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杞 李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類高發(fā)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會給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病情在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可引起呼吸衰竭,會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COPD是臨床常見和多發(fā)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患者由于缺少疾病相關知識,治療依從性差,呼吸功能往往得不到有效恢復,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同伴支持(peer support,PS)是指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使具有相似疾病、身體狀況或經(jīng)歷的患者,彼此之間提供實質性的幫助,以及在生活實踐、社會和情感方面的支持[2],近幾年已廣泛用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3]。本研究就同伴支持的護理干預對COPD患者呼吸功能與生活質量的影響與效果進行分析。
選取山東省棗莊市王開傳染病醫(yī)院內(nèi)七科2018年1—10月收治的84例COPD患者,所有患者的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提出的COPD診治指南[4],均無吸煙嗜好。排除標準:(1)呼吸系統(tǒng)其他疾病,如肺癌、肺結核等;(2)嚴重心血管疾病,如不穩(wěn)定期心絞痛、心力衰竭、近期發(fā)生過心肌梗塞、頻發(fā)房性或室性早搏、重度肺動脈高壓,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3)嚴重認知功能障礙及不配合者。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2018年1—5月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患者42例為對照組;其中1例 研究對象因病情嚴重,無法參加后續(xù)研究被剔除;2例研究對象因個人原因拒絕接受后續(xù)回訪退出,39例完成本研究。2018年6—10月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同伴支持的護理干預的患者42例為觀察組;其中,2例患者跟隨子女去外地而退出,40例完成本研究。兩組患者入組前性別(χ2=3.11,P=0.181)、年齡(χ2=4.23,P=0.213)、病程(χ2=0.37,P=0.710)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表1)。
(一)選擇研究護士和同伴支持教育者
研究開始前,在我院招募研究護士,以志愿為原則。入選條件:本科及以上學歷,呼吸病區(qū)5年及以上工作經(jīng)驗,擔任3年及以上呼吸科高級責任護士;并對入選護士進行疾病知識及收集資料的方法進行培訓,確保入選人員在研究方法及行動上的統(tǒng)一性,以減少研究的偏倚。
從門診回訪COPD患者中篩選擇4名同伴支持者,男、女各2名。入選標準為經(jīng)治療后病情穩(wěn)定,康復較好;健康教育知識掌握較全面;具備開朗的性格,善于溝通,有較好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責任感強,與醫(yī)護人員互動較好,并熱心參與本研究者。同伴支持教育者均接受強化教育階段COPD健康教育的培訓,并通過統(tǒng)一考核。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構成比,%)]
(二)觀察組的干預方法
強化健康教育階段,在我院內(nèi)七科健康教育室進行,由本研究的研究護士主持,采用“看圖對話”工具,以小組互動形式開展健康教育,時間安排在每周一下午,每次持續(xù)2 h,患者控制在10例以內(nèi)。同伴支持者被安排在觀察組中,擔任小組組長,組織協(xié)調,演示呼吸功能鍛煉,交流疾病康復知識,完成強化階段健康教育,每次至少有1名同伴支持者參與。
維持健康教育階段,參與本研究的護士建立同伴支持微信群,同伴支持者入群,觀察組患者出院前相關護士指導患者加入“同伴支持微信群”,并告知其每周日晚8時按時登錄,由研究護士、同伴支持者主講疾病康復知識并請患者共同參與,互動交流疾病康復知識,分享心得體會,并進行呼吸功能鍛煉督導,每次不少于1 h。參與者點擊“笑臉”簽到,對于沒簽到者,進行電話督導。
(三)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
健康教育方式及內(nèi)容與觀察組相同,微信群無同伴支持者參與,醫(yī)護人員給予用藥指導、心理護理、呼吸功能鍛煉指導,強化教育及維持教育。
干預前以及干預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質量進行評價。
1.肺功能:采用肺功能儀檢測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EV1與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
2.生活質量:采用中文版《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WHOQOL-100)》進行評價,包括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huán)境、精神/宗教6個領域。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3. 6 min步行實驗(6-minute walking test,6-MWT):在平坦的地面上畫出一條30 m的直線,受試者沿直線盡自己所能快速行走,直到 6 min停止,以研究人員喊“?!钡淖詈笠徊綖橹箿y量步行距離,對患者呼吸功能進行判斷。
干預后兩組FEV1、FEV1%、FEV1/FVC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huán)境、精神/宗教6個領域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3)。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6 min行走距離長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4)。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呼吸功能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分,
表4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6 min行走距離比較
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點。COPD氣流受限常呈進行性加重,并伴有對有害顆?;驓怏w,主要是吸煙所致的肺部異常炎癥反應,也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最為常見、危害最嚴重的一種類型[5]?;颊咴缙诔8行貝?、氣促、胸痛,胸痛較輕,為脹痛、隱痛或刺痛,病死率高;伴有氣促、咳痰、喘息并反復加重;不僅損傷氣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時還損傷肺外組織,如骨骼、骨骼肌、心臟和其他器官;是一種多個影響因素的全身性疾病。由于患者經(jīng)常出現(xiàn)胸悶、氣促、胸痛、咳嗽、咳痰等癥狀,需要經(jīng)常住院治療,一方面使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如焦慮、煩躁、悲傷、消極等;另一方面給家庭帶來一定的負擔,影響家庭生活質量。加上對該病了解不夠,疾病困擾及負面情緒,導致患者生命質量嚴重降低。
本研究顯示,同伴支持干預后3個月觀察組COPD患者FEV1、FEV1%、FEV1/FVC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COPD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huán)境、精神/宗教等領域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6 min行走距離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同伴支持干預可有效增加患者機體活動能力,減輕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
研究中,護理人員在COPD患者住院期間,根據(jù)患者病情,制定護理方案,指導患者康復鍛煉,與患者、患者同伴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及同伴的信任和支持。同伴支持中,同伴傾聽COPD患者的講述,適時進行安慰,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衛(wèi)生知識的宣傳教育,能有效糾正患者的負面心理,幫助患者樹立長期進行治療的信心,建立患者樂觀的信心,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方式。近幾年同伴支持已廣泛用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6]。臨床數(shù)據(jù)表明,同伴支持對糖尿病患者干預,可以顯著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減輕患者心理痛苦程度[7];同時,在提高艾滋病患者生活質量[8]、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9]等方面均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實施同伴支持的護理干預方法,需要護理人員與患者耐心溝通,盡量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引導其形成科學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10]。同伴支持者在具備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及技巧后,總結出來的方法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經(jīng)驗,可對COPD患者進行有效的指導管理;對患者的心理安慰和鼓勵作用是醫(yī)務人員無法替代的。基于同伴支持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本研究未探討家庭配合護理的作用,需在認真制定相關干預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追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