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平
利奧波德是一位著名的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他每逢周末就到農(nóng)場度假。他用心觀察和研究大雁,為我們介紹大雁的生活習性,用飽含深情的方式和充滿愛意的語言,讓我們在字里行間體味到一種深深的愛鳥情懷。
1.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會叫起來,似乎它們?yōu)R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們的大雁又回來了。
這是作者寫大雁3月歸來的句子。作者用“一……就……”的句式寫大雁剛到時“就會叫起來”,既表現(xiàn)了大雁歸來時的喜悅,也寫出了“我”見到大雁歸來時的驚喜。用“我們”的“客人”稱呼大雁,滿懷親切之情。而“又回來了”的“又”,則有長久期盼后的喜悅之感。用“脆弱”修飾“香蒲”,說明冬仍殘留,是“我們剛到的客人”用“濺起的水花”將冬天“抖掉”的,從而謳歌大雁是春天的使者。
2.在我們的農(nóng)場,可以根據(jù)兩個數(shù)字來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種的松樹和停留的大雁。1946年4月11日,我們記錄下來的大雁是642只。
作者對大雁的愛的情懷表現(xiàn)在兩處:第一處是作者將大雁的數(shù)量作為農(nóng)場“衡量春天的富足”的標志之一,言語之中充滿自豪感;第二處是一個數(shù)字,642只,一個人,準確地將某一天、某一地,大雁停留的準確數(shù)字記錄下來,需要怎樣的耐心和愛心!沒有深深的愛鳥情懷,斷然是不可能完成這項工作的。
3.每次出發(fā)之前,都有一場高聲而有趣的辯論,而每次返回之前的爭論則更為響亮。
這是寫大雁覓食的句子。作者用“辯論”和“爭論”描寫大雁“辯論”,用“更為響亮”描寫“爭論”,突出大雁去玉米地覓食“不是偷偷摸摸進行的”,也“不再在沼澤上空做試探性的盤旋”。這樣的描寫,既寫出大雁的聰慧,也在擬人中融入了作者的愛鳥情懷。
4.單調(diào)枯燥的數(shù)字竟能如此進一步激發(fā)愛鳥者的感傷。
“單調(diào)枯燥的數(shù)字”是怎么來的?這里單調(diào)的數(shù)字是指“六只或以六的倍數(shù)組成的雁隊,要比偶爾出現(xiàn)一只,多得多”,這樣的數(shù)字,是“通過對春雁集會的日常程序的觀察”,是“我和我的學生注意到”的“數(shù)字”。這樣的“觀察”和“注意”本身,是愛鳥者愛的體現(xiàn)。
這“單調(diào)枯燥的數(shù)字”為什么“進一步激發(fā)愛鳥者的感傷”?因為這單調(diào)枯燥的數(shù)字證實了“那種假設(shè)”——孤雁是“喪失了親人的幸存者”,所以,愛鳥者為孤雁感傷,為大雁被獵殺感傷,向獵殺者表達不滿,希望大家都能保護大雁,熱愛自然。
5.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聲,有蹼的劃動而發(fā)出來的聲音,還有觀戰(zhàn)者們激烈的辯論所發(fā)出的呼叫聲。隨后,一個深沉的聲音算是最后發(fā)言,喧鬧聲也漸漸低沉下去,只能聽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談論。
這是描寫大雁在4月的夜間集會的句子。作者滿懷深情地描寫大雁集會時的熱鬧場景:開場是安靜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靜悄悄的”;然后,聲音驟起,作者用了一組排比句描寫大雁的聲音,有翅膀的拍打聲、蹼劃動的聲音和激烈的辯論聲;接下來,喧鬧聲隨著“領(lǐng)袖”的“最后發(fā)言”,漸漸低了下去,最后只剩下“稀疏的談論”?!坝^戰(zhàn)者”“激烈的辯論”“最后發(fā)言”“稀疏的談論”,這些擬人的語言與有層次的場景描寫,一起展現(xiàn)出作者愛鳥的情懷。
6.在這種每年一度的遷徙中,整個大陸所獲得的是從3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著野性的詩歌。
這句話集中展現(xiàn)了作者對大雁的贊美之情:首先,大雁帶來的益處,灑給了“整個大陸”,而不是某一個地方;其次,大雁帶來的是“帶著野性的詩歌”,是自然的、沒有雕琢的,是詩歌一樣美好的東西;第三,大雁帶來的“詩歌”是“有益無損”的,給我們的只有“益處”,沒有害處;第四,大雁帶給我們“詩歌”的方式是“從3月的天空灑下來”的,是自然的、無痕的,是充滿詩意的方式。因為大雁,“在這種每年一度的遷徙中,整個大陸所獲得的是從3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著野性的詩歌”,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愛鳥者,敬畏自然。愛護自然,要像對待客人一樣對待大雁。
思維拓展
閱讀下面兩個片段,回答問題。
甲:從早到晚,它們一群一群地喧鬧著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飛去。每次出發(fā)之前,都有一場高聲而有趣的辯論,而每次返回之前的爭論則更為響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澤上空做試探性的盤旋,而像凋零的楓葉一樣,搖晃著從空中落下來,并向下面歡呼的鳥兒們伸出雙腳。那接著而來的低語,是它們在論述食物的價值。它們現(xiàn)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個冬天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尋玉米的烏鴉、棉尾兔、田鼠以及環(huán)頸雉所發(fā)現(xiàn)。
——[美國]利奧波德《大雁歸來》
乙:一天又在他睡午覺的時候,我忽然聽見他在陽臺上像個大兵似的大聲咒罵起來。我連忙趕去,只見這位老先生彎著身子,蹣跚地走過來,兩手緊緊地抓住褲腰。
“我的天啊,你是不是病了?”
“沒有,”他生氣地說,“我一點兒病也沒有,只是那個壞東西在我睡覺的時候,把我褲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我跑到“犯罪”現(xiàn)場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來了,而且還整整齊齊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絲不錯地,褲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奧地利]勞倫茲《動物笑談》
1.甲、乙兩個片段,在描寫對象和情感表達上,有怎樣的異同?
2.甲片段作者為什么強調(diào)大雁“不再在沼澤上空做試探性的盤旋”?
3.乙片段作者從哪兩個角度描寫老教授逗笑的情景?
4.乙片段中,“我”是怎樣看待可可逗笑行為的?請給出觀點,并結(jié)合作者的描寫,闡釋三點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