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文藝女子蘇丹卿從全國旅行到環(huán)游世界,一直在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夢想。微博搜索@《我們終將在路上釋懷》,評論轉(zhuǎn)發(fā),或者發(fā)送短信到意林互動號碼:13717688046,就有機會獲得一份神秘禮物喲。
這是一本靈性之書,也是成長之書。她以細(xì)膩敏感的筆調(diào),描述了幾個人的青春與愛情,以及他們的成長與蛻變,表面上看是身體在旅行,實際上何嘗不是心靈的旅行。希望每一個有緣讀到這本書的人,都能夠放下心中的牽絆,回歸本心。
第二次來到納木措與第一次的角度完全不一樣。早晨,經(jīng)歷了一場暴雨,接著驟冷,八月底的高原天氣并不像內(nèi)地這般清爽,而是冷得徹骨。司機大哥將他的外套遞給了我。天色微微亮的時候,車子突然停在了路旁,大哥指著窗外那一片飄著厚重的云,且泛著微微金光的山頭,說道:“那里是羊八井,好看不?”
這是一道意外的風(fēng)景,仿佛在西藏的任何一條公路上都可以碰到令人感到意外的風(fēng)景。冒著冷風(fēng),我將大哥的皮衣緊緊裹在身上,雖說我很期待太陽越過雪山山頭的那一瞬間,但是云層越來越厚,太陽的光芒明顯被瓜分,但使山底下的工廠變得像村莊一樣越發(fā)溫柔起來。煙霧升起,一團一團,顯得粗獷。在這樣寒風(fēng)凜冽的清晨,內(nèi)心掀起一股暖潮。
草地上,不遠處的經(jīng)幡在風(fēng)中翻動著颯颯作響,給這個寂靜的清晨帶來些許歡騰,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恍若看到了寺廟,藏民的帳篷,放養(yǎng)的牦牛。此時,高原的山不再顯高,高原的云不再顯遠,幾個黑色的身影突然躥進視線里,我剛一愣,就聽大哥說道:“我有個兄弟就住在那個工廠里,他媽媽每年都要走路去納木措?!?/p>
“走路?”我愣住了,詫異地盯著大哥,盡管早就知道藏族人對生活一直是以信仰而堅持下去的,無論什么天氣、什么困難都難以阻擋他們的朝圣之路。但從工廠走到納木措,我還是感到很吃驚。也許比起長途跋涉的一路叩拜,這么近的距離并不艱難。但是對游客而言,去一趟納木措就要坐一天的車來回,如果碰到了高反,可能這一場神秘的西藏旅行就泡湯了。
“是啊!她兒子要騎摩托車帶她過去,可他媽媽從來都是自己走?!闭f著,大哥抽完煙就先上了車。他穿著單薄的衣服,凍得發(fā)抖,抽根煙的工夫還能跟我聊會兒,這令我過意不去。我拿著相機站在公路旁對著遠方的工廠拉近放遠,不論是哪一種距離,都難以抵達藏族人心目中的朝圣之路。那個在遠處草地上趕路的人估計就是去納木措的吧。他們還背著行囊,步履蹣跚,而我到納木措,只需要一輛車,短短幾個小時的車程,任何豪言壯語比起朝圣者的行動都是蒼白無力的。我從來不敢說自己去一趟西藏有多了不起,唯獨第一年去的時候,我還能跟朋友們分享一點,那四十天左右的徒搭是我這輩子都不會有的歷程了吧。但這一次去納木措,我沒有選擇徒搭,從出發(fā)到目的地之間的這一段過程,對我毫無意義。我也不想尋求什么意義了,我想讓我的心多些安定。
就在這個時候,我收到了獨白的微信,這個時間點,他大概還躲在被窩里吧。
“你們到達了?”
“快了。”
“多拍一些照片,我想拿一些發(fā)給我女朋友看。”
我一愣,答應(yīng)了。
當(dāng)我來到納木措已經(jīng)是中午了,但大哥只給我們兩個小時的時間,否則就會耽誤返回拉薩的時間。盡管我很不喜歡旅途中的時間被限制,但在這種幾乎沒有往返巴士的情況下,我只好聽從了他的安排,這是我第一次在拉薩旅行中選擇了散團游。所以我一直都在提醒自己,除了旅行,我還得多賺錢,然后買一輛牧馬人,帶著我的狗一起再來趟西藏。我想在沒有盡頭的藏旅中,永無止境地流浪下去。
海拔五千多米的納木措,太陽特別強烈但湖畔的風(fēng)更強大,每一個游客都被風(fēng)吹得快搖曳起來,其中不乏女游客揚起紅色圍巾,在藍天白云下凹著姿勢,但仍是被風(fēng)吹得狼狽不堪。我戴著帽子,可腦袋快被吹僵了。湖邊,幾頭白色牦牛極為穩(wěn)重地站著,它們相當(dāng)聽主人的話,基本上一動不動,也沒有任何表情,不知厭倦還是疲憊,本是雪亮的眼睛里沒有光澤,它們呆滯、木訥。游客們爭先恐后地爬上它們的背,坐一次大概收費二十塊錢,具體我已經(jīng)記不清楚了,記得我連拍照都要給十塊錢。也許是光線太強烈了吧,白色牦牛的眼神被壓得很黯淡,背上的歡呼聲與它的沉默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是比起在高山草坪上,盡管一片荒野,但那些埋首啃食的散養(yǎng)牦牛倒是自由多了。雖然它們最終還是免不了成為人類的美食,但在成為食物之前,它們至少是自由的。
自由,不僅對我們,對所有生靈而言,都是一種渴求。
小時候,我盼望著長大,長大了就可以像堂兄堂姐那樣去另外一座城市讀書,離開父母,離開家鄉(xiāng),過著沒有管束的生活。因此,當(dāng)我長大并有機會離開的時候,我竟然覺得我小時候過的日子是在樊籠里。所以自由對我而言,是不可觸犯的精神世界。
就像是坐在辦公室里朝九晚五或是拼命加班的上班族,羨慕著有時間到處旅游的人一樣。
我始終記得那年六月的一場大雪,藏北草原的荒蕪瞬間變得茫茫一片,一群牦牛在遠處的山腰上低頭覓食,那白色中的一群黑點就像是碩大的貝殼里發(fā)現(xiàn)了幾十顆黑珍珠一般。當(dāng)有一天野馬(后來通過九公子所認(rèn)識的新朋友)告訴我,他在阿里探險的時候,就看見了一頭野生牦牛,體積相當(dāng)大,看著甚是可怕,那直勾勾盯著你的眼神特別兇狠,仿佛它的自由被侵犯了。
獨白真應(yīng)該跟我們一起來看看的。這個地方,也許會給他新的啟發(fā)。我拍了很多風(fēng)景,有信號的時候就會給他發(fā)過去,也拍了這些朝圣的身影,但他一直沒有回復(fù)我。
朝圣的路是平凡的,亦是遠大的,是艱苦的,也是幸福的。然而這只是我的定義??稍谒麄冄劾?,朝圣的路又是怎樣的呢?
我回到客棧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把這些人的背影找給獨白看,獨白并不滿意,他要的只是一處湖泊。他想以西藏的表象來挽回他的前女友。朝圣對于他而言,可能只是愛情。 我想找個機會和獨白認(rèn)真地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