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花
(廣西合山市人民醫(yī)院,廣西合山546508)
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是一種終身性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與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長期高血糖會對機體多臟器功能造成持續(xù)損害,引起多種并發(fā)癥[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更復雜,治療及護理難度更高,因此,臨床上積極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十分重要,除常規(guī)給予藥物控制外,相關護理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預后[2]。本文探討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多樣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94例,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研究組各97例。入選對象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研究組年齡范圍40~80歲,平均(62.63±2.40)歲,病程 2~17 年,平均病程(12.35±1.09)年,男女各 52例、45例;對照組年齡范圍 41~80 歲,平均(62.71±2.35)歲,病程 2~16 年,平均病程(12.28±1.05)年,男女各 53 例、44 例,P>0.05,可比較。
對照組患者采用臨床常規(guī)護理,住院期間定期檢測患者血糖水平,加強病情觀察,向患者強調嚴格遵醫(yī)囑治療的必要性。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多樣性護理。心理護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需長期用藥控制病情,加上病情本身的影響,易產(chǎn)生多種負性情緒。護理人員以親切的態(tài)度應主動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囑家屬多鼓勵、開導患者。定期組織病友交流會,促進患者之間的相互交流,增強治療信心。健康宣教:通過發(fā)放宣傳手冊、一對一講解、知識講座等多種途徑向患者及其家屬宣教疾病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掌握自我檢測血糖方法,強調健康行為對疾病的積極影響。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相應飲食計劃,嚴格遵循少食多餐原則,多進食高纖維、低鹽、低糖飲食,積極控制體重。運動指導: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運動計劃,合理控制運動時間及運動量,病情不穩(wěn)定患者建議在家屬陪同下小范圍活動。用藥指導:重點向患者強調嚴格遵醫(yī)囑用藥重要性,介紹常用藥物作用及用藥方法,說明用藥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囑患者不必過于擔憂,一般均可耐受。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變化,將兩組護理前、后空腹血糖(GLU)、餐后2h血糖水平差異進行對比。采用簡易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3]。
應用SPSS19.0系統(tǒng)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n(%)]、(±s)分別表示計數(shù)資料與計量資料,進行χ2、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GLU、餐后2h血糖水平無顯著性差異;護理后研究組血糖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 1。
表1 護理前、后血糖水平對比(±s)
表1 護理前、后血糖水平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n)GLU(mmol/L) 餐后 2h血糖(mmol/L)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97 97護理前8.31±1.15 8.29±1.17 0.120 0.905護理后6.21±1.05 7.16±1.12 6.095 0.000護理前13.29±2.27 13.40±2.31 0.335 0.738護理后8.56±1.12 10.57±1.23 11.900 0.000
兩組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無顯著性差異;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表2 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n)97 97護理前71.69±3.28 71.74±3.56 0.102 0.919護理后89.76±2.60 80.53±2.38 25.790 0.000
糖尿病具有病因復雜、并發(fā)癥多等特點,血糖水平與患者飲食結構、運動情況、服藥依從性等因素密切相關[4]。一旦并發(fā)冠心病則導致治療難度進一步增加,患者心臟自主神經(jīng)功能也明顯降低,對機體正常代謝造成破壞。因此,針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僅需督促患者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同時應高度重視患者日常生活行為、運動情況及飲食習慣等方面。
多樣性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主要特征為護理內容更加多樣化、豐富化,除常規(guī)基礎護理內容外,還涉及患者疾病知識認知度、心理、飲食、運動、藥物、環(huán)境管理等多方面,通過補充常規(guī)護理方案不足之處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本文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前GLU、餐后2h血糖水平無顯著性差異;護理后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無顯著性差異;護理后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通過實施多樣性護理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血糖指標,提高生活質量,與當前研究結果基本一致[5]。多樣性護理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實施細致化護理干預,較常規(guī)護理方案更具有針對性,護理方案更加規(guī)范化、科學化,有利于加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充分意識到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多樣化護理的實施可使患者感受到良好護理氛圍以及來自醫(yī)護人員的關心、愛護,消除住院期間各種負性情緒。此外,積極預防并發(fā)癥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通過實施多樣性護理向患者強調遵醫(yī)囑用藥重要性,積極控制病情,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多樣性護理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