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 呂新遠 王哲
肝纖維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病變的基礎(chǔ),可發(fā)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1]。因此,及時對肝纖維化進行診斷并治療,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的死亡率。目前,肝臟活檢仍是肝纖維化程度評價的金標準。但肝臟活檢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如侵襲性、不便利性及并發(fā)癥風(fēng)險等。因此,尋找非侵入性診斷肝纖維化程度的指標比較迫切。有文獻報道,殼多糖酶3樣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YKL-40)、前膠原C端蛋白酶增強子1(procollagen C-terminal protease enhancer 1,PCPE-1)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特異性表達[2-3]。但關(guān)于二者診斷肝纖維化程度的研究鮮有報道。因此本文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YKL-40、PCPE-1水平,探究其診斷不同程度肝纖維化的效能,以期為肝纖維化的診療提供幫助?,F(xiàn)報道如下。
一、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2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最終將符合條件的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納入本次研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的人員36例作為健康對照組。本次研究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4]進行診斷。慢性乙型肝炎組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72例,平均年齡(39.6±6.7)歲,其中S0 31例(22.8%)、S1 40例(29.4%)、S2 24例(17.6%)、S3 26例(19.1%)、S4 15例(11.0%)。健康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40.1±7.2)歲。納入標準:①接受肝穿刺活組織檢查;②抽血檢測血清YKL-40、PCPE-1水平前未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類型嗜肝病毒感染;②合并酒精性、脂肪性等肝病;③肝癌;合并肝外纖維化相關(guān)的疾病;④近期未服用過對凝血功能有影響的藥物。本次研究兩組受試者在年齡(t=0.392,P=0.696)、性別(c2=2.248,P=0.134)方面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xué)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二、觀察指標
(一)、血清學(xué)檢測 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受試者血清中YKL-40水平,人血清YKL-40 ELISA試劑盒購自杭州普望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受試者血清中PCPE-1水平,人血清PCPE-1 ELISA試劑盒購自上海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 、肝纖維化程度評分[5]根據(jù)HBeAg是否陽性、肝表面光滑度及肝實質(zhì)回聲情況對肝纖維化程度進行評估。HBeAg陽性計1分,陰性計0分;肝表面光滑計0分,較光滑計1分,不光滑計2分,結(jié)節(jié)計3分;肝實質(zhì)回聲均勻增強計0分,略粗計1分,較粗計2分,粗糙計3分。
APRI、FIB-4計算 APRI= AST相對其正常上限值的倍數(shù)×100/PLT;FIB-4=年齡×AST/[PLT×(ALT)1/2]。
一、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對照者血清中YKL-40、PCPE-1水平比較
慢性乙型肝炎組患者血清中YKL-40、PCPE-1水平分別為(31.6±3.6) ng/mL和5.9(2.5,9.1)pg/mL;健康對照組受試者血清中YKL-40、PCPE-1水平分別為(7.1±0.5)ng/mL和42.0(21.4,62.8)pg/mL。兩組受試者血清YKL-40、PCPE-1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t=-76.525,P<0.001;Z=8.149,P<0.001)。
二、 不同肝纖維化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YKL-40、PCPE-1水平比較
YKL-40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分期S0、S1、S2、S3和S4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分別為(27.7±2.3)ng/mL、(30.7±1.9)ng/mL、(31.6±3.0)ng/mL、(34.8±2.1)ng/mL和(36.2±1.9)ng/mL;PCPE-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分期S0、S1、S2、S3和S4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分別為(11.5±2.7)pg/mL、(7.0±2.1)pg/mL、(3.9±2.7)pg/mL、(2.8±1.9)pg/mL和(1.5±1.3)pg/mL。五組患者血清YKL-40、PCPE-1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F=52.449、81.325,P<0.001)。S0患者血清YKL-40水平低于S1、S2、S3和S4患者(q=7.888、8.934、16.556、16.854,P<0.01);S1、S2患者血清YKL-40水平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xué)意義(q=2.098,P>0.05),但均低于S3和S4患者(與S3比較,q=9.985、6.973,P<0.01;與S4比較,q=9.985、6.973,P<0.01);S3、S4患者血清YKL-40水平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xué)意義(q=2.770,P>0.05)。S0患者血清PCPE-1水平高于S1、S2、S3和S4患者(q=11.644、17.570、20.465、19.923,P<0.01);S1患者血清PCPE-1水平高于S2、S3和S4患者(q=7.711、10.543、11.494,P<0.01);S2、S3患者血清PCPE-1水平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xué)意義(q=2.349,P>0.05),但高于S4患者(q=4.524,P<0.01);S3、S4患者血清PCPE-1水平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xué)意義(q=2.541,P>0.05)。見圖1。
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YKL-40、PCPE-1水平與肝纖維化程度的相關(guān)性
根據(jù)HBeAg是否陽性、肝表面光滑度及肝實質(zhì)回聲情況對肝纖維化程度進行評估,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程度評分為(2.8±0.8)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YKL-40水平與肝纖維化程度評分呈正相關(guān)(r=0.331,P<0.05),血清PCPE-1水平與肝纖維化程度評分呈負相關(guān)(r=-0.340,P<0.05)。見圖2。
四、 血清YKL-40、PCPE-1診斷顯著纖維化(S2~4)、進展期纖維化(S3~4)及早期肝硬化(S4)的價值
血清YKL-40、PCPE-1診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顯著纖維化、進展期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能比較,差異均不具統(tǒng)計學(xué)差異(Z=1.836、1.384、0.438,P=0.066、0.166、0.662)。見圖3及表1。
五、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與APRI、FIB-4診斷顯著纖維化、進展期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價值
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和FIB-4診斷顯著纖維化的效能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xué)意義(Z=1.790,P=0.073);但二者診斷顯著纖維化的效能均高于APRI,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Z=3.947、2.573,P<0.05)。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診斷進展期纖維化的效能高于APRI、FIB-4,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Z=2.257、4.166,P<0.05);APRI、FIB-4診斷進展期纖維化的效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Z=1.737,P=0.083)。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與APRI、FIB-4診斷早期肝硬化的效能比較,差異均不具統(tǒng)計學(xué)意義(Z=1.912、1.536,P=0.056、0.125)。見圖4及表2。
圖1 不同肝纖維化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YKL-40、PCPE-1水平
圖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YKL-40、PCPE-1水平與肝纖維化程度評分的散點圖
1:血清YKL-40、PCPE-1診斷顯著纖維化的ROC曲線;2:血清YKL-40、PCPE-1診斷進展期纖維化的ROC曲線;3:血清YKL-40、PCPE-1診斷早期肝硬化的ROC曲線
圖3血清YKL-40、PCPE-1診斷顯著纖維化、進展期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ROC曲線
表1 血清YKL-40、PCPE-1診斷顯著纖維化、進展期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能
1: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與APRI、FIB-4診斷顯著纖維化的ROC曲線;2: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與APRI、FIB-4診斷進展期纖維化的ROC曲線;3: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與APRI、FIB-4診斷早期肝硬化的ROC曲線
圖4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與APRI、FIB-4診斷顯著纖維化、進展期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ROC曲線
YKL-40是哺乳動物幾丁質(zhì)酶家庭的成員之一,可由嗜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及血管平滑肌細胞分泌,廣泛存在于人體組織中,尤其在肝臟組織中表達最多豐富。大量研究表明YKL-40參與炎癥反應(yīng)、細胞遷移、纖維化及組織重塑等[6]。據(jù)文獻報道肝硬化患者血清中YKL-40水平高于健康人和無纖維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且隨肝纖維化程度加重而升高[7]。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YKL-40水平高于健康對照者,且肝纖維化病理等級越高,其患者血清YKL-40水平越高,與上述文獻報道一致。以上結(jié)果提示YKL-40在肝纖維化患者血清中特異性表達,其表達水平可輔助判斷肝纖維化程度。PCPE-1結(jié)締組織糖蛋白的一種,其可以提高羧基肽的釋放速率,因此對于膠原纖維的合成起決定作用。有研究顯示PCPE-1在肝纖維化患者血清中表達水平較低[8]。本次實驗結(jié)果顯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CPE-1水平低于健康對照者,且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病理等級升高而降低,提示肝纖維化程度越嚴重,患者血清中PCPE-1水平越低,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CPE-1水平可有助于肝纖維化程度的判斷。
表2 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與APRI、FIB-4診斷顯著纖維化、進展期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能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YKL-40水平與肝纖維化程度評分呈正相關(guān),血清PCPE-1水平與肝纖維化程度評分呈負相關(guān),進一步證明YKL-40、PCPE-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程度判斷中的價值。通過ROC曲線評價YKL-40、PCPE-1診斷顯著纖維化、進展期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價值,我們發(fā)現(xiàn)血清YKL-40、PCPE-1診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顯著纖維化、進展期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能均較高,兩者診斷效能比較,差異均不具統(tǒng)計學(xué)差異。以上結(jié)果進一步說明血清YKL-40、PCPE-1水平可有效評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目前,APRI、FIB-4及S指數(shù)等診斷肝纖維化的模型已經(jīng)過大樣本研究證實,其在肝纖維化程度的判斷中有一定價值[9]。本研究通過比較YKL-40、PCPE-1聯(lián)合診斷模型與APRI、FIB-4診斷顯著纖維化、進展期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能,以證實YKL-40、PCPE-1聯(lián)合診斷模型在肝纖維化程度評價中的價值,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和FIB-4診斷顯著纖維化的效能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xué)意義;但二者診斷顯著纖維化的效能均高于APRI,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診斷進展期纖維化的效能高于APRI、FIB-4,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血清YKL-40、PCPE-1聯(lián)合檢測與APRI、FIB-4診斷早期肝硬化的效能比較,差異均不具統(tǒng)計學(xué)意義。上述實驗結(jié)果證實血清YKL-40、PCPE-1可有效評估肝纖維化程度。
綜上所述,YKL-40、PCPE-1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程度判斷的有效生物標志物,其診斷肝纖維化的效能優(yōu)于APRI和FI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