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袁向東,李四保
1.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商丘 476100);2.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兒內科(鄭州450000)
哮喘是一種常見于小兒階段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且經常復發(fā)[1-2]。發(fā)病時患兒表現(xiàn)為急促性的喘息、胸悶、呼吸困難等臨床癥候,嚴重影響患兒的正常學習和生活[3-4]。目前小兒哮喘最主要的治療藥物為氨茶堿、沙丁胺醇等激素藥物,其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急性哮喘的發(fā)作,但并不能降低哮喘病的復發(fā)概率,且長期使用該藥會使細胞產生耐藥性,甚至是其它不良作用,對幼童的各系統(tǒng)、器官發(fā)育均有較大的影響。所以找到既能及時控制急性哮喘發(fā)作又能降低哮喘復發(fā)率的治療藥物顯得尤為重要[5]。本次研究通過止咳平喘糖漿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治療哮喘患兒,研究其療效以及對患兒肺功能和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兒82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平均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所有患兒均經《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及防病指南》診斷標準確診為小兒哮喘[6],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屬知曉并簽署知情許可書,志愿加入此次研究中。其中男性患兒46例,女性患兒36例,年齡3~16歲,平均年齡為(7.04±2.48)歲,病程3~16個月,平均病程為(7.24±1.60)個月。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異丙托溴銨(國藥準字號H11021802,規(guī)格2.5ml/支)霧化吸入治療,3~6歲:1.25 ml/次,7~16歲:2.5ml/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治療基礎上再給予患兒口服止咳平喘糖漿(國藥準字Z20063043,規(guī)格100 ml),3次/d,10 ml/次。1個療程為7 d,持續(xù)治療2個療程。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后的療效、肺功能、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以及復發(fā)率。
根據(jù)文獻判定療效判定標準[7]。顯效:喘息、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完全消失,肺部無喘鳴、中細濕啰聲;有效:喘息、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顯著改善,肺部有微弱喘鳴、中細濕啰聲;無效:喘息、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無任何變化,肺部喘鳴、中細濕啰聲清晰可聞,計算總有效率(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肺功能指標: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計算(FEV1/FVC)值,指標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
血清炎性細胞因子狀況指標: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指標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
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患兒治療后療效總有效率為92.7%,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70.7%,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FEV1值及FEV1/FVC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值及FEV1/FVC值均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治療后FEV1值及FEV1/FVC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3 兩組患兒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指標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IL-6及TNF-α、VEG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6及TNF-α、VEGF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治療后IL-6及TNF-α、VEGF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指標比較(ng/L)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4 兩組患兒復發(fā)率比較 治療組患兒治療后3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7.3%,與對照組11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26.8%比較,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空氣質量地不斷惡化,使得小兒哮喘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態(tài)勢,已經成為當今最為多見的兒童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且出現(xiàn)低齡化趨勢,年齡越小的患兒越容易患病,表現(xiàn)出的臨床癥狀也更嚴重[8]。幼兒的呼吸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在寒冷且干燥的季節(jié)或接觸到過敏原時極易患上急性肺炎和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其急性發(fā)作時常伴有嚴重喘息、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處理不當甚至會發(fā)生呼吸衰竭,危及患兒生命。目前,臨床治療主要選用氨茶堿、沙丁胺醇等激素藥物,但其療效并不佳,且副作用大,長期使用對患兒各系統(tǒng)、器官發(fā)育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西醫(yī)認為小兒哮喘的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其與許多因素有關[9],比如家族遺傳、氣道重構、病毒感染、變態(tài)反應、氣管炎性反應。其中,炎性反應又被認為是主要原因,患兒血清中的炎性細胞會釋放細胞因子從而導致其出現(xiàn)異常,造成上皮細胞受損,影響重構氣道,最終陷入惡性循環(huán)加重病情。炎性因子中又以IL-6、TNF-α、VEGF水平異常為炎性反應的根源。異丙托溴銨是臨床中較為常用的抗膽堿藥物,其能控制氣管平滑肌受體,減少炎性反應,阻斷節(jié)后迷走神經通路,抑制迷走神經興奮,使氣管舒張,氣道平滑肌松弛,減少分泌黏液,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tǒng)影響甚微[10]。另外,霧化吸入方式有利于快速、直接的改善因氣道痙攣引起的呼吸困難等癥狀[11]。
中醫(yī)則認為小兒哮喘屬于“哮癥”、“喘癥”的范圍,治療哮喘因以祛痰解痙、止咳平喘為主。止咳平喘糖漿使用多種中藥材提煉而成[12],其主要成分為:苦杏仁、水半夏、羅漢果、桑白皮、魚腥草、麻黃、石膏、茯苓、甘草、陳皮以及薄荷油??嘈尤士芍箍?、平喘、降氣、通便、潤腸,治胸悶痰多、氣喘咳嗽、腸燥便秘;水半夏可化痰止咳,消腫解毒、燥濕化痰;羅漢果可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滑腸通便、清熱涼血,治咽喉腫痛、痰熱咳嗽;魚腥草可消腫化瘡、清熱止痢、健胃消食、利尿除濕;薄荷油能緩解疼痛;麻黃可宣肺平喘、發(fā)汗散寒,治風寒感冒、支氣管哮喘[13];陳皮可理氣健脾,治脘腹脹痛、食少吐瀉;茯苓可安神寧心,治水腫尿少、脾虛食少和失眠不安;諸藥提煉制成的止咳平喘糖漿,有效止咳平喘、清熱宣肺,對小兒哮喘有較好療效,且其由中藥組成,不會給患兒帶來副作用和藥物依賴性。
本研究將止咳平喘糖漿與異丙托溴銨聯(lián)合的中西醫(yī)結合療法運用于小兒哮喘的治療當中,獲得了極佳療效。兩藥并用,不但指標還治本,從根本上治療小兒哮喘。唐立偉等[14]認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小兒哮喘的療效有很大的改善。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的療效更顯著,且用藥后對患兒肺功能和內環(huán)境的影響都比較小,復發(fā)率也更低,從而證實了止咳平喘糖漿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聯(lián)合療法能有效提升患兒的呼吸功能,抑制哮喘癥狀,改善肺功能,且預后效果佳,臨床療效優(yōu)異[15-16]。
綜上所述,止咳平喘糖漿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對哮喘患兒的療效顯著,降低復發(fā)率,且能明顯改善患兒肺功能,并調節(jié)內環(huán)境水平,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