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民
2017年課程標準中提煉出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對“三維目標”的整合與超越。它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所獲得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思維方法和思維質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它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與應用、思維的發(fā)展與促進、審美與創(chuàng)造、文化的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新課程標準以“核心素質”為總體大綱,將課程目標劃分為“語言積累與建設”、“語言表達與交際”等十二個具體目標。對于每一個“學習任務組”,新課程標準對“學習目標和內容”做了更具體的表述。這些目標將是“學習任務小組”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根本目標,也是確定具體教學目標的根本依據。
新語文課程在高中的實施應該基于“學習任務組”的目標要求,以及教學目標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提煉“語言建設和應用程序”,“思維開發(fā)和推廣”,“審美和創(chuàng)造”,“文化繼承和理解”應該整合到具體的教學活動。同時,以“學術素質水平”為標準考核目標的實現,使語文教學活動在實踐中發(fā)展成為“核心素養(yǎng)”。
《2017年課程標準》以“學習任務小組群”為課程內容構建,以任務為導向,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提高漢語素養(yǎng)。
因此,根據學習任務組的教學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文本”,而且應該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目標和內容或項目學習為載體,使用文本,不同的媒體,比如,學習策略來整合資源,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開發(fā)主題核心素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從“教材”向“教材開發(fā)”轉變?!敖滩摹敝皇钦Z文學習資源的一部分,甚至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資源是從教材中開發(fā)和整合的。如,戲劇閱讀欣賞,電影和電視作品評論,演員鞏固,角色扮演指導,設計一個學習計劃,讓學生在閱讀欣賞中,感覺情境,比較欣賞,思考這個角色,展示自我,做好總結報告等一系列語言實踐活動的研究。
2017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強調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指出:“創(chuàng)建一個全面的學習情境,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并做出了詳細的解釋,教師應該關注學生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的漢語學習活動設計、指導和組織,注重學習的效果。根據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圍繞學習任務小組,創(chuàng)設一種能夠引導學生廣泛深入參與的學習情境。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一體化的聽,說,讀和寫,通過古今中外和其他科目的學習及學生的生活實際,使用高品質的材料和例子,刺激學生的興趣和動機,提高使用語言的能力。從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活動的設計、指導和組織”是為了教師的“教學”,要求教師圍繞“學習任務小組群”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實踐活動。
“學習任務群”的設計本身就是為了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任務的驅動下,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習,“讀寫共生”的學習模式自然地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得以實施。“學習任務群”的每一個“教學提示”都清晰地說明學生的學習內容和任務,也清晰地說明了教師在實施“學習任務群”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和任務,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操作性的指導。
正如《全篇閱讀與討論》的“教學提示”所指出的,“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提出主題學習目標,組織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討論和交流?!苯處煈米约旱拈喿x經驗平等地參與交流和討論,回答學生的問題。教師應善于發(fā)現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成功經驗,及時組織交流與分享。從操作的角度明確了教師的任務和職能。這也明確了教師不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發(fā)起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平等傳播者”。
2003年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分為“評價的基本原則”、“必修課評價”和“選修課評價”三個部分。在《評價的基本原則》中,它從評價的目的、基準、作用、主體、內容和方法六個方面提出了原則性建議。在“必修課程評價”方面,本文從“閱讀與欣賞”和“表達與溝通”兩個方面對具體教學內容的評價提出了一些建議,重點是對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評價。
盡管2013年課程標準提出的“評價應該是全面的根據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方法”,但由于課程內容主要從“閱讀和欣賞”“表達和交流”兩個方面構成,強調“評價”是必修課程的“閱讀寫作能力”已成為中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重點。然而,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考核和評價是在高中語文教學的實踐水平中實施的?!翱偨Y性評價”,即考試,常被用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測試他們的能力水平。學生們的“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往往有意無意地被忽視。
在“評價建議”中,2017版課程標準整合了之前課程標準的6條建議,并提出了5條建議。但對“學習任務組”提出了單獨的評價建議,強調“語文課程評價應把握學習任務組的特點,全面規(guī)劃評價過程”。評價應充分考慮中國實踐活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考試活動的參與程度,思維特點,以及溝通與合作、解決問題、關鍵創(chuàng)新和其他能力,記錄真實,完成任務組學生的學習過程。
“學習群”帶來了高中語文課程結構和內容的全面改革,更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和“邊做邊學”的課程理念。大多數語文教師只有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改革,才能把語文課程改革推向深層次,從而,真正實現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一課程目標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