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磊 陳曉麗
工作室里又分為燃油方程式車隊和純電動方程式車隊,2019年畢業(yè)的純電動車隊的13人中,保研7人,考研1人,留學4人,與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同學去向的整體情況一致,絕大部分繼續(xù)深造。
方程式賽車隊的同學要在一年的時間里構(gòu)思、設計、制造、調(diào)試一輛小型方程式賽車,同學自己負責管理整個項目,包括時間節(jié)點的安排,做預算以及成本控制、設計、采購設備、材料、部件,完成整車制造和賽車性能測試。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自己的專業(yè)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未來應該繼續(xù)學習什么,甚至去哪學也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一位隊員李育文說,在車隊,隊員們可以隨時和學長們討論學校的、課程的問題,這有利于大學生較早地考慮和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另一位隊員張博涵說,考試前大家一起復習、交流重點和難點知識,有不懂的地方會一起討論,還會共享學習資料。在車隊,張博涵逐漸認識到,不要對未知的領(lǐng)域抱著恐懼的心態(tài),要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新的知識、要主動去探索?!安皇钦f會什么才去做什么,而是應該需要去做什么而去學習什么?!睆埐┖锌?。
車隊的兩年經(jīng)歷讓張宇航提前了解了許多車輛行業(yè)較前沿的研究領(lǐng)域,如汽車輕量化與零部件結(jié)構(gòu)優(yōu)化等。雖然張宇航負責的是傳動組工作,主要接觸傳動系統(tǒng)的相關(guān)零部件,但是在造車的過程中,他逐漸認識到了車輛的“神經(jīng)中樞”——控制系統(tǒng)的重要性,于是在選擇研究生方向時,放棄了熟悉的傳動系統(tǒng),轉(zhuǎn)向雖陌生復雜但引起他極大興趣的電控系統(tǒng)方向。
曾洺鍇保送研究生時最困惑的是自己應該選擇哪個研究方向的導師,無人車方向、電驅(qū)動方向、電池方向、汽車電子……正當曾洺鍇糾結(jié)的時候,車隊學長熱心地為他介紹了一位從事輕量化方向研究的老師?!霸谲囮牻佑|到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更符合我的興趣,師兄也是基于此為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今后,我將師從這位老師了?!痹鴽冲|笑著說。
已經(jīng)到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專業(yè)攻讀碩士學位的李昊說:“短暫的車隊經(jīng)歷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決定了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在加入車隊之前,李昊對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知之甚少,而車隊平日里除了組織隊員參加相應的賽事外,還會邀請大家一起觀看國外大學方程式比賽,正是在一次集體觀看歐洲大學生方程式賽車比賽時,獲得此次大賽電車組冠軍的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引起了李昊的注意。此后,李昊逐漸了解到,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在國際排名上很不錯,近年來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于是,他選擇申請到這個學校學習。而車隊的經(jīng)歷也讓他在面試的過程中比別人多了一些優(yōu)勢,幫助他順利申請到代爾夫特的研究生。
在車隊的三年里,鄭群鋒一路從實習隊員做到正式隊員、組長,最后成為隊長。學習車輛技術(shù)知識和使用各種軟件,與加工廠師傅、贊助商和供貨公司聯(lián)系對接,還要管理一個隊伍,鄭群鋒在車隊成長了太多。三年間,鄭群鋒共參與過五輛賽車的設計制造過程:從黑鯊VII到黑鯊VIII,從銀鯊V到銀鯊VII。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鄭群鋒負責空氣動力學套件的設計制造、碳纖維單體殼的加工、底盤的拆裝、減速器的拆裝以及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方面的相關(guān)工作,“這些工作幾乎囊括了整車所有的系統(tǒng),讓我了解了整車的結(jié)構(gòu)組成,掌握了許多新型材料的使用與加工方法,受益匪淺?!闭且驗樵谲囮牻佑|三電系統(tǒng)而產(chǎn)生了興趣,鄭群鋒選擇保研到學院的電動車輛研究所。“在車隊待的這三年,是我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時光?!编嵢轰h說。
李育文是這九名車隊成員中,唯一的一位非車輛工程專業(yè)學生。初加入車隊時,他并沒有想太多,現(xiàn)在回頭看看,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很多方面都已受到了車隊經(jīng)歷的影響。大三時,李育文決定跨專業(yè)考研,這也和在車隊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系:李育文在車身組,接觸到了很多計算機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他笑言:“原來的專業(yè)材料學的專業(yè)課我學得不怎么樣,但是我對計算機專業(yè)感興趣,而且學起來一點都不累,很有成就感?!彼?,思量再三,即使考研的競爭很激烈,李育文也毅然決定考研,在學好本專業(yè)之余,補修計算機知識。
在車隊待的這三年,是我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時光。
就像所有人都認同的那樣,最后讓我們留下來的,是責任。
除了專業(yè)的提高,在車隊的實踐還增強了隊員各方面的素質(zhì),特別是“責任”意識,這讓他們更好地追尋自己的志向,也讓他們在保研考研和申請留學時獲得導師的青睞。
陳婧琦說:“我對‘責任與‘人的認識來自車隊。”在車隊,不辜負大家做一輛好車的愿望時時提醒著她做好每一項工作;在車隊,為了保證第二天能夠練車,隊員們都會堅持著從黑夜修到白天;為了方案設計討論得不可開交,但是在試車臨時出了問題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會一擁而上盡力排憂解難。
李育文對此有同感,“當意識到如果自己出了岔子,可能毀掉周圍幾十個參與的人一整年的努力時,所有人都會自然而然地在需要的時候把能調(diào)用的所有力量都使出來”。
對于隊長鄭群鋒來說,三年間,身份的轉(zhuǎn)變意味著所需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多,從原先的只需負責加工,到后來的負責設計,再到負責一個組的所有事務,到最后需要負責整個隊的管理和設計工作,責任意識是車隊教會鄭群鋒的一個潛移默化的品質(zhì),“別騙自己、別坑隊友”,這是鄭群鋒的信念。
張宇航說,除了與車輛息息相關(guān)的專業(yè)領(lǐng)域的知識,他也在車隊中明確了許多做事的原則?!氨热缑鎸碗s的工程問題,選擇集思廣益要比自己一個人單打獨斗更加有效率;比如不論做任何事,明確自己的責任,承擔自己的責任,不給自己找借口?!备匾氖?,張宇航學會了一定要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而不要讓自己的錯誤影響其他人、甚至整個隊伍的進度。這些原則或多或少地改變了他對于工作和學習等方面的態(tài)度,也讓他獲益匪淺。
王澤誠說,“就像所有人都認同的那樣,最后讓我們留下來的,是責任?!边@也是方程式賽車隊留給他最深遠的影響。不必去思考得失,因為這是責任,所以就要堅持到最后。
責任意識是一切素質(zhì)的核心,有了它,別的也會跟著來。李昊在車隊工作兩年后體會最深刻的是“舍得”二字的具象含義。因為車隊,他們舍棄了字斟句酌閱讀課本的機會,卻獲得了更被需要的專業(yè)知識與實踐經(jīng)驗;因為車隊,他們舍棄了娛樂、早睡、宅在宿舍的休閑時光,卻歷練出堅毅不拔的精神,每天都在充實中度過。
加入車隊,是我大學做的最正確的事;結(jié)交這幫朋友,是我大學最開心的事。
在采訪中,成員們紛紛表示,車隊除了給他們帶來看得見、實質(zhì)性的幫助之外,還有一些無形的影響,例如懂得了舍與得,而最大的收獲是比金子還寶貴的友誼,在學習和準備升造過程中結(jié)下的友誼,或許是他們一輩子的財富。
張慧回憶起每年招新大會上歷屆隊員談到留在車隊的原因,“不是因為這輛車,而是因為這群人”,心聚在一起了,車就成了。張慧總結(jié),她最受益于車隊的一點,是車隊以一種最大限度的容忍教會她如何從零到一完成一件事情。沒有獨立經(jīng)歷過一個賽季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受到這種艱難的,在這個過程中,張慧成長了很多,學習了很多?!半m然我也有過許多懷疑,但慶幸的是,身邊還有一群人陪我一起在黑暗中摸索,這是車隊最寶貴的地方?!睆埢壅f。
陳婧琦不僅在車隊學長們的指點下學習了很多軟件的用法和部件設計的方式,還擁有了一群真心朋友:第一年做的靜態(tài)項目成績不好,隊友們紛紛暖心地送上支持和鼓勵,告訴她哪里可以進步;第二年取得了好成績,身邊是一群爭著比她更高興的人?!叭绻麤]有我的隊友們,我無法想象自己是否有能力,有信心,有恒心在車隊里埋頭兩三年?!?陳婧琦說。
李育文覺得自己是個不愛出門的宅男,要是沒有車隊,可能他的大學課余時間全都窩在宿舍打游戲了。在車隊里,他遇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造車,也能一起玩,成為很好的朋友。“其實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幾個人和你一起沒日沒夜地干過活,一起去參賽,那肯定會成為很好的朋友?!?/p>
當一個賽季結(jié)束,新賽季又開始了,逐漸承擔起部分設計任務的曾洺鍇對前隊長的幫助充滿了感激。前隊長教他有限元分析軟件的使用、有限元理論的鞏固、輕量化設計的理念,還給他講解車輛動力學的相關(guān)知識,在閑聊時分享數(shù)學史上的大家的卓著貢獻,一步一步帶領(lǐng)他進步。
而鄭群鋒則謙虛地表示,和國內(nèi)外各車隊的大神以及車隊以往的前輩比起來,自己只是這個圈子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名賽車愛好者,只是得益于車隊這個平臺,學習到了許多東西,收獲了許多朋友。“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車隊每年一茬茬地換人,但多年以后想起車隊時,除了造車,更多的還是隊友之間的情誼,那段在車隊一起討論設計、一起熬夜造車,在教室一起自習、相互督促、準備考試的日子。鄭群鋒說:“加入車隊,是我大學做的最正確的事;結(jié)交這幫朋友,是我大學最開心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