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盧婧, 李 岑, 夏政華, 杜玉枝, 魏立新?
(1.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藥研究重點實驗室,青海 西寧810008;2.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100049;3.青海省藏藥藥理學和安全性評價重點實驗室,青海西寧810008)
藏醫(yī)藥是藏族人民在上千年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并不斷發(fā)展的傳統(tǒng)醫(yī)藥學,是我國特有的重要醫(yī)藥資源[1],藏藥中大量使用礦物藥,是我國醫(yī)藥體系中使用最多的[2]。佐太是藏語 “仁青歐曲佐珠欽木”的簡稱,藏醫(yī)認為它是珍寶類藏藥的核心配伍成分,配合其他藥物使用具有減毒增效作用,其炮制過程嚴格且復雜,主要原料為水銀、硫磺、八金灰、八礦灰等[3],被認為是藏藥中重金屬的主要來源,其安全性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Zhao等[4]對4份不同產(chǎn)地佐太進行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 (XPS)和X射線衍射 (XRD)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汞均以硫化汞 (HgS)形式存在;李岑等[5]對不同產(chǎn)地9批佐太中汞的賦存形態(tài)進行分析,驗證了上述結(jié)論,并通過XRD指紋譜圖發(fā)現(xiàn)樣品之間的相似性均大于99.58%;夏振江等[6]用硫氰酸鹽容量法測定青海、四川、甘肅、西藏產(chǎn)13批佐太中HgS含有量,測得其在52.84%~56.23%范圍內(nèi),平均54.5%。由此可知,不同產(chǎn)地、批次佐太中成分組成和HgS含有量穩(wěn)定性較高。
佐太主要成分為立方晶系硫化汞 (β-HgS)[7-8], 這與朱砂 (α-HgS 含有量≥98%) 相似,具有鎮(zhèn)定安神、抗驚厥、抗抑郁等作用[9-10],推測β-HgS可能是其活性成分,但由于人們在生活中往往是 “談汞色變”,故其藥用安全性備受質(zhì)疑。HgS是目前傳統(tǒng)藥物中唯一仍然可以口服的汞化合物形式,其毒性遠小于常見的汞化合物氯化汞(HgCl2) 和甲基汞 (MeHg), 涉及急性毒性[11]、慢性毒性[12]、 肝毒性[13]、 腎 毒性[14]、 神經(jīng)毒性[15]等各方面。汞的化學存在形式是 HgS或含HgS的傳統(tǒng)藥物與HgCl2、MeHg存在差別的決定性因素[16-17],但不同化學形態(tài)的汞在毒理、藥理活性方面差異的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根據(jù)目前報道可知,佐太可能靶器官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故本實驗選擇類神經(jīng)細胞——大鼠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細胞PC12,對佐太可能的神經(jīng)細胞毒性進行探索。同時,在前期研究基礎上采用噻唑藍(MTT)法檢測大劑量佐太、β-HgS、HgCl2對PC12細胞活性的影響,并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對凋亡相關基因 (Bcl-2、 Bax、 Bak、 Fas、 FasL)表達進行分析,討論三者作用差異。
1.1 儀器 HF-90二氧化碳 (CO2)培養(yǎng)箱 (力康生物醫(yī)療科技控股有限公司);BCM-1300生物潔凈工作臺 (蘇州蘇潔凈化設備有限公司);多功能酶標儀 (珀金埃爾默企業(yè)管理上海有限公司);ETC811基因擴增儀 (蘇州東勝興業(yè)科學儀器有限公司);3K15離心機 (Sigma中國有限公司);ViiATM7實時熒光定量 PCR儀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1.2 試藥 佐太購自西藏自治區(qū)藏藥公司。β-HgS購自美國 Alfa Aesar公司,含有量不低于98%;HgCl2(分析純)購自貴州省銅仁化學試劑廠,含有量不低于98%。
1.3 細胞與主要試劑 PC12細胞由武漢普諾賽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RPMI 1640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 Penicillin-Streptomycin-Glutamine(100×), (美國Gibco公司);蘇木素-伊紅 (HE)染色試劑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MTT(美國Sigma公司);TRIzol(美國 Ambion公司);逆轉(zhuǎn)錄、熒光定量試劑盒 (大連Takara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細胞培養(yǎng) 取對數(shù)生長期PC12細胞,胰酶消化后收集細胞,用含10%胎牛血清和1%Penicillin-Streptomycin-Glutamine(100×) 的 RPMI1640培養(yǎng)液調(diào)整細胞密度為5×104/mL,接種于96孔板 (接種量0.1 mL/孔) 或6孔板 (接種量3 mL/孔)。 在37℃ 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至細胞鋪滿板底的70%~80%時給藥。
2.2 分組及給藥 細胞隨機分為對照組、佐太組(0.250 g/L,含汞 0.116 g/L)、 β-HgS 組 (0.135 g/L,含汞 0.116 g/L)、 HgCl2組 (0.015 7 g/L, 含汞0.011 6 g/L),為了排除細胞增殖的影響,藥物孵育時間為2 h。其中,佐太組中藥物顆粒的尺度大多在100~600 nm之間,甚至還有部分顆粒小于100 nm[8,18], 參考其他金屬納米藥物的毒理學研究方法,采用懸浮液給藥[19-20];β-HgS組劑量為佐太組等汞量,同樣采用懸浮液給藥;由于HgCl2細胞毒性較大,為了保證足夠細胞數(shù)量進行后續(xù)實驗,該組含汞量為佐太組的1/10。
2.3 細胞活性檢測[21]將接種于96孔板中的細胞隨機分組,每組10個復孔,按上述條件進行藥物孵育。孵育結(jié)束后,每孔加入 5 mg/mL MTT(0.1 mol/L磷酸鹽緩沖液 (PBS) 配制,pH 7.2~7.4)10 μL,繼續(xù)培養(yǎng)4 h,每孔加入三聯(lián)液 (含10%SDS、 5% 異丁醇、 10 mmol/L 鹽酸) 150 μL,在37℃CO2培養(yǎng)箱中靜置過夜,于570 nm波長處測定光密度 (OD)值。計算細胞增殖率 (給藥組OD值/對照組OD值×100%)。
2.4 HE染色 在6孔板中制備細胞爬片,按上述條件接種細胞并給藥孵育,孵育結(jié)束后,取出細胞爬片, PBS (0.1 mol/L, pH 7.2~7.4) 漂洗 3 次,95%乙醇固定20 min,蘇木素染色10 min,自來水沖洗分色10 min,伊紅染色30 s,乙醇梯度脫水后中性樹脂封片,光學顯微鏡進行細胞形態(tài)觀察。
2.5 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 按上述條件將6孔板中的細胞隨機分組,并進行給藥處理。藥物孵育結(jié)束后,棄去培養(yǎng)液,每孔加入1 mL TRIzol,按照說明書操作提取細胞總 RNA,測定它在260、28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及總RNA濃度,根據(jù)2個波長處吸光度的比值 (1.9<OD260/OD280<2.0) 和瓊脂糖凝膠電泳結(jié)果評價總RNA質(zhì)量,調(diào)整符合要求的總RNA樣品質(zhì)量濃度至500 ng/μL,應用逆轉(zhuǎn)錄試劑盒中的隨機引物,按操作指南反轉(zhuǎn)錄合成cDNA,體系見表1,條件為37℃反應15 min,85℃滅活5 s。利用內(nèi)參引物β-actin及凋亡相關基因Bax、Bak、Bcl-2、Fas、FasL的引物對cDNA進行擴增,檢測藥物作用后基因的表達情況,引物序列見表2,實驗體系見表3,PCR實驗條件見表4。重復2次,每次3批,將2次結(jié)果合并后進行分析。
表1 逆轉(zhuǎn)錄反應體系Tab.1 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ction systems
表2 實時熒光定量PCR引物序列Tab.2 qRT-PCR primer sequences
表3 實時熒光定量PCR反應體系Tab.3 qRT-PCR systems
2.6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 21.0軟件進行處理,置信區(qū)間95%,采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檢驗數(shù)據(jù)分布情況,對于呈正態(tài)分布且n≥10的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并采用Tukey test或Dunnett’s T3 test進行成對比較;對于非正態(tài)分布或n<10的數(shù)據(jù)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Kruskal-Wallis H test進行分析,并采用Mann Whitney U test進行成對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4 實時熒光定量PCR反應條件Tab.4 qRT-PCR reaction conditions
3.1 細胞活性 圖1顯示,佐太組、β-HgS組、HgCl2組 (每組3次實驗)細胞活性趨勢一致,重復性較好,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另外,佐太、β-HgS細胞毒性遠小于HgCl2,兩者作用2 h后細胞活性下降10%左右,而HgCl2的含汞量只有兩者1/10,卻導致其下降70%,表明佐太、HgCl2在細胞毒性方面的差異與其在肝毒性、腎毒性、發(fā)育毒性方面一致[13,22-23]。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2 細胞形態(tài) 圖2顯示,對照組細胞呈不規(guī)則多邊形或梭型;佐太組細胞膜邊緣粗糙,出現(xiàn)絮狀物質(zhì),表明佐太對細胞膜的完整性產(chǎn)生一定破壞;β-HgS組細胞質(zhì)部分體積變大,但細胞結(jié)構(gòu)仍保持完整,推測 β-HgS可能引起細胞滲透壓失衡;HgCl2組細胞膜幾乎完全被裂解,細胞核凝集,與HgCl2引起Kidney OK細胞凋亡時的形態(tài)特征一致[24]。由此可知,HgCl2對細胞形態(tài)的影響遠高于佐太和β-HgS,與 “3.1”項下結(jié)果一致。
圖2 各組細胞HE染色 (×400)Fig.2 HE staining of cells in various groups(×400)
3.3 線粒體相關凋亡基因 本實驗選擇Bcl-2、Bax、Bak檢測藥物對線粒體凋亡通路的影響。Bcl-2家族的蛋白通過控制線粒體膜透性調(diào)節(jié)細胞凋亡[25],其中Bcl-2是第一個被確認具有抑制作用的基因,其高表達能阻止多種凋亡誘導因素 (如電離輻射、化學藥物等)所引發(fā)的細胞凋亡;Bax、Bcl-2具有大約1/5的同源性,但兩者相互拮抗,具有促進細胞凋亡的作用[26];Bak與Bcl-2的同源性為25%,但與Bax一樣也具有促細胞凋亡的作用[27]。
圖3顯示,與對照組比較,佐太組Bax、Bak、Bcl-2表達顯著下降 (P<0.05), β-HgS組 Bax、Bak表達顯著下降 (P<0.05),HgCl2組僅Bcl-2表達顯著下降 (P<0.05)。由此可知,佐太和β-HgS可能對促凋亡基因Bax、Bak引起的細胞凋亡有抑制作用,而HgCl2可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表達。
圖3 佐太、β-HgS、HgCl2對 Bax、Bak、Bcl-2 mRNA表達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Zuotai, β-HgS and HgCl2on Bax, Bak,Bcl-2 mRNA expressions
3.4 死亡受體相關凋亡基因 細胞膜表面死亡受體及其配體 (Fas/FasL)是細胞凋亡主要途徑之一,也是近年來認識較為深入的與細胞凋亡信號傳遞有關的分子系統(tǒng)[28-29]。細胞膜表面死亡受體Fas基因又稱Apo-1或CD95,屬于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神經(jīng)生長因子受體超家族 (TNFR/NGFR);FasL又稱CD95L,是Fas天然配體,屬于腫瘤壞死因子(TNF)家族的細胞因子,兩者可反映藥物對死亡受體凋亡通路的影響。
圖4顯示,與對照組比較,佐太組FasL表達顯著降低 (P<0.05), β-HgS組Fas、FasL表達顯著降低 (P<0.05),HgCl2組兩者表達顯著升高(P<0.05)。 由此可知, HgCl2可能通過 Fas/FasL途徑誘導細胞凋亡,而佐太和β-HgS對Fas/FasL通路有一定抑制作用。
圖4 佐太、β-HgS、HgCl2對Fas、FasL mRNA表達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Zuotai, β-HgS and HgCl2on Fas, FasL mRNA expressions
本實驗發(fā)現(xiàn),佐太、β-HgS對PC12細胞的毒性遠小于HgCl2,并可抑制促凋亡基因Bax、Bak信號傳導和Fas/FasL凋亡通路激活;HgCl2可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表達,并激活Fas/FasL通路,由此揭示了佐太、β-HgS與HgCl2在細胞毒性分子機制方面差異,也表明其激活的信號通路有根本差別。同時,佐太、β-HgS對PC12細胞活性的影響程度很接近,但實時熒光定量PCR的結(jié)果并不完全相同,前者對線粒體凋亡相關基因 (Bcl-2、Bax、Bak)的影響高于后者,但對死亡受體基因(Fas、FasL)表達的影響又弱于后者,推測β-HgS可能不是佐太中的唯一活性成分。
然而,細胞活性實驗結(jié)果和實時熒光定量PCR結(jié)果并不一致。佐太、β-HgS并未表現(xiàn)出明顯的對細胞不利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但兩者確實對細胞活性造成一定損傷,這是因為本實驗只檢測5個基因(Bcl-2、 Bax、 Bak、 Fas、 FasL) 表達差異, 不能代表藥物對機體的全部影響,故對佐太、β-HgS、HgCl2產(chǎn)生細胞毒性的信號通路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索。
綜上所述,佐太、β-HgS對PC12細胞的毒性遠小于HgCl2,兩者可能會引起促凋亡基因Bax、Bak和死亡受體 Fas/FasL通路的信號傳導阻滯,而HgCl2可能通過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表達、激活Fas/FasL通路來引起細胞凋亡,這可為研究佐太等含汞藥物的藥理活性、毒理作用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