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炎
在我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數學核心素養(yǎng)體現了數學學科的教育價值,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是數學課程改革的客觀需要。然而從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一直存在著重知識與技能傳授、輕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問題,影響著數學學科教育目標的實現。為轉變這一教學現狀,初中數學必須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視角,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數學教學方式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標精心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利用導學案開展課前預習活動,幫助學生明確新課知識重點,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提高預習效率和課堂聽課效果,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1]。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性質”之前,教師可設計導學案輔助學生課前預習,導學案的內容包括:了解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平行四邊形物體;說說平行四邊的四個角有什么特點?如何證明平行四邊形四個角之間的關系?平行四邊形有多少組對邊?多少組對角?多少條對角線?平行四邊形可用什么符號表示?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預習新課內容,讓學生抓住新課知識重點,自主完成知識的探究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初中生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階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思維特點,引入情境教學法,幫助學生從數學現象中總結出數學規(guī)律,將形象的感性認知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認知,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抽象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2]。如,在教學“數軸”概念時,教師可創(chuàng)設以下教學情境:教師選取與“數軸”相關的生活實例,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三個溫度計,讓學生讀取不同溫度計的溫度刻度,引導學生建立起有理數與溫度刻度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數軸形成形象感知。在此之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數學課件,在一條東西走向的路上,站牌東邊3m處有一棵楊樹,7.5m處有一棵柳樹,站牌西邊3m處有一棵槐樹,4.8m處有一根電線桿。教師讓學生用一條直線表示出站牌、楊樹、柳樹、槐樹和電線桿的相對位置,要求學生觀察直線上各個構成部分的特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軸的關鍵構成部分,進而歸納總結出數軸的概念,幫助學生完成數學概念的自主建構過程。通過在數學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合作學習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共同解決數學難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數學建模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之一,培養(yǎng)學生數學建模思想有助于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能夠通過摸清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生數學建模思想。如,在教學“一次函數”的內容時,教師可為學生設計以下問題:某型號的汽車油箱內共有60L的汽油,其1km油耗為0.12L。問該汽車在行駛路程為50km、100km、150km、200km、300km時的耗油量分別是多少L。當學生給出答案后,教師可讓學生寫出汽車行駛路程x與耗油量y的關系,以及油箱內剩余油量z與行駛路程x的關系。通過分析,學生很快寫出了答案:y=0.12x,z=60-0.12x。隨后教師可繼續(xù)提出問題:在y與x的關系式中,x能否為無限大,若是不能,其具體的取值范圍是多少。與之前的問題相比,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對此,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小組對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各小組在討論之后一致認為,x不能無限大,最大為500。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函數模型進行完善,并對x的取值范圍加以明確。通過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而且還促進了學生數學建模和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數學解題過程的標準性和唯一性,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易形成思維定勢,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3]。為了轉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要鼓勵學生針對同一數學題提出不同的解題思路,促進學生求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邏輯思維等數學思維能力發(fā)展。如,在教學“勾股定理”內容時,教師設計了以下練習題:已知△BAC中,∠CBA=60°,BA長40cm,CA長65cm,求CB長為多少?在問題提出后,有名學生利用勾股定理進行解題,過A點做CB的垂直線于D,分別求出BA、DB、DA、CA的長度后,最后求出CB的長度。教師先肯定學生的解題思路,之后再提問:“還有沒有其他的解題方法呢?”此時,有另一名學生提出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勾股定理分別求出DA和CD的長后,再求出BC的長。這名學生的解題思路打破了思維定勢,教師要給予表揚,并激勵其他學生針對同一問題提出更多的解題思路。通過在數學教學中鼓勵學生提出多種解題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結論: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學要重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積極創(chuàng)建以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傳統以數學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觀念,著重于發(fā)展學生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和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將新課標要求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實現數學課程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