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莊子河記

        2019-03-29 06:11:42李小麥
        民族文學 2019年3期
        關鍵詞:瓜棚老宅甘蔗

        李小麥(彝族)

        寨里的公雞啼叫過幾遍之后,天便漸漸亮了。院里,母親已在清掃昨夜清香樹的落葉,高粱稈扎成的掃帚落在粗糙的水泥地板上,發(fā)出清脆的“唰——唰——”聲,越倒顯出村子的寂靜。

        我還賴在床上不肯起,繼續(xù)捕捉母親掃地的聲音。幾只母雞在院里“咯咯”地叫著,不時會聽到母親細碎的腳步聲,之外,便不再有別的聲響了。我睡的房間靠村里的下街道,有兩扇玻璃窗,其中一扇窗的玻璃被村里頑皮的小孩打裂了一個碗口粗的窟窿,被哥哥用一塊硬紙板簡單地遮擋起來。窗外,是父親在世時栽種的兩棵柏樹,比青花碗口粗了,三四米高的樣子。房間的對面,是老宅。那是一所已顯滄桑和破敗的土掌房,用土基和木料修建,現在這幢水泥房建成之前我和我的家人便居住在那里。

        我出生的這個村莊叫莊子河村,是一個有三十多戶人家二百余人的彝族寨子。自我讀過幾本書后,便總是由莊子河這個村名聯想到道學家莊子,這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卻總被我牽強地聯想在一起。莊子河和莊子沒有任何歷史淵源,卻和一條河流有聯系。這條河便是發(fā)源于石屏異龍湖,流經整個建水壩,之后流向開遠的瀘江河。在我年幼時,瀘江河是條真正意義上的河,它河床開闊,河水激蕩湍急,河兩岸沃野千里?,F在,瀘江河變成了一股涓涓細流,在干旱的時節(jié),整條河甚至斷流,只剩一個干枯的河床。

        幼時,我對這條河是有敬畏之心的,不只因為它的咆哮之勢,更因為它賦予我的村莊豐饒和潤澤。但孩提時代的我對橫跨于瀘江河上的天緣橋更感興趣,興趣的初起,始于外婆給我講的兩個傳說。第一個傳說是這樣的:相傳建造天緣橋時,共有一百個石匠和一百頭牛參與,而付工錢時,卻只是九十九個石匠九十九頭牛。橋建好后,有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者從橋上走過,之后便不見了蹤影,只在橋正中留下三只深深的腳印,于是橋便取名天緣橋。第二個傳說很殘忍,外婆講,天緣橋建好以后,橋的閣樓里有一對童男童女作為供品被永遠鎮(zhèn)鎖在里面。

        “新建天緣橋碑記”載,站在橋上“環(huán)顧兩岸,村落相接,溝渠聯絡,灌溉蔬植。眺城郭臺榭,若隱若顯,煙光繚繞,竹樹參差,宛如圖畫。其東南諸峰,層巒疊嶂,蒼翠欲滴。而蒙迷一帶,川原林麓,桑麻樂利,太平景象,熙然在目……”這段描述里的“村落相接”,指的就是現在的馬軍、田家營、馮家、古橋口、南營寨、上新寨、下新寨、東山寨、金雞寨,以及我出生的小村莊莊子河一帶,“東南諸峰”,就是我們村子背后的東山寺山、扎營山等山了。古人碑記里的描述,和我童年記憶里的鄉(xiāng)村景致大概是一致的,有著濃郁的田園生活情趣。

        天緣橋到我家的距離不過二里,那時,我和家人還居住在土基建成的老宅里,老宅的建筑格局是鄉(xiāng)間傳統(tǒng)的三間二耳下八尺。左廂房下端,有一棵粗壯茂盛的清香樹,樹冠很大,每到盛夏,它的樹陰覆蓋了屋頂1/3以上的面積,有時甚至投射到老宅的天井里,這樣,屋頂便成了夏天納涼的好去處。那時,我時常坐在屋頂的樹陰里,看著人們從不遠處的天緣橋上來來往往。最有趣的,當是橋上閣樓檐角上懸掛著的那些鈴鐺,風吹過時,叮叮當當,聲音清脆悅耳,和清涼的風一起,斷斷續(xù)續(xù)地傳來。這時,我就會想起外婆講的關于天緣橋的傳說,想起那兩個被鎖在橋上閣樓里的男童女童,心里便無端地傷感。如果這時我的小伙伴青兒恰巧從我家屋下走過,她會抬頭喊我,云兒,走,討野菜去。我便會飛快地爬下梯子,提了篾籃子,和青兒一起去討野菜。

        那時,幾乎所有的農人家里都會養(yǎng)幾頭豬,我家也不例外,喂豬的食材,以紅薯藤、牛皮菜為主,輔以紅薯。但往往很多人家會出現豬糧短缺的現象,討野菜補貼成了當時鄉(xiāng)村女孩兒的任務之一。莊子河村小地稀,加之討野菜的人漸多,很快,野菜便被討得所剩無幾了。我和青兒便決定拓展新的領域,經過商量后,我們決定跨過瀘江河,去河對岸那片廣袤的田野討野菜。

        瀘江河對岸的田疇歸馬軍、馮家一帶的村寨所有,蔬菜種植起步很早,生機勃勃一片。我和青兒相約著從天緣橋過去,發(fā)現這是一片尚未被人采過的處女地,野莧菜、馬齒莧、灰灰菜、藜蒿、地米菜、婆婆丁……應有盡有,短短二十多分鐘,我和青兒便討了滿滿一籃子。我們興高采烈地滿載而歸,過天緣橋時,饒有興趣地研究橋上的石雕、碑文,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之后,又開始爭論橋正中條石上那三個巨大的腳印是否真是仙人所留,以及橋尾那棵三四人才能合抱過來的萬年青到底有多少年的樹齡。不知不覺中,太陽西移,陽光漸顯溫和,我和青兒知道,吃下午飯的時間快到了。

        回到家,很多時候都會得到外婆的一番夸獎,我在家排行老小,是外婆最疼愛的外孫女,她不喊我云兒,喊我丫頭。我也不喊她外婆,而是喊奶奶。

        喊外婆奶奶,是有緣由的。

        外婆和外公只有我的母親和姨媽兩個女兒,外婆35歲那年,37歲的外公因肺病離開了人世,從此外婆獨自帶著我的母親和姨媽度過了之后的漫長歲月,再沒婚嫁。在過去的農村,沒有男嗣是大不孝的,為了彌補這個遺憾,父母早逝、由我的祖母一手帶大的父親作了外婆的上門女婿。當時外婆所在的村莊叫馮家村,是一個漢族寨子,按入贅的慣例,我們一家理應在馮家村落地生根,并改隨外公的吳姓,喊外婆為奶奶才是,但不知什么原因,在馮家村住了一年多后,父母最終帶著外婆一起回到了父親的衣胞之地莊子河。姓氏上,也隨了父親這邊的李姓,卻又在稱謂上,一直保留了喊外婆為奶奶的習慣。之后,外婆便長居莊子河,再沒回過馮家村居住,直到逝世后,也是葬在莊子河村后的扎營山上。

        外婆是漢人,有一雙三寸金蓮,這在莊子河這樣的彝族寨子是特別引人注目的。我小時候,時常看到一群頑皮的小孩好奇地跟在外婆身后,喊外婆為拐腳老奶奶。外婆就很生氣,掄起手里的拐杖作出要追打的樣子,小孩們嘻嘻哈哈,然后一哄而散。那些孩子的行徑,深深傷害了我,我為外婆不平和委屈,外婆就摸摸我的頭,說,我的丫頭,會心疼奶奶了。

        那時,老宅的對面(也就是現在新的水泥房建起的地方)是我家的一塊耕地,早些年,父母種了一片甘蔗林,后來甘蔗跌價,家里就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改種了紅薯、花生、向日葵、玉米等傳統(tǒng)農作物。再后來,緊挨下街道這邊,父母用土基圍了一道矮墻,另三面用劍麻、粉果花、篦麻等植物圍成一個院落的樣子,然后沿矮墻砌了簡易豬圈、雞圈、牛圈及雜物間。在雜物間,父母砌了個灶臺,用來煮豬食,方便喂豬,外婆就負責這項事務。為方便外婆休息,父母在雜物間鋪了一個簡易的床鋪,我那時是特別喜歡這個地方的,因為它緊挨老宅,僅隔著下街道兩三米寬的距離,像我家的后花園。

        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圍耕地而種的劍麻、粉果花、篦麻。先說劍麻,這是一種葉形如劍,多肉,頂端帶堅硬刺尖,葉兩側帶細刺的常年青植物,其莖粗短,葉呈蓮座式排列,樹形類似菠蘿樹,所以在一些地方,也被稱作菠蘿麻。因為劍麻渾身帶刺,在鄉(xiāng)村,便時常被用來作圍欄。我之所以對這種長相難看且?guī)Т痰闹参镉洃浬羁?,只因兒時鄉(xiāng)村的小伙伴時常用它來打飛鏢。所謂打飛鏢,就是用鐮刀割下幾片劍麻的葉子,再把劍麻頂端的硬刺在六七厘米處割下做成鏢,人和劍麻拉開一段距離后,把手里的鏢“嗖——”地射向劍麻,鏢要么穩(wěn)穩(wěn)地射在劍麻上,要么落在地上。如此反復,如能多次射中,便會贏得小伙伴的喝彩和贊嘆。

        然后是粉果花。我至今不知道這種植物的學名,似乎除了莊子河,便沒在其他地方見過,“粉果花”是我按當時老家的叫法用同音字為它取的名。這是一種開紅色小花的植物,高不過一米。在鄉(xiāng)村,野花野草繁多,清麗的、雅致的、嬌艷的……應有盡有。粉果花長相平庸,并無驚艷之處,甚至有點灰頭土臉,但我卻一直記得這種不起眼的植物。粉果花紅色的小花凋謝后,便結成一個豌豆般大小的黑果,我喜歡粉果花的奧妙便在于此。弄開小黑果薄薄的皮面,里面便是一粒脂粉狀的白珠子,把這粒白珠子捻碎成粉末后,便可以當成粉脂用來擦臉了。那時,二姐正在戀愛,每天把臉弄得粉白粉白的,粉不夠用時,便支使我去采粉果花的黑果為她捻成脂粉備用,我若任務完成得好,便能得到二姐獎勵的一根糯米冰棒。

        再就是篦麻了。它們種在矮墻相對的那方,一排,十多株。如果只是一株,我是不會深刻記住這種植物的,但齊唰唰一排站在院子下圍,就顯得很起眼。尤其風吹過時,葉子嘩啦啦作響,很招展的樣子。篦麻樹不高,2米左右,很適合小孩攀爬。夏天,我常爬到篦麻樹上乘涼,風吹過時樹葉發(fā)出的響聲,多年后,仍在我的耳畔回旋。

        我喜歡篦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它結一種綠皮帶軟刺的果實,剝去體表的軟質綠皮后,便會露出黑亮褐色帶白色花斑紋的橢圓形果實,這些果實是榨高級潤滑油的原料。篦麻結果后,我和姐姐們便采摘下這些篦麻果,曬干收集好,遇街天,拿去縣城賣,總能換回十多元錢,買些小飾品小食品。有時收集得多,換回的錢就多些,便可以扯幾尺布回來請鄰村的裁縫做新衣。

        除了篦麻籽,采集蒲公英也是賺零花錢的一種方式。蒲公英是一種中藥材,在村里比較常見,田野里、地埂邊、路兩側都有它的身影。蒲公英開小小的黃色花朵,花謝后長成一個松散的白絨球,風一吹,白色的絨球就分散成一頂頂細細的“小傘”,在田野上空飄來飄去。這些白色絲狀的絨毛便是蒲公英的種子,當它落在某個地方,過些時日,便長成一株新的蒲公英苗。每次把蒲公英采集回家后,便要放到烈日下暴曬至干,然后收集到一個干凈的大袋子里,街天拿到縣城的中藥鋪,就能換到一小沓小面值的人民幣。

        此外,村里還有一片桑樹林,三四月桑葚成熟的時節(jié),桑樹上結滿了黑黝黝的桑葚果,桑葚果又大又甜,咬開后,流淌著暗紅色的汁液,每到吃桑葚的時節(jié),貪吃的小孩子總是把小嘴小臉染得黑紅一片。二姐最有經濟頭腦,她說,如果把這些桑葚采摘到縣城賣給那些城里人,一定會有不錯的收益。二姐于是提了兩只竹籃子,喊上我,一起到桑林采桑葚。那些桑樹已有些年月,長得高大,二姐身手敏捷,很快爬上一棵桑樹,挑一個好的位置,撿最大最黑的桑葚摘,幾棵樹下來,兩個籃子已經裝滿。為讓桑葚第二天到城里仍有好的賣相,二姐會摘幾片大大的桑葉覆蓋在桑葚上,不讓桑葚汁風干,到家后,再潑灑一點清水,第二天拿到城里,便能賣個好價錢。

        去桑林,必須經過一片田疇和一個水塘,村人喊田疇為上圍地,喊水塘為小囤。小囤占地約200平方米,水深約2米余,呈橢圓形,水質清冽干凈,盛夏,總有成人和頑童在囤里游泳消暑。小囤地表有豐富的地下水,每日源源不斷地注入囤內,囤里的水順著上圍地的一條淺溝流經村莊后,注入瀘江河。因為有小囤的水流過,上圍地一年四季都潤澤豐饒,是莊子河最肥沃的田疇,各種小溝小壑縱橫交錯,深不過半米,溝里水草鮮美,各種小魚小蝦小螃蟹清晰可見。那時的上圍地,種植著各種時令小菜,白菜、青豆、韭菜、茄子、番茄等等,不一而足。

        和上圍地僅一條鄉(xiāng)村土路之隔,便是上圍田,這是莊子河油菜的主產區(qū)。那時,每年的三、四月間,是莊子河最美的季節(jié),田地間是一片油菜花的海洋。白天,我會約上青兒去油菜花地里捉一種叫露水蟲的昆蟲回來給外婆喂雞。裝蟲的用具,一般是裝罐頭用的空玻璃瓶,那些昆蟲黃豆般大小,依附在油菜花的桿、葉、花上,去花地里走一趟,便能捉回滿滿一瓶。而夜晚,油菜花地便成了我和小伙伴們捉迷藏的最佳場地。在油菜花地捉迷藏,一般要選擇有月亮的夜晚,我們十多個小孩,分成兩組,各從每組中選出一個代表,通過石頭剪刀布決定躲家和找家,然后在油菜地里躲藏起來。月亮懸掛在空中,我們在花海里穿梭,月光漫無邊際,油菜花也漫無邊際,淡淡的月色下,只見人影影影綽綽。一開始,各組人員都集中在一起,到最后,人員漸漸分散了,偌大一片油菜地,因為躲藏的一方總在不停地轉移陣地,要全部找出來,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往往到最后,找不到人時,找人的一方便失去了耐性,一個個悄悄地溜走了。躲的一方發(fā)現對方沒了蹤影,只剩自己在唱獨角戲時,便一個個怏怏走出來,責怪對方不守信。埋怨歸埋怨,游戲是玩不下去了,夜也深了,大家只好解散回家。第二天,如果月色還好,捉迷藏的游戲依然進行,如此循環(huán),樂此不疲。

        油菜花地背后的斜坡上,是一片浩浩蕩蕩的甘蔗林。七、八月間是甘蔗秋收的時節(jié),整個村莊幾乎都是砍甘蔗的忙碌身影。甘蔗是那時莊子河村的主要經濟來源,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種植甘蔗的歷史,少則收獲三、兩噸,多則二十多噸。那時,我家每年要產出甘蔗三十多噸,這在當時的莊子河,算是種植大戶了。砍甘蔗,要憑建水糖廠分配的指標,分配給某家多少噸甘蔗指標,某家就必須在該日按量完成任務,把砍好的甘蔗運到建水糖廠過稱。這樣,就顯得時間緊任務重,必須請工才能完成。記憶里,每次拿到指標后,母親就焦慮著第二天的指標能否順利完成,然后忙著和哥哥商量請工事宜,圍村子挨家挨戶請出村里的壯勞力,之后便張羅第二天請工的伙食。家里請工最多的時候,一天會有五六十人,僅伙食就要備六七桌。第二天便是大忙的日子,砍甘蔗的、備伙食的,各負其責,忙得昏頭轉向。

        甘蔗葉上有一層絨毛,砍的時候很容易揚到人身上引起騷癢,那時的農村,衛(wèi)生條件差,要想暢快地沖一次澡難上加難,所以砍甘蔗是一項很辛苦的差事。我那時還小,家里每次都安排我在家里打幫手,擇菜、洗菜、洗碗、掃地,有時還帶哥哥姐姐家的孩子。但我那時是厭倦做這些雞零狗碎的瑣事的,便自告奮勇請求去甘蔗地里幫忙,父母便把原先安排去砍甘蔗的姐姐的工作和我作了調換,姐姐吃夠了砍甘蔗的苦頭,在家打幫手,她非常樂意。

        這樣,我就走進了甘蔗地,第一次感受到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砍甘蔗的人們圍著甘蔗林一字排開,扳倒一棵甘蔗后,用鐮刀“唰唰唰”地削去包裹著的甘蔗葉,然后迎頭一刀砍掉甘蔗尖,一棵甘蔗就砍好了。下一棵,重復如此,不斷循環(huán)。甘蔗地的工作也各有分工,一般情況下,婦女負責砍甘蔗,像我這樣年齡小一些的和那些身體弱一些的,就負責把地上橫七豎八的甘蔗理順成捆,男人們則把理順的甘蔗捆好,再扛到離甘蔗地稍遠的鄉(xiāng)村公路,等待拖拉機來拉走。

        種甘蔗,是我家那時主要的經濟來源,由于哥哥姐姐們個個勤勞且敢想敢干,我家甘蔗的種植面積和每年的種植收入都遙遙領先。我六歲那年,家里用種甘蔗的積蓄買了村里第一臺電視機。那是一臺上海產的飛躍牌9寸黑白電視機,那時的電視機是稀有之物,尤其在鄉(xiāng)村,像大熊貓一樣少見。這臺電視機在我家首次亮相后,在全村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人們紛紛到我家觀看電視,眼里滿是羨慕和驚奇。那年,電視里正熱播《上海灘》和《霍元甲》,村民到我家看過幾個電視片斷后,便被電視劇情深深吸引,每天晚上便早早到我家等待電視劇開播。家里的堂屋、院子天天晚上被圍得水泄不通,就連鄰村一些村民也會走很遠的路到我家看電視,這種情況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嚴重影響到家里正常的生活作息,直到后來電視機漸漸走進很多家庭,我家才慢慢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除了種甘蔗,種西瓜也是當時莊子河經濟創(chuàng)收的方式之一。每年,家里都會種上幾塊瓜地,種瓜比種甘蔗要費心得多。甘蔗是懶作物,種下后,可以連收幾茬,每年灌溉一兩次水,就等成熟時砍收了。西瓜不同,種瓜像領養(yǎng)一個嬌氣的孩子,從選籽、埋種、澆水、除草、施肥、除蟲,一步都不能少。瓜快熟后,很多人家會在瓜地里搭一個簡易瓜棚,用來看瓜,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瓜棚,哥哥搭得比較用心,外面鋪上防漏雨的塑料膜,蓋上黃茅草,里面鋪上柔軟干凈的稻草,再鋪上涼席、氈子等,既舒適又涼爽。瓜棚外熱浪滾滾時,人在瓜棚里美美地睡上一個懶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睡夠了,起身在瓜地或瓜地附近的田地里轉轉,捉蜻蜒、捕蝴蝶、采野花,都很有趣兒??柿耍驼乙恍┢废嚯y看的小瓜解渴(那些品相好的大西瓜,是不舍得自己吃的,得留到城里賣一個好價錢)。但看瓜地,也會碰到一些驚心動魄的事,比如,瓜棚里有時會突然跑出來一些蟑螂,有時甚至會有老鼠出沒,更甚的一次,我剛到瓜棚門口,一條青蛇嘩啦啦地從瓜棚的縫隙里逃走了。青蛇事件后,我對瓜棚產生了恐懼感,不再像以前那么喜歡看瓜了,偶爾被家人支使去看瓜地,也盡量不呆在瓜棚里。如果地里熱得實在受不了去瓜棚,人也是處于緊張戒備的狀態(tài),眼睛總會掃來掃去,就怕從哪里再鉆出來一條蛇。

        瓜熟透后,哥哥會請來一輛拖拉機,裝上滿滿一車拉到鄰縣去賣。建水周邊經濟相對發(fā)達的縣市,譬如個舊、開遠、蒙自、玉溪等地,哥哥都去過。去一趟,短則三兩天,長則五六天,直至瓜售完為止?;丶抑蟮母绺纾麄€人瘦了一圈,頭發(fā)長長了一些,胡茬也冒了出來,人卻是喜悅的。我知道,他的口袋里,裝著一家人辛辛苦苦種瓜換來的血汗錢。

        之后,家里用種甘蔗和西瓜積攢起來的錢,在老宅旁后花園的位置上建起了現在的鋼筋水泥房。曾經的老宅,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空落了下來。

        老宅大門的斜對面,是一株清香樹,這種樹一年四季常青,但也一年四季都在落葉。清香樹的樹身會分泌一種粘性很強的汁漿,如果不小心碰到人的身上或頭發(fā)上,就會粘成一片,很是麻煩。小時候,我們用清香樹的汁漿來捕蜻蜓、蝴蝶等小昆蟲,收獲多多。

        兒時,這株清香樹正值茂盛期,樹冠很大,樹陰伸至老宅門口,和左廂房尾端的另一株成首尾呼應之勢。夏至,當村里熱浪翻滾之時,老宅卻清涼一片。這些年,可能樹齡已大的緣故,清香樹已漸顯枯萎之態(tài),雖年年有新芽,樹冠卻越來越小了。倒是父親在世時在新宅門口種下的兩株柏樹,卻越來越枝繁葉茂了。

        而我身后的老宅已漸顯滄桑之態(tài):墻體剝落、傾斜,墻身有了裂縫。暗紅色的木質大門,漆水斑駁,左門神秦叔寶和右門神蔚遲恭依舊守護著老宅,一把鐵鎖周周正正地掛在大門上。

        每次回家,我都要進老宅看看。由于長期無人居住,老宅的屋頂結了很多蛛絲網,雖然母親偶有收拾,但宅里的物件還是積了薄薄一層灰。堂屋有些昏暗,神龕上外婆和父親在相框里慈祥地笑著,幾束枯萎了的七里香插在一個陶制的暗綠色花瓶里。

        堂屋左邊的墻上掛著兩副相框,相框里裝著早些年家里的一些相片。更久遠的,便是父親年少時的一些影像,還有幾張他和祖母的合影。堂屋左邊的房間里,擺著母親的壽棺,去年五月之前,父親的壽棺曾和母親的整齊地擺放在一起,現在,只剩下母親那副了。

        老宅對面有截破敗的矮墻,矮墻下是一株枯槁的石榴樹,那是鄰居家的老宅子。

        經過鄰居門口的那株石榴樹時,我就會想起黃奶奶。黃奶奶和我的外婆同輩,是離我家最近的鄰居。在村里,黃奶奶很受人排斥,甚至連她的家人,也排斥她。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一再吩咐我要遠離黃奶奶,這源于村人對黃奶奶的一個傳言。

        村民都說黃奶奶會一種巫術,誰要是惹她不高興了,她就能使用巫術取了這人的魂魄,讓人生病、瘋顛,甚至死亡。她的兒媳婦常年患一種怪病,一年四季咳喘不歇,天天躺在病床上,是村里出了名的藥罐子。黃奶奶和兒媳婦常年不和,所以連她的家人都在暗地里懷疑她對兒媳婦下了巫術。家人的懷疑,更加讓村民堅信了黃奶奶會巫術取魂魄的說法。這些傳言,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陰影,所以每次見到黃奶奶,我都對她充滿了畏懼,喊她一聲之后,便不敢更多地交談。

        黃奶奶的門口有一株石榴樹,就是矮墻下的那株。很多時候,黃奶奶就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石榴樹下的青石條上,納鞋底、縫補衣服、洗衣裳、擇菜等等?;蛟S是村民和家人都排斥她的原因,黃奶奶性情古怪孤僻,村民不搭理她,她也少和村人來往,對于一些不懂事招惹了她的小孩,她會拉下臉來惡狠狠地詛咒他們。我那時在村里讀小學,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從黃奶奶門前的那株石榴樹下經過,我既怕她,又對她的孤零心生憐憫,所以每次見她我都會恭恭敬敬地喊她一聲黃奶奶,她很高興,就會露出少有的慈祥溫和地對我說:小囡,放學了。然后就塞一些餅干之類的小零食給我。石榴成熟的時節(jié),她就從樹上摘一個又紅又大的石榴塞給我。最初,我怕她在食物上施巫術,就禮貌地拒絕,實在拒絕不了,我就拿回家悄悄扔掉。后來,待我漸漸長大懂事,并且讀了一些書后,我就開始對黃奶奶產生了懷疑,這樣一個善良的老人,怎么會害人呢?我不再相信村里的傳言,后來她給我的石榴、餅干之類的小食品,我再也沒有扔過。

        很多年過去了,莊子河村再也不是我兒時熟悉的模樣。蒼苔爬滿了土基墻,瓦溝花在墻頭開得鮮艷而寂寞,很多老宅傾斜、斑駁,成為廢墟,瀘江河水時斷時續(xù),而我對她的種種記憶,卻在歲月的歷練中,愈來愈清晰。

        責任編輯 徐海玉

        猜你喜歡
        瓜棚老宅甘蔗
        “蔗”里時光
        南瓜棚下好乘涼
        施文敏
        當代作家(2023年6期)2023-07-20 11:47:17
        花式賣甘蔗
        老宅旁的竹林
        小主人報(2022年9期)2022-08-25 03:15:06
        清明甘蔗“毒過蛇”
        老宅
        金秋(2021年18期)2021-02-14 08:25:40
        愛咬甘蔗的百歲爺爺
        特別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08
        太爺爺家的老宅(下)
        瓜棚里的夏天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首页一区任你躁xxxxx|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女同系列在线观看|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欧美丰满大乳高跟鞋| 亚洲精品综合色区二区| 色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屁股xxxx高潮喷水| 国产肉体ⅹxxx137大胆| 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洲9|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v粉色一区二区三区| 开心激情视频亚洲老熟女|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久久精品re| 亚洲av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av天堂自拍|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天堂|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毛片24种姿势无遮无拦| 又大又紧又粉嫩18p少妇| 久久麻豆精品国产99国产精|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有码久久国产|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艳妇av在线出轨| 麻豆视频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综合网| 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 一区五码在线| 蜜乳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