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王小帥執(zhí)導的《地久天長》在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公映。這部具有豐富歷史細節(jié)和人文情懷的漫長電影,三十年細說從頭,一網(wǎng)打盡悲喜交加的普通人的人生故事。他們的個人生活在歷史進程中既是逐浪而進也是隨波逐流,與中國的發(fā)展形成或長或短的共振。王景春、詠梅憑借本片同時獲得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男女演員兩座銀熊獎,他們精湛入微的演技為影片增色添光,那些閃耀著光榮與夢想、挫敗與痛苦、希望與達觀的笑點、嗨點、痛點,星星點點構成了小人物在大時代中的境遇。兩個家庭、多組情感關系,形成了先是同步后是錯步的進行曲,由線到面以微妙的對照映射出情感的羈絆,閃爍著偉大的精神力量。
《地久天長》從1980年代初期徐徐展開,青年工人劉耀軍和沈英明兩家本是摯友,他們和朋友在《友誼地久天長》的歌聲中翩然起舞,不管是在斗室還是禮堂,他們回憶過去也祝福未來,他們的愛和希望都由此及彼。沈英明的妻子李海燕和劉耀軍的妻子王麗云也是好朋友,前者負責計生工作,她堅決而有力地完成了職責,王麗云被迫墮胎,但是計劃生育只是《地久天長》的切口。人生更大的斷裂在某一個閑暇時光的下午,兩家孩子在郊外嬉戲時,耀軍之子劉星意外身亡,此事徹底改變了兩家人的命運。失孤的劉家夫婦遠赴南方,收養(yǎng)過一個男孩并放手讓成年后的他遠走。大約在2010年代初期,容顏已老的兩家人再次相聚,隱藏的真相終因年輕一代的坦蕩而揭開。劉家人回到了老房子,荒廢的筒子樓里還有按摩店在執(zhí)著地營業(yè)。
原來最初那個下午,并非是單純的意外,而是沈浩(沈英明之子)的言語攛掇和不負責任的拉扯讓劉星葬送了生命。兩家人在暗流下達成了若干共識,為了活著的孩子,劉耀軍、王麗云夫婦做出退讓。之后王麗云下崗,二人又從北方遷徙到南方的海邊,成為更普通的修車個體戶。劉家人在這30年時光中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堅毅而充實,終于迎來了養(yǎng)子劉星的回歸。沈家人則成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沈英明作為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讓工業(yè)城改變了模樣,沈浩成長為一名主治醫(yī)生。杜江飾演的沈浩,其實是比其母更有罪惡感的角色,他的精神成長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描寫略為遺憾。李海燕在死亡前與沈家人和解,詮釋了《友誼地久天長》的俗套,當然也是這些角色最大的精神公約數(shù)。
《地久天長》情緒克制,敘事有條不紊。從一起跳舞的狂歡到濤聲依舊的寂寥,所有人身上都有無形的包袱?!兜鼐锰扉L》的前一個半小時,有著太多的插敘,正如生活從來就沒有順流而下的日常。電影采取自然景象的轉(zhuǎn)場方式,風雨云才是真正的日常。齊溪飾演的沈茉莉既是沈英明的妹妹又曾經(jīng)是劉耀軍的徒弟,她在不斷地試探著生活邊緣的危險。從不由自主的“風”到試圖取而代之的“雨”,交織著不切實際的異動和救贖,最終還是選擇遠走美國。當劉耀軍在視頻通話中看到沈茉莉的孩子是混血兒時,他在一剎那間得到了答案,也放下了某種期許和幻想?!兜鼐锰扉L》最終實現(xiàn)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中的“與生活和解”,也是一代電影人回顧過去達成的某種平衡敘事——當青春成為如煙往事,當下還要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