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星 許朝鋒 羅紅生
我在村工作七八年,最大的收獲是,每到一個地方,群眾都給我起了一個外號。今天我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三個外號的故事。
我的第一個外號叫:“黃消防”。
我到肖家營社區(qū)時,轄區(qū)內違建成風,凡是有屋基的都想擴建,有房子的都想加層,有通道的都想擠占,到處堆滿建筑垃圾,居民進出極不方便。在這種情況下,班子無底氣、群眾有怨氣、領導有火氣。
上任后,我遍訪群眾,架起喇叭宣傳政策,拒絕說情頂住一批、堅決拆違震懾一批、每天巡查疏導一批。也有領導為他親屬打招呼,我就是一句:堅決不行!還專門盯住這些關系戶。
不怕大家笑話,在這期間,我受過罵、挨過打、出過不少洋相。正是敢于堅持原則、頂住壓力,社區(qū)違建情況得到有效控制。
再看看今天的肖家營,棟棟高樓拔地起,條條小巷都靚麗,居民奔上了小康路,感覺我的一切付出都值得。
我的第二個外號叫:“黃規(guī)劃”。
2014年2月,我到黃康社區(qū)擔任第一書記。當時的黃康“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臟水靠蒸發(fā),垃圾隨風吹;到處有糞堆,蚊蠅滿地飛”。我感覺,社區(qū)最大的問題是發(fā)展無方向、工作不在點。通過走訪摸底,我發(fā)現,集體資源無人管,玫瑰茶園不成片,有山有水不見錢,完全是端著金飯碗要飯。為了用好資源,我提出打造“三園二林一潭三山”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黨建引領、教育群眾的“六大文化”建設思路。
群眾說,社區(qū)里來了個黃規(guī)劃,搞不好是個黃鬼話。
我們就是要讓群眾看到實際行動,做到一件一件地抓、一個一個地干。三年時間,我在黃康的規(guī)劃全部變成了現實。我認為,規(guī)劃很關鍵,凡事都要先謀而后動。
我的第三個外號叫:“黃轉轉”。
作為一名最基層的干部,上懸一把雙刃劍,頭戴緊箍咒,肩上有重擔;說話帶微笑,走路帶小跑;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眠,仍擔心上下不滿意。我呢,就是天天轉,全村317戶人家,門朝哪開,樹在哪栽,人在干啥,我都能說個一二三。就這樣,老君山群眾又給我起了個“黃轉轉”。
2017年秋里一天,我來到阮班傳家。老阮從外地搬來的時候一家5口人,2個兒子相繼出了事故,留下老倆口和一個殘疾兒子一起生活。進了他的房子,屋里黑漆漆的,老阮說電燈開關壞了也不會修。我從摩托車后備箱里拿出工具干起來,一會燈亮了,老阮笑了。
我又和村“兩委”干部們商量,幫老阮整修了房屋,為他的殘疾兒子安排了公益崗位。
通過不停地轉,我轉清了民情,轉順了民意,轉齊了民心,也轉出了老君山興旺發(fā)展的新局面。2018年換屆,大伙呀,又選我當了支部書記。
今年,我已經59歲了。當初鎮(zhèn)委安排我到老君山村任職的時候,老婆心疼地說:“你一個科級干部,就快退休了,還想熬個紅豌豆綠麥子?”
我想啊,我們這代人是聽樣板戲長大的,《智取威虎山》里楊子榮有個唱段:“共產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專撿重擔挑在肩?!?/p>
這,就是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