的表達效果。
2.妙用修辭詩化語言。
修辭是語言的“美容師”,可以讓語言更加生動,表達更有效果。詩詞中用修辭的更是舉不勝舉,這也是詩詞言語表達的重要“密碼”之一。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句,比喻和夸張手法的運用,寫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的氣勢,讓這句詩成為千古絕唱。因此,我們在教學詩詞時,就應(yīng)該充分利用這些詩句,幫助學生了解常用的修辭手法,體會修辭對言語表達的作用,讓學生的言語表達更加生動形象,讓情意抒發(fā)也更為真切動人。
3.推敲琢磨析詞煉句。
用詞精確也是詩詞成功的言語表達“密碼”之一?!巴魄谩钡牡涔首屛覀冇肋h記住了詩人賈島,記住了詩人煉詞鍛句時的凝神與專注。王安石在寫“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時,先用“到”,后用“過”,又改成“滿”,都不滿意,最后改成“綠”。一個“綠”字把春風給江南大地換上綠裝的變化,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這些都可謂是一字傳神。詩詞教學時,在引導學生揣摩分析這些詩句后,還應(yīng)培養(yǎng)學生煉詞鍛句的意識與能力,讓學生的言語表達更精確,更傳神。
4.巧借意象抒情言志。
古人在寫詩時,常常借用一些意象來表達特定的情感。如“流水”代表著綿綿的愁緒,“明月”飽含思念之情……詩詞教學時,可以對學生進行意象內(nèi)涵的滲透教育,讓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常見意象的內(nèi)涵,在進行言語表達實踐時,根據(jù)所要抒發(fā)的情感選擇適合的意象,從而能使言語表達更顯水平,情感流露也更為真摯自然。
“生活場境”視角下開掘詩詞言語智慧、指向詩意表達的詩詞教學是我在實踐中的輕淺嘗試,相信對學生的言語實踐會有很大幫助,讓詩詞的言語智慧植根于學生表達的沃土,內(nèi)化于心,外顯于言,讓學生也能用詩意的語言來描摹自己詩意的“生活場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