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釗
【內容摘要】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已經成為一個困擾我國教育事業(yè)多年的難題,這一問題如今廣泛存在于農村、鄉(xiāng)鎮(zhèn)與部分城市之中,其中城鄉(xiāng)結合部卻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針對城鄉(xiāng)結合部的教育問題研究目前還基本上處于一個非常薄弱的階段,對于城鄉(xiāng)結合部初中學困生的激勵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有關于城鄉(xiāng)結合部初中學困生的激勵教育研究成為了我國教育研究的下一個熱點。
【關鍵詞】城鄉(xiāng)結合部? 初中學困生? 激勵教育
城鄉(xiāng)結合部與城市和農村之間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其經濟的發(fā)達程度不算低,但是由于其離城市中心距離較遠的緣故并不會享受大城市這樣方便快捷的人才引進政策,這就導致城鄉(xiāng)結合部的教育發(fā)展要比城市慢很多。但是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學困生相較于農村學困生進行激勵教育的難度要普遍高很多,如何在這樣的困境下激勵學生成為優(yōu)等生是這一課題的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
一、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
首先城鄉(xiāng)結合部中的家庭大多以在城市中打工為主,早出晚歸是學生家長的工作特點,所以大多數(shù)學困生的成因都是缺少家長及時的監(jiān)督,學校并不能占用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這就使得學生的自由時間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的監(jiān)督還不能做到準確到位就使得學生在散漫的狀態(tài)下慢慢發(fā)展為學困生。正因如此教師更需要與家長建立一個有效的聯(lián)系,讓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且起到應盡的監(jiān)督作用,而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建立家長微信群等方式將家長組織到一起,利用如今先進的互聯(lián)網(wǎng)功能進行有效及時的溝通,這樣就可以使教師與家長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一起協(xié)同進行激勵教育,使得最終的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二、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定制化激勵教育
不同的學困生其具體情況是不同的,有些學困生是由于其自身的基礎較為薄弱,使得其在之后的學習中不能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而有些學生則是學習動力不足,貪玩、厭學的情況十分嚴重;還有的學生是學習方法不當,導致其學習效率極其低下,經常學了很久但是收效甚微,針對這樣形形色色學困生的成因教師要有選擇地進行定制化激勵教育。
還是以上文提到的幾個典型例子作為案例,激勵基礎薄弱的學生好好梳理過去學習過的知識,先打好基礎不要好高騖遠;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則需要教師與家長合作配合,教師在課堂上多多提問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使得其愛上學習,而家長則主要是起好督促的作用,保證學生能夠認真完成教師的課后學習任務;對于學習方法不當?shù)膶W生教師則可以采用正確學習方法引導的方式,有目的地為學生輸送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偠灾耙虿氖┙獭笔墙逃幕驹瓌t,教師要深刻體會這其中的原理,使不同類型的學困生都能夠享受到激勵教育的效果。
三、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法降低學困生的理解難度
對于學困生來說學習往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再加上初中課堂的難度要比小學高很多,學生并不能像小學階段的學習那樣迅速擺脫學困生的困境,這時就需要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法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更輕松地學會知識。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講解課堂知識,以全等的概念為例,生活中常見的全等圖形有很多,蛋糕被平分成很多塊時每一塊形成的圖形都是全等的,人行道上整齊鋪滿的地磚就有很多全等的圖形,這些生活中的例子都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全等的概念。學困生最大的困難就是課堂教學,降低學生課堂學習的理解難度是教師必須完成的任務。
四、鼓舞學生學習以提高其自信心
當然激勵教學最主要的策略還是鼓勵策略,所以任何方法都不如喚起學生自身的學習信心要好的多,自信可以幫助學生強化自身的能力,提高學生在困境中的抗打擊力,同時自信更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心理暗示,所以給與學生自信就是學困生激勵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學手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多用鼓勵性詞匯而不是打擊性詞匯,可以利用一些適當?shù)恼Z言暗示來啟發(fā)學生主動地說出答案,讓學生產生一種自己可以學明白,甚至可以學的更好的心理感覺,這樣學生的學習動力就會大大提高,隨著自身學習動力的提高其學習效果與學習能力就都會好很多,最終反映在成績上就是成績略有進步甚至大大提高,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信心,此時不難發(fā)現(xiàn)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最完美的鼓勵正反饋,這對于學困生激勵教育的開展來說就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結語
因為城鄉(xiāng)結合部較為特殊的定位使得其關注度相比農村與城市來說要低很多,而針對學困生的激勵教育方式又是教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因此本文就從城鄉(xiāng)結合部初中學困生的激勵教育研究這一方面入手,結合實際教學案例進行了充分的剖析與論證,希望能夠為被此問題困擾的教師提供一些參考思路,幫助其帶領學困生走出困境、擁抱光彩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朱琥.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困生的情感特征及教育對策[J]. 基礎教育研究,2017(9):74-75.
[2] 樊迎春. 農村初中學困生心理問題及其轉化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5):198-199.
【本文系2018年甘肅省白銀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城鄉(xiāng)結合部初中學困生的激勵教育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BY[2018]G332。】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