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賓
(河南省安陽市中醫(yī)院心內(nèi)科,河南 安陽 455000)
冠心病心絞痛有壓榨性疼痛、窒息等癥狀表現(xiàn)[1]。本研究用芪參通痹湯輔治冠心病心絞痛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4~76歲,平均(61.01±8.12)歲;病程2個月~7年,平均(3.03±1.25)年;Ⅰ級25例,Ⅱ級11例,Ⅲ級3例,Ⅳ級1例。對照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43~76歲,平均(61.46±7.49)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3.12±1.02)年;Ⅰ級23例,Ⅱ級13例,Ⅲ級4例,Ⅳ級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西醫(yī)診斷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2]一時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發(fā)作性胸骨后疼痛,心肌無組織形態(tài)改變;有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3~5min;不發(fā)作時無異常,發(fā)作時有痛苦、緊張、慘白面容、發(fā)汗、心率快、血壓升高、心尖SI降低、可聞及第4心音奔馬率或收縮雜音;發(fā)作時R波為主導聯(lián)上有ST下移,T波改變,發(fā)作后恢復,24h動態(tài)心電圖有改變,運動試驗可陽性;發(fā)作或運動后超聲波心電圖可見病變局部運動幅度及順應性降低。②中醫(y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主癥為胸部刺痛或絞痛、固定不移、胸悶乏力、氣喘短促、心悸不寧、氣滯痰濁、寒凝陰虛;次癥為唇舌暗紫或有瘀點瘀斑;舌苔濁膩或滑膩、脈細澀或脈滑。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精神疾病,心肝腎等器官疾病,對研究藥物過敏。
兩組均給予阿司匹林(四川德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304)100mg,口服,日1次;倍他樂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2)12.5mg,口服,日2次;魯南欣康(山東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40039)20mg,口服,日2次; 0.9%生理鹽水(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0870001)250mL加門冬氨酸鉀鎂注射液(華潤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461)20mL加左卡尼汀(四川海思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0022)2g混合液靜脈滴注,日1次。持續(xù)治療2個月。
觀察組加用芪參通痹湯治療。藥用黃芪20g,黨參15g,當歸15g,丹參15g,瓜蔞15g,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赤芍10g,五靈脂10g,薤白10g,半夏10g,枳殼10g,三七6g。胸悶加柴胡、郁金各10g,痰濁內(nèi)阻加石菖蒲10g,瘀血內(nèi)阻加沒藥10g,手足涼加桂枝、干姜10g。用1000mL清水煎至300mL,1劑150mL,日2劑,分早晚2次服用,持續(xù)治療2個月。
分別于治療前及結束后采集起床2h后靜脈血液3~5mL,取離心后的上層血清,通過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CRP濃度。分別于治療前及結束后抽取起床2h后靜脈血液3~5mL,取離心后血清,選取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
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顯效:冠心病心絞痛癥狀消失,靜息時心電圖顯示正常。改善:冠心病心絞痛癥狀好轉(zhuǎn),分級減少1級,靜息時心電圖改善明顯,但需少量藥物治療。無效:冠心病心絞痛癥狀無變化甚至惡化,心電圖無改善,需服用相同甚至增大藥物劑量治療。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CRP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RP指標比較 (mg/L,±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RP指標比較 (mg/L,±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40 14.73±4.38 7.31±1.39 10.212 0.000對照組 40 13.92±4.45 9.14±1.55 6.416 0.000 t 0.821 5.559 P 0.415 0.000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比較 (mmol/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比較 (mmol/L,±s)
組別 例 TC HDL-C TG LDL-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0 6.13±0.38 3.31±0.39 1.11±0.38 2.17±0.64 3.10±0.31 1.31±0.33 5.21±1.11 1.71±0.33對照組 40 6.12±0.45 3.94±0.55 1.10±0.35 1.65±0.39 3.11±0.41 1.81±0.42 5.30±1.02 2.72±0.81 t 0.107 5.910 0.122 4.388 0.123 5.920 0.378 7.303 P 0.915 0.000 0.903 0.000 0.902 0.000 0.707 0.000
冠心病心絞痛病因是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或痙攣,造成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從而導致劇烈性、短暫性心肌缺血。血壓、血脂高、內(nèi)分泌失調(diào)、高強度的腦力勞動等都有可能會誘發(fā),有惡化為心肌梗死的隱患[4]。舒緩冠狀動脈及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能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處于穩(wěn)定水平,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癥狀,并且調(diào)節(jié)血脂代謝水平以減弱冠狀動脈硬化程度,常用于臨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yī)“胸痹”、“心痛”范疇。屬標實本虛之證,臨床以氣虛血瘀癥型最為常見。氣血兩虧是致病關鍵,病機為氣血瘀滯、寒凝痰濁,心脈失調(diào),瘀阻不通。因此,固本扶正,益氣化瘀、活血通痹是治療的關鍵[5]。芪參通痹湯方中人參、丹參補氣活血,當歸養(yǎng)心活血,川芎、赤芍活血通絡化瘀,瓜蔞散結寬內(nèi)胸痛、行氣通絡。研究表明,通痹湯能減弱血小板聚集,減輕血黏稠度,使冠狀動脈得到擴張,加大冠脈血流量,增強心肌供血[6]。
綜上所述,芪參通痹湯輔治冠心病心絞痛能有效緩解臨床癥狀,降低CRP濃度、調(diào)節(jié)血脂代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