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達
(湖南涉外經(jīng)濟學院 音樂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目前在音樂界中,廣泛將小提琴作為優(yōu)雅地樂器王后。而對小提琴演奏的學習需要掌握熟練地技巧、付出絕對地耐心。而在我國高校音樂課堂當中,對于小提琴演奏教學模式的應用,依然存在著一定地不足,嚴重限制了小提琴在學生樂器演奏教學中的發(fā)展?;诖耍疚膶Ξ斍案咝P√崆傺葑嘟虒W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應地解決建議,從而將小提琴演奏教學效率進行提升,并且充分將學生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以及藝術(shù)能力進行培養(yǎng)。
1.教學模式滯后?,F(xiàn)如今,在高校小提琴演奏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注重演奏技巧方面的教學工作,只是讓學生反復地進行技巧訓練。但是對于學生在學習小提琴過程中的音樂表現(xiàn)力以及樂感的教學卻十分匱乏,無法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小提琴演奏所帶來的魅力,因此在學生演奏過程當中,對于情感的表達十分匱乏,同時也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限制①。滯后的教學模式,將學生探索小提琴演奏藝術(shù)的視野變得狹窄,在實際演奏中,極度缺乏表現(xiàn)力以及感染力。
2.學生音樂水平存在差異。在小提琴演奏教學過程當中,每一位學生由于家境、思想、個性的不同,因此,對于音樂的理解以及音樂水平同樣也會存在差異。一些學生自小便接受樂器的學習,因此對于樂理、識譜等方面要更加游刃有余,而一些學生從小并沒有接受過樂器的訓練,因此在學習小提琴演奏之時,難免會遇到困境。而教師如果沒有將學生音樂水平的差異進行重視,始終以相同地模式進行教學,便會使得音樂水平較強的學生感到枯燥,讓音樂水平較差的學生感到學習受到阻礙,從而將小提琴演奏教學效率降低。
3.教材不夠合理??v觀我國高校小提琴課堂的教材選擇現(xiàn)狀,目前,各高校并沒有統(tǒng)一地教材進行教學,有的高校的教材過于簡單,無法存在專業(yè)性,無法充分地培養(yǎng)學生小提琴演奏能力②。而有的高校教材難度較高,專業(yè)性又過強,致使學生對于小提琴演奏的學習感到阻礙與枯燥,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
1.融入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在進行小提琴演奏教學之前,必須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將傳統(tǒng)只關(guān)注于技巧訓練的教學模式進行打破,充分地重視起學生音樂表現(xiàn)力以及樂感的教育。其次,教師在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具等方式,通過欣賞小提琴演奏作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共鳴;并通過了解小提琴的發(fā)展歷史,培養(yǎng)學生對于小提琴學習的樂趣③。讓學生能夠?qū)⒏嗟厍楦斜磉_放置于小提琴演奏當中,將小提琴演奏中所蘊含地韻味以及思想充分地表達出來,從而提升教學的效率。
2.進行學生分層教學。在進行教學之時,教師應該將學生音樂水平的差異進行重視,通過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來保障小提琴課堂的順利實施。例如:對于音樂水平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選擇樂譜較復雜的作品進行練習,并且鼓勵學生對于經(jīng)典地小提琴作品多關(guān)注、多練習,并且嘗試在演奏過程當中將自身地情感進行表達④。對于音樂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選擇樂譜較簡單的作品進行練習,并且鼓勵其在課后多做技巧訓練,將小提琴的演奏基礎進行鞏固。
3.選取適宜的教材。對于教材的選擇,首先,應該保障各高校的教材能夠統(tǒng)一,從而防止出現(xiàn)各高校學生音樂水平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其次,應該選擇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小提琴教材,既不能選擇難度較高的教材,也不能選擇難度較低的教材,應該選擇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并且可學性高的教材,從而將學生的整體水平進行提升。
綜上所述,就目前高校小提琴演奏教學模式的現(xiàn)狀來看,教學模式的落后、學生的差異以及教材的不合理,是限制小提琴教學效率的主要原因,而通過將教學模式進行改善、尊重學生的差異從而進行因材施教以及應用合理地教材進行教學,是保障學生欣賞能力、藝術(shù)能力、審美能力獲得提升的關(guān)鍵,也是提高學生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只有對高校小提琴演奏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發(fā)現(xiàn),并且實時進行改正,才能夠保障小提琴教學的順利實施。
注釋:
①吳虹.高校小提琴教學存在的問題研究[J].才智,2019(17):158.
②露璐.高校小提琴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善方法研究[J].藝術(shù)教育,2018(17):98-99.
③周敏.高校小提琴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J].當代音樂,2018(09):39-40.
④郭媛媛.高校小提琴教學現(xiàn)狀與提升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17(2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