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國學藝術札記(十三)

        2019-04-02 11:57:50徐建融
        國畫家 2019年1期
        關鍵詞:文化

        徐建融

        批評和自我批評

        批評,是指出別人的缺點,動機不外乎二:一是好的,幫助別人進步;一是壞的,攻擊別人,否定別人,間接的就是顯擺自己。批評的對象有二:一是去世的古人,一是并世的今人。上述兩個動機,當然主要針對批評今人。因為,古人已矣,用批評來幫助古人進步當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批評古人也有兩個動機:一是引為自己的鑒戒,使自己免蹈古人覆轍;二是彰顯自己的能耐,證明古人也不過如此,我比古人厲害多了。則同樣有好、壞的不同動機。

        自我批評,則是反省自己的缺點,動機只有一個,就是覺得自己不夠,以提升自己的進步。

        撇開對古人的批評不說,也撇開壞的動機不論,這里專談對今人的批評和對自己的自我批評,我們究竟應該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幫助別人進步的批評上呢,還是應該花在提升自己的自我批評上?

        耶穌、釋迦、孟子,是歐美、印度、中國的圣人,他們的做法,對于人類的原罪,是用自我批評來一人承擔,而絕不是批評別人,推卸責任。所謂不惜上十字架來救贖人類的原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天下只要有一個人還在受苦都是我害了他。

        這一自我批評的精神,用孔子的話說,便是“為仁在我,豈由人哉”。用馬克思的話說,便是革命不能輸出,而需要自己的覺悟和行動。一個好的想法,可以救贖世界的災難,從要求我開始呢,還是從要求別人開始?當然是要求我,這就是自我批評。那不要幫助別人了嗎?只要我通過自我批評做好了,即使不批評別人,別人也會跟著我走;不做自我批評,自己做不好,再怎樣批評別人,要別人好,別人也不會改變自己聽你的。

        除從改變自己做起,而不從改變別人做起,圣人之所以重自我批評更重于批評別人,是因為:一,我對他的批評意見未必是對的;二,即使對我來說是對的,對他來說也未必是對的;三,即使對他來講也是對的,當他沒有覺悟到的情況下,我的批評不僅不可能被他接受,反可能引起他的不快。所以,即使批評發(fā)生作用,功勞也不在我對他的批評,而在他的自我批評。當他自己沒有認識到這一問題時,你的批評無論如何是起不了對他的作用的。

        以北宋的書法而論,當時的書壇上有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又有蘇黃米蔡,大家的水平同處于五流的水平,誰都沒有成名。所以,書法的形勢糟得很。雙方都很努力,希望變糟得很為好得很。尤其是蘇黃米蔡,天賦比張李王趙高出不知多少,他們穎悟到了好的想法、觀點,可以變糟得很為好得很。做法有兩個。

        其一,用這個好想法、好觀點去批評張李王趙,要求他們接受并實踐這個想法、觀點。你們?yōu)槭裁床徽瘴业南敕ㄈプ??你們那樣做完全是錯誤的!北宋書法的不成氣候,完全是你們的錯誤造成的。

        由于一心為別人好,忙于幫助、批評別人,蘇黃米蔡便沒有精力作自我批評,不能自己去實踐那個好的想法。

        結果如何呢?用好的想法去批評別人不對的做法,且不說別人未必肯接受你的意見,就是接受了你的意見,以他們的資質(zhì),最多把五流的水平提升到三流。

        其二,用這個好想法、好觀點作自我批評,而不去批評張李王趙,使自己的水平提升到一流。

        結果,雖然張李王趙的水平仍為五流,蘇黃米蔡的水平卻提升到了一流。

        北宋書法的好得很還是糟得很,不在張李王趙,而在蘇黃米蔡。蘇黃米蔡好了,張李王趙再差,北宋的書法還是好得很。蘇黃米蔡不好,張李王趙即使有所提高,北宋的書法還是糟得很。張李王趙的有所提高,固然可以通過蘇黃米蔡對他們的批評而達到,而蘇黃米蔡的好,則更由于蘇黃米蔡的自我批評而達到。所以,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也即自我批評比批評更重要也更有效。

        當然,如上所述,不包括涉及社會法紀、公序良俗、生活常識之事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叵胱约旱哪贻p時代,一心幫助別人,熱心于發(fā)現(xiàn)并批評別人的缺點,甚至為了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反帝反修的斗爭。直到知天命之年,才明白自我批評比批評別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要求別人照自己的好意去做,實在更重要。

        詩文和經(jīng)史

        今天的書畫界正十分重視傳統(tǒng),具體表現(xiàn)為對書畫家“要有文化”的吁求。什么是文化呢?就是詩文??垂糯臅嫶蠹遥畛?、李公麟、蘇軾、趙孟 、倪云林、徐文長、董其昌、石濤、龔賢、揚州八怪、吳昌碩,直到近代的齊白石、黃賓虹、吳湖帆、潘天壽,哪一個不是擅長古詩文?所謂“文者,畫之極也”,正因為有這樣豐贍博洽的詩文傳統(tǒng)修養(yǎng),所以他們的書畫才成為高超的藝術,而不是僅止于技術的眾工之事。

        但這樣來認識書畫的文化傳統(tǒng),是非常局限的。

        首先,傳統(tǒng)文化分為經(jīng)、史、子、集,書畫屬于子部藝術編,它們本身也是文化,并不是說只有集部的詩文才是文化。漢之前的壁畫、石刻、碑銘也好,晉唐的寫經(jīng)手、莫高窟的畫工也好,兩宋的圖畫院眾工也好,大多不擅長詩文,有些還是文盲。你能說他們創(chuàng)造的書法、繪畫名跡,沒有文化而僅止于技術之事嗎?晉唐兩宋的書論畫論,幾乎都是談的技法,永字八法、結體三十六法、六法、六要、六長、十二忌、三遠等等,都是實實在在的技法,而不是高深的哲理。你能說這樣的書論、畫論沒有文化嗎?這就是術業(yè)有專攻,業(yè)精于勤而技進于道。職于藝,全身心地投入,把它做好了,就可以合乎德,歸于仁,進于道,從而使技術本身也成為文化。包括體育競技的運動員,從讀書的角度,他們的文化并不高,不過初中程度,但苦練基本功,拿到了奧運會的金牌,為國爭了光,這就是文化!換言之,各行各業(yè)都是文化,農(nóng)民的文化在于種好地,工人的文化在于做好工,戰(zhàn)士的文化在于打好仗,書工畫匠的文化在于寫好書法、畫好畫。

        其次,詩文屬于集部的文學,相比于子部的書畫,作為文化,它當然更加風雅,更加性靈。一位書畫家如果能有詩文的文化修養(yǎng),他的書畫創(chuàng)作當然更有書卷氣。徐文長、董其昌的書畫之所以有別于寫經(jīng)手、莫高窟畫工的氣息,便正在于詩文的涵養(yǎng)。但不能說這個有文化,那個沒有文化,而是兩種不同的文化。

        再次,更根本的文化傳統(tǒng),在于經(jīng)史,四書五經(jīng)、二十四史、通鑒等等。這一點,尤其為今天的書畫家所忽視。歐褚顏柳、歐陽修、文同、蘇軾等士人書畫家,他們的文化,首先在經(jīng)史的修齊治平,其次才在于詩文,再次才在于書畫,即蘇軾評文同“其文,德之糟粕也;其詩,文之毫末也。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今天的書畫家,對于其書畫好者甚眾,對于其詩文,好者蓋寡,故開始倡導詩文的文化修養(yǎng);但對其德也即經(jīng)史的文化修養(yǎng),幾乎無人知曉,故不作倡導。

        詩文的文化,主性靈之才;經(jīng)史的文化,主大義之德。無德有才者,往往自視甚高而視人皆不入眼,甚至標新立異,恃才傲物。而有德者,往往自視不夠而視人皆高。如蘇軾對黃筌、趙昌等皆評價甚高,而自視則“學材迂下”“不學之過”。一者,見人之賢則視而不見,見人之不賢則憤憤然;見己之賢則目空一切,于己之不賢則完全不見。一者,見人之賢則思而齊之,見人之不賢則反省自己而不責他人;于己之賢則決不向人夸耀,對己之不賢則三省吾身。

        再說行其所無事

        錢名山先生論書,倡為“行其所無事”。什么是“行其所無事”呢?就是“橫還他平,豎還他直,口還他方,田還他四孔均勻”,不要于字的本身之外弄出許多奇形怪狀的花腔。語出《孟子》,意為做任何事情,都應該順應這件事的自然規(guī)律,而不是用我的主觀意志去改變客觀規(guī)律。改變我去適應這件事、這個規(guī)律,而不是改變這件事、這個規(guī)律來適應我。夏天任他熱,游泳去;冬天任他冷,滑雪去?!靶衅渌鶡o事”,而游泳、滑雪的事情都做成了。反之,夏天討厭熱,要去造室內(nèi)滑雪場滑雪,好不容易造好了,已是冬天,又討厭冷,要去造室內(nèi)游泳池游泳,天下本無事,弄出許多事情來,忙了一年,結果游泳、滑雪的事一件也做不成。

        我常講到,除了事關社會法紀、公序良俗、生活常識,其他的事情,我不同別人發(fā)生關系,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做,“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別人不同我發(fā)生關系,隨便他們?nèi)プ?,不必去加以指導干涉,“走他們的路,讓別人去走吧”。我同別人發(fā)生關系,或別人同我發(fā)生關系,按照別人的想法去做,我盡自己之所能去配合之,也還是“行其所無事”的意思,順人順天順其自然。

        名山先生又論書:“拼命到自然。”這個“拼命”,就是努力,抓緊點點滴滴的時間,“有暇即學書”“學書消日”,用“敬事”的態(tài)度,“烹小鮮如治大國”,不因余事、小事而以怠慢的態(tài)度應付之。這個“自然”,就是把學書看作“如吃飯睡覺”一樣的“自然如此”之事。有暇的時間,不寫字,又怎么打發(fā)這時間呢?不“拼命”地任其“自然”,失去了“敬事”的態(tài)度,當然是不可取的。因為,所謂“敬事”的態(tài)度,是人生對待任何事,包括大事和小事、正事和余事的基本態(tài)度。“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而所謂“拼命”,如果不是視作“吃飯睡覺,自然如此”,而是為了入大展、獲大獎,就成為“拼命”到不“自然”,不“自然”則心有掛礙,顛倒夢想,滿懷恐怖,其害有不可勝言者。

        名山先生又論書,曰“胸中有道理”。這個“道理”是什么呢?就是做人的“道理”,就是“禮”。禮就是一個人在社會上下、尊卑、長幼中的位置,在什么位置就怎樣對待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的別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換位思考而互為尊重。用孔子的話講,就是“行己有恥”“克己復禮”。那種以自我為中心,居廟堂之高則蔑視卑賤,處江湖之遠則蔑視權貴,以高雅自命則蔑視世俗,文人相輕,恃才傲物的人,就是不懂道理。俗話講:“不識字可以吃飯,不識人頭不能吃飯?!弊R人就是尊重人,包括高人和下人。不識人只識自己,必然把自己很當一回事,而不把別人當一回事,包括高人和下人。每見得志者,別人都圍著他轉,他也揚揚自得,真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一旦褪去你得志的身份,再看看別人是否還把你當一回事?又見失意者,憤憤不平,我滿腹才華,你們都不識貨,嫉妒我,在害我。其實,別人都忙得很,哪里有時間關注你是不是一回事?哪里有時間來害你?

        一言以蔽之,“行其所無事”“拼命到自然”“胸中有道理”,其實就是要有一顆平常心,這個平常心就是“思無邪”,安分安命,隨遇而安。持此心而志道弘毅、自強不息。既做好本職工作的正事,無論這件正事是大事還是小事,又做好本職工作之外的余事,無論這件余事是大事還是小事。這,不僅是書法的箴言,也是做一切事的箴言,人生的箴言??鬃訛槲?,則做好倉庫出入的賬目;為乘田,則做好牛羊的茁壯成長;為師表,則做好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化?!叭f世師表”,我們不能只看到他的《論語》《春秋》之大義,也需要看到委吏、乘田的“敬事”態(tài)度。

        仇英 桃源仙境圖

        五德

        儒學的格致、正誠、修齊、治平,注重當事人的德行,后世稱作“五德”。五德,本是戰(zhàn)國時陰陽家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指金、木、水、火、土,而不是指人的品德。先秦儒學的著述中雖然十分講究人的品德修為,但卻并無五德之說。直到漢代之后,才把陰陽家的“五德”引為儒學的“五德”,但用其名卻變其實。而且,究竟“五德”是哪五種德行,說法不一,有“溫、良、恭、謙、讓”,系《論語》所述孔子的品德,但并沒有稱之為“五德”;又有“智、信、仁、勇、嚴”“文、武、勇、仁、信”“文、清、廉、儉、信”等說,而以“仁、義、禮、智、信”最為眾所公認。語出鄭玄的箋《詩經(jīng)》,以為“玉有五德”。哪五德呢?孔穎達疏引《聘義》:“溫潤而澤為仁,縝密以栗為智,廉而不劌為義,垂而如墜為禮,尹孚旁達為信?!?/p>

        但這樣的“五德”,其實是頗有不妥的。因為,仁、義、禮、信當然是德行無疑,而智卻不是品德而是才華,才與德并不是一個概念。所謂“君子多才則益德,小人多才則損德”,至有“小人無才便是德”之說。所以,把智作為五德之一,實在是不應該的。

        討論實踐民俗學的問題,就要涉及到田野研究中的個人敘事的概念。近些年受歷史學影響,我們有時愛用“口述史”這個詞指稱我們在田野作業(yè)中通過訪談得到的一種資料,即受訪者講出的個人生活經(jīng)歷以及對周圍社會中人和事的所見所聞。民俗學最近開始把這種口述資料叫做“個人敘事”,認為它不僅是歷史研究所需要的資料,而且是日常交流實踐的一種話語類型和個人記憶歷史的方式。由于這種認識上的差異,反過來也影響了訪談現(xiàn)場交談內(nèi)容和所記錄下來的敘事文本上的差異,無論是話題方向、敘述框架,還是細節(jié)描述和表達的靈活性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梢娺@兩個概念之間的差別還是需要說明的。

        真正的德,必然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所謂“人皆可以為堯舜”是也,而智卻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那么,才智中下的人,難道就是沒有品德之人嗎?顯然不是。毛主席說:“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蹦芰Φ拇笮∨c才智的大小相關,而精神道德的高尚還是卑下則與能力的大小無關,它與仁、義、禮、信相關。取代智而可作為德的則是“恥”,它對于德的重要性,更在“信”之上。所以,我以為,儒家的五德,當以“仁、義、禮、恥、信”為是。儒學的教誨,當然也關涉啟智,但更在立德。立德之要,仁、義、禮、信固然重要,而《論語》《孟子》中反復申說的正在知“恥”。至于集智之大成的《反經(jīng)》《榮枯鑒》,則為儒家所不取。

        《論語》說:“行己有恥?!鳖櫻孜湔J為這是儒學教化德行的最重要之點,是針對袁中郎等認為做人的才華為要而可以“恬不知恥”的“無恥之尤”而論,實也符合先秦儒學的本意。因為,一個人只有知“恥”,才能時時反省自己,恪守仁、義、禮、信;不知“恥”的話,尤其在才智高超者,便會離經(jīng)叛道,將仁、義、禮、信棄如敝履。

        《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庇终f:“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蓖瑯邮侵v“恥”是人的德行中最重要的一條,而才智高超即“為機變之巧者”,往往是“無恥”的。

        《中庸》也說:“知恥近乎勇?!笔裁唇小爸獝u”呢?就是懂得“天下為公”“克己復禮”“毋我,毋固,毋必”“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為別人、社會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是應該的;反之,為自己個人的利益而損害別人、社會的利益是可恥的。我的本領是不夠的,我對社會的貢獻是不夠的,而別人、社會給我的利益太多了?!皹I(yè)患不能精,不患有司之不公,行患不能成,不患有司之不明”,常常檢討自己而不是指責別人、抱怨社會。

        什么是“無恥”呢?就是以“只知為人,不知為己”的堯舜夷齊為秕糠塵垢,人活著就是為了自己個人的快樂,“破國亡家不與焉”,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損害別人、社會的利益。我的本領太大了,古今無人能及,如果世界沒有我,這個地球就不轉了,而別人都是不行的,但社會對我太不公了,給我的利益太少了。

        故,五德有恥,則仁、義、禮、信亦得以保證;五德無恥,尤其在智者,則仁、義、禮、信必然掃地。

        學業(yè)和職業(yè)

        學業(yè),指一個人走上社會之前所學習的專業(yè);職業(yè),指一個人學業(yè)成就走上社會之后所從事的專業(yè)。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學業(yè)、有職業(yè),這里專論繪畫這一行當?shù)膶W業(yè)和職業(yè)。

        黃筌、馬遠等的學業(yè)為繪畫,當然,他們在學繪畫的同時也學其他,如書法、詩文等等,但其學業(yè)就是繪畫,而不是書法、詩文。就像今天大學物理系的學生,在學物理的同時也學英語、語文、政治等等,但其學業(yè)就是物理,而不是英語、語文、政治。學業(yè)成就之后從事的職業(yè)也是繪畫,當然,他們在從事繪畫的同時也唱唱歌、跳跳舞,但他們的職業(yè)就是繪畫,而不是唱歌、跳舞。

        文同、蘇軾等的學業(yè)為修齊治平的經(jīng)史,兼及詩文。課余當然也畫畫,但肯定不是他們學業(yè)的課程。學成之后進入社會,所從事的職業(yè)是做官。做官之余空暇的時間,在歐陽修用詩文、書法來消日,在文蘇則于詩文、書法之外,更用作畫來遣興。繪畫,對他們來說并不是職業(yè),而是余事。但因為文同的官職清閑,閑暇的時間較多,所以畫的是職業(yè)畫工以形寫神的一路,但畢竟又不同于職業(yè)畫工的專職畫畫,所以在題材上只能局限于墨竹一種;而蘇軾的宦海沉浮,動蕩不已,所以無暇在繪畫上投入太多的時間,不僅在題材上只能局限于枯木竹石,而且在畫風上也只能隨意而為,有道無技,雖心識其然而手不能然,自謂“不學之過”。

        徐渭、董其昌、揚州八怪等等的學業(yè)是八股以應試科舉,兼及詩文。課余同樣也畫畫,但并非學業(yè)的課程。進入社會之后,則以繪畫為職業(yè)。當然,其間的情況有不同。在徐渭,科舉不中,一度入胡宗憲幕府為職業(yè),幫忙更多地是幫閑;胡失勢后淪為無業(yè)人員,遂以書畫為職業(yè)謀生計。在董其昌,科舉高中后以做官為職業(yè),但他在其位不謀其政,實際上主要以詩文、書法、繪畫為職業(yè)。在揚州八怪,科舉后一度以做官為職業(yè),余事作書畫,后辭官,遂專以書畫為職業(yè)。

        20世紀的畫家,大多以繪畫為學業(yè)。潘天壽、徐悲鴻、林風眠、李可染、傅抱石等,在師范或美術學校中完成繪畫的學業(yè);齊白石、吳湖帆、陸儼少等,則或自學,或師資傳授,在美術學校外完成其繪畫的學業(yè);張大千則既從師李瑞清、曾熙,又留學日本美術學校,完成其繪畫的學業(yè)。獨有溥儒、黃賓虹、謝稚柳,并不以繪畫為學業(yè),而是以經(jīng)史修齊治平的通識為學業(yè),繪畫僅為他們課余的愛好,而非學業(yè)的課程。學業(yè)完成之后,以繪畫為學業(yè)者當然以繪畫為職業(yè),無非有的為職業(yè)畫家,有的供職于美術學院,有的供職于官方畫院。而以經(jīng)史為學業(yè)者,溥儒也以繪畫為職業(yè);獨黃賓虹、謝稚柳并不以繪畫為職業(yè),而是以修齊治平為職業(yè),繪畫僅為他們修齊治平職業(yè)之外的余事。黃賓虹早年參加光復革命,民國后從事出版以播揚傳統(tǒng)文化。謝稚柳早年任《中央日報》編輯、中央行政院秘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供職博物館。博物館不是以繪畫為職業(yè)了嗎?并不是的。相比于美術學院和官方畫院的繪畫職業(yè)重在個人藝術的傳播和創(chuàng)作,博物館的繪畫并不是重在個人的藝術,而是重在國家歷代繪畫名跡的收藏、鑒定和研究。謝先生經(jīng)常對人講起,我的職業(yè)是博物館的鑒藏研究,繪畫創(chuàng)作只是我的業(yè)余所事。原因便在于此。

        今天的畫家,則基本上都是以繪畫為學業(yè),又以繪畫為職業(yè)。

        學業(yè),有畫之本法、畫外功夫的不同;畫外功夫,又有詩文性靈、經(jīng)史大義的不同。而不論作為職業(yè)還是余事的繪畫,在畫風上又有形神兼?zhèn)?、不求形似的不同,包括中西融合,也有此不同。那么,今天以繪畫為學業(yè)又以繪畫為職業(yè)的畫家,在文化的底蘊上又該何取呢?重畫之本法、形神兼?zhèn)湔?,不妨就畫本身的文化技進乎道。重畫外功夫、不求形似者,實不應以不求形似之前人范本為學業(yè),而應以前人范本之外的詩文性靈為學業(yè)。重畫外功夫、形神兼?zhèn)湔?,實不應以形神兼?zhèn)渲叭朔侗緸閷W業(yè),而應以前人范本之外的經(jīng)史大義為學業(yè)。所謂先求其所以然,然后求其然是矣。若先求其然,然后求其所以然則殆,遑論不求其所以然哉!

        風雅思無邪

        詩三百篇,一語以蔽之則曰“思無邪”。什么是“思無邪”呢?就是心中不要有顛倒夢想的掛礙恐怖,永葆一顆平常之心。士、農(nóng)、工、商,雖分工不同,但各安平分,平常之心則同,并以共同的平常心,“自強不息”地去從事各自的分工。所以,“思無邪”就是風雅,國風和大小雅。

        然而,今天我們所倡導的風雅卻不是這樣,而是明清文人標新立異的風流閑雅,平居大異于俗人,而且卑視俗人。弄出許多花樣,焚香、撫琴、養(yǎng)蒲、品茶、吟詩、作畫等等。

        不是說不要焚香、撫琴、養(yǎng)蒲、品茶、吟詩、作畫,而是說,以《詩經(jīng)》的風雅,于本職工作之余,“思無邪”地焚香、撫琴等等,如吃飯睡覺,行其所無事,可以陶冶氣質(zhì),涵養(yǎng)身心。而游離于《詩經(jīng)》的“思無邪”,標新立異地焚香、撫琴等等,區(qū)別于平常的吃飯睡覺,弄出許多風流閑雅的事來,“教他俗子終身不識太行山”。品茶的水,一定要用惠泉水,要用十年的梅花雪水,才雅;否,則俗不可耐,便涵養(yǎng)起心中的諸多顛倒夢想,顧影自憐,洋洋自得,俗人們都不能理解,他卻當作一件人生的大事,人生的價值便在于此,人生的境界莫此為高。

        《詩經(jīng)》是四書五經(jīng)之一,它的“思無邪”是針對社會各階層的人而言的,其他的書經(jīng),如《論語》《孟子》《春秋》等則更多地是針對精英的知識階層即“士”而言的?!笆俊彪m為“四民之首”,但他的“思無邪”與其他三民同,而具體的社會工作則與其他三民異,他不是形而下地種地、做工、經(jīng)商,而是形而上地“志道”。但又不同于“道可道,非常道”的形而上之道,而是可以落實到不同形而下的“常道”之道,即“君子不器”,又“君子無不可器”。如孔子,周游列國、萬世師表所教化的是“道”,曾為委吏、乘田所行的也是“道”。

        “思無邪”的風雅不是無所“思”,而是不思“邪”。那它在“思”些什么呢?就是“天下為公”“克己復禮”“行己有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是非風范為己任”。反之,標新立異的風雅,所思的則是我的“出人頭地”,要獲得名、利、權,達則超塵脫俗,窮則憤世嫉俗。所以一者重器識的大義,一者重才華的性靈。一者生活生活化,藝術也生活化;一者藝術藝術化,生活也藝術化。

        我們看漢晉唐宋的繪畫,多作經(jīng)史題材,包括《詩經(jīng)》圖,盡管它們的作者多為畫工,不一定學過經(jīng)史,但當時的文化背景以經(jīng)史為風雅,所以即使不學經(jīng)史的畫工也能專心于作經(jīng)史畫。就像莫高窟的畫工,不一定都是佛教徒,但他們篤信佛教,所以能潛心于佛教的壁畫并畫好它。而明清的文人畫,拋棄了經(jīng)史的大義,專注于詩文的性靈為風雅,在題材、畫風上便與此前的畫工畫分道揚鑣,以此為風雅,以彼為世俗。喻之以梅花,前者好比自然環(huán)境中的植樹,當然也經(jīng)過了剪裁,但蓬勃健康,欣欣向榮;后者好比盆景中的曲枝,剪裁得奇形怪狀,稱作“病梅”。由經(jīng)史大義的風雅而詩文性靈的風雅,正形象地表征了梅花的由健康而畸病。士人持正馭奇,好健康的梅樹而不斥畸病的梅枝;文人則持奇斥正,好畸病的梅枝而斥健康的梅樹。

        是“風雅”之名雖同,而“思無邪”“思有邪”之實則大異。“思無邪”,平居無異于俗人,“行己有恥”“博學于文”“自強不息”“行其所無事”于“天下為公”,為風雅之大義。今人視作不解風雅?!八加行啊?,平居大異于俗人,“恬不知恥”,裝腔作勢,折騰出許多事端來以自我表現(xiàn),為風雅之性靈。今人視作風雅。

        風雅,作為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文脈,經(jīng)史為大的主脈;詩文為主脈上分出的支脈;而書畫包括日常的生活行為,則為支脈上分出的毛細管。則元以前千余年的風雅,如根深本固而枝繁葉茂的花光灼灼;明清的風雅,則如盆供插枝的花色嬌憐?!睹献印氛f:“道在邇,求諸遐者不可與言道也?!蓖瑯?,風雅也在日常生活中。奇思異想,要把它區(qū)別、遠離日常生活之外者,則如黃庭堅所說:“此真俗人也?!?/p>

        戴進 溪堂詩思圖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xiàn)代文化
        構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 男女猛烈拍拍拍无挡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一二区女厕偷拍图| 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video| 女同性恋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少妇高潮喷水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熟妇五十中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极品粉嫩小仙女高潮喷水视频| 亚州无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风流少妇又紧又爽又丰满| 中文字幕偷拍亚洲九色|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av|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色婷婷精品| 中文字幕a区一区三区| av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丝袜| 国产三级c片在线观看 |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欧美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v| 日韩人妻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成 人免费va视频| 高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网|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免费人动物|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绿帽人妻被插出白浆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天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