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崗,劉濟祥,2*,林富平
(1.浙江森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7; 2.江西省贛南樹木園,江西 贛州 341212)
糙葉樹(Aphanantheaspera)為榆科糙葉樹屬落葉喬木,產(chǎn)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東南部、貴州和云南東南部。在華東和華北地區(qū)生于海拔150~600 m,在西南和中南地區(qū)生于海拔500~1 000 m的山谷、溪邊林中[1]。樹體高達25 m,胸徑達50 cm,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糙葉樹喜光也耐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深厚肥沃砂質(zhì)壤土,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但不耐干旱瘠薄,抗煙塵和有毒氣體。糙葉樹樹干挺拔,冠大蔭濃,是優(yōu)良的庭蔭樹、池畔的配景樹,宜在草坪孤植或群植于谷地、溪邊,濃蔭覆地,別有風趣,亦可在工礦區(qū)及街頭綠地種植[2]。目前關(guān)于糙葉樹的育苗技術(shù)報道較少[3]。本試驗旨在通過科學的糙葉樹育苗技術(shù),加快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推廣應(yīng)用。
本試驗在浙江森禾余杭基地進行,地處北緯30°37′、東經(jīng)119°89′,年平均氣溫15.3 ℃~16.2 ℃,年平均雨量1 150~1 550 mm,無霜期一般為230~260 d。夏天熱、四季分明,降水豐沛,季節(jié)分配比較均勻;苗圃地土壤為壤土,土層較厚,比較肥沃,排灌水良好,光照充足。
供試種子于2015年9月下旬采自浙江省杭州植物園。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20年生以上的母樹采種,將采回的種子用清水浸泡1~2 d,搓去外果皮及果肉,洗凈除雜,再用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30 min,種子瀝干后,用消過毒的潤泥炭按1∶3拌勻儲藏,并在陰涼處放置約6個月,種子發(fā)芽率為80%~85%。儲藏期間經(jīng)常檢查,防止鼠害和霉變等。
1.2.1 整地作苗床
按常規(guī)大田育苗方法整地做苗床。本試驗于2015年12月下旬翻耕土壤1次,1月上旬再翻耕1次,并施餅肥2 000 kg·hm-2,同時施入5%辛硫磷顆粒劑5 kg,翻入土中,以防苗期病蟲害。清理圃內(nèi)雜物,做到地平、土碎、肥勻,且耙細整平,做成南北向長10 m、寬1 m、高20 cm的苗床,步道寬40 cm。再用0.5%高錳酸鉀溶液和0.5%乙草胺液混合噴灑表土消毒,將約5 cm松散黃心土覆于床面,耙細整平待用。
1.2.2 播種方法
2016年3月14日播種,播種時先整平床面,采用開溝條播方法,播種行距25 cm,播種溝深2~3 cm,667 m2播種量以10 kg為宜。種子播后覆土厚度為2 cm左右,用噴霧器噴濕苗床。用稻草覆蓋,并噴灑水保濕,用竹竿將稻草壓住。
1.2.3 苗期管理
糙葉樹出苗期較短,要隨時觀察出苗情況,及時掀除稻草。糙葉樹4月底出苗整齊,5月5日噴1次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500~800倍液。5月14日(陰天有小雨)進行間苗移栽,移栽株行距為15 cm×25 cm,每667 m2保留苗木約10 000株,5月24日檢查移栽成活情況并補植。
留床苗在5月15日(6月1日移植苗)澆施0.3%氮肥(尿素)溶液,每667 m2用量為1~1.5 kg。6月20日、7月10日、8月1日、8月21日各澆水肥1次,濃度為0.5%~0.8%,每667 m2施2.5 kg。每次施肥后對苗頭進行清洗,防止幼苗太小產(chǎn)生肥害。
苗期管理期間及時排除了因大雨造成的圃地積水,對苗木進行2次澆灌防旱,對圃地進行4次松土除草和2次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1.3.1 種子檢測
種子晾干后,對種子出籽率、千粒重、凈度、長度等進行測定,測定方法依據(jù)國家有關(guān)種子檢測標準進行。
1.3.2 觀測調(diào)查方法
播種后進行觀測記載,記錄種子發(fā)芽、苗木物候及生長量情況,每月底觀察1次,年底測量1次苗木生物量。
1.3.3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07處理數(shù)據(jù),DPS軟件方差分析。
2015年9月下旬采集糙葉樹果實,淘洗種子晾干后進行測定,按有關(guān)規(guī)程選擇6組1 000粒種子進行測量;方差分析表明,糙葉樹果實出籽率為25.2%,種子凈度為98%,種子長度0.53~0.81 cm,千粒重為116.9~125.9 g,標準差為±2.96 g,標準誤為±3.24 g。
2016年3月14日播種,至4月2日種子開始破裂露白,4月8日胚根露出,4月14日子葉出土,4月18日幼苗形成期。種子屬出土萌發(fā)型,種子播種萌發(fā)期為30 d。觀察數(shù)據(jù)表明,從糙葉樹播種后到種子萌動發(fā)芽的時期較短,約20 d后開始萌動,30 d開始出土成苗,45 d后出苗整齊。在此期間應(yīng)及時揭除稻草,將稻草置于播種溝的邊埂上,以防雨水沖刷及土壤板結(jié),若遇干旱應(yīng)適當灑水。
2.3.1 留床苗生長情況
糙葉樹出苗整齊后,固定30株為代表株,每隔30 d(每月底)測定苗高的生長情況,當年停止生長后測定地徑情況。
由圖1可見,糙葉樹在4月到9月底為生長高峰,期間應(yīng)加強水肥管理,促進苗木生長,幼苗10月份以后基本停止生長。1年生糙葉樹平均苗高168.4 cm,平均地徑1.90 cm,最大苗高197.2 cm,最大地徑2.35 cm,1年生苗木可出圃移植。
圖1 糙葉樹留床苗的苗高及地徑生長量
2.3.2 移栽苗生長情況
糙葉樹幼苗移栽緩苗后,固定30株為代表株,每隔30 d(每月底)測定苗高的生長情況,當年停止生長后測定地徑情況。
由圖2可見,糙葉樹幼苗移栽后會有一個緩苗的過程。因此移栽后苗木的生長高峰出現(xiàn)在7月底至8月底,期間應(yīng)注意水肥管理,保障苗木的生長,幼苗10月份以后基本停止生長。1年生糙葉樹移栽苗平均苗高136.1 cm,平均地徑1.81 cm,最大苗高176.4 cm,最大地徑2.23 cm。
圖2 糙葉樹移栽苗的苗高及地徑生長量
2016年11月9日分別從糙葉樹留床苗和移栽苗中隨機取50株進行生物量空間分布測定。
測定結(jié)果表明,糙葉樹留床苗主根長35.8 cm;側(cè)根數(shù)較少,平均15.7根;根冠38.9 cm×33.1 cm;地上部重92.56 g,地下部重54.86 g。糙葉樹移栽苗主根長30.1 cm;側(cè)根數(shù)較少,平均16.2根;根冠34.6 cm×35.3 cm;地上部重76.03 g,地下部重43.98 g,移栽苗生物量較留床苗差??傮w苗木根系均較發(fā)達,因此移植時用泥漿沾根可提高成活率。
糙葉樹種子采集期為9月下旬,采集的果實用清水浸泡1~2 d,搓去外果皮及果肉,洗凈除雜,晾干,果實出籽率為25.2%,千粒重為116.9~125.9 g,種子用潤泥炭儲藏6個月,發(fā)芽率為80%~85%。
糙葉樹播種后到種子萌動發(fā)芽時期較短,約20 d后開始萌動,25 d大部分種子胚根伸出種皮之外,30 d開始有子葉出土,40 d后大部分種子子葉出土,真葉開展,45 d后出苗整齊,在此期間應(yīng)及時去除稻草,并將稻草放置于播種埂上,以防止雨水沖刷及土壤板結(jié)。若遇干旱應(yīng)適當灑水。
糙葉樹1年生留床苗苗高平均可達168.4 cm,平均地徑1.90 cm,主根長35.8 cm,根冠37.3 cm×29.1 cm;1年生移栽苗苗高平均可達136.1 cm,平均地徑1.81 cm,主根長30.1 cm;根冠24.6 cm×25.3 cm。1年生苗可出圃移植。幼苗培育以留苗培育為好,但需對過密苗床進行間苗移植。每667 m2保留苗木10 000株左右為好。
從苗木生長觀測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糙葉樹苗高生長高峰期為6月下旬至8月下旬,在此期間應(yīng)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促進苗木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