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霞,劉蕾
(1.臨沂市中心醫(yī)院周圍血管病科,山東 臨沂 276400;2.沈陽醫(yī)學院護理學院)
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能夠替代腎臟清除患者體內的代謝產物,是維持終末期腎病患者生命的治療方法。截至2020年,我國終末期腎病患者的數(shù)量將會達到1 200/100萬[1]。接受MHD治療的患者不僅面臨巨大的治療費用,終生接受治療的漫長病程,還要承受疾病及透析帶來的并發(fā)癥所引發(fā)的身心痛苦。有研究發(fā)現(xiàn),MHD患者的負性情緒較多,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較高[2-3]。目前,國內對MHD患者自殺風險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探討很少,本研究描述MHD患者自殺風險現(xiàn)狀,初步探討其影響因素,為后期干預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接受MHD治療的5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1)在我科進行MHD治療2個月以上且病情穩(wěn)定者;(2)能正常聽寫閱讀,能溝通交流,無精神疾患者;(3)年齡>18歲者;(4)意識清晰,知情同意者。調查前對科研小組成員進行培訓,發(fā)放問卷使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問卷發(fā)放后40 min內收回。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00份,有23人因沒有時間拒絕填寫問卷,10人未說明原因未返回問卷,回收問卷467份,回收率93.4%,有效問卷450份,有效率為96.4%。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調查表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工作狀況、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經濟狀況、并發(fā)癥、病程、原發(fā)疾病。
1.2.2 漢密頓抑郁量表 使用 Hamilton[4]編制的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S)來測量患者抑郁情緒,該量表包含24個項目,采用5級評分法,從0~4分表示無、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抑郁,<8分為無抑郁,>20分為輕度或者中度抑郁,>35分為嚴重抑郁。量表的信效度良好[4]。
1.2.3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 使用Zimet研制的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5]測量患者領悟到的家庭內和家庭外支持。該量表共12個條目,采用七分評分法,從”極不同意”到“極同意”分別賦分1~7。12~36分為低支持狀態(tài);37~60分為中間支持狀態(tài);61~84分為高支持狀態(tài)。量表信效度良好[5]。
1.2.4 Beck自殺意念量表 使用Beck自殺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6]測量患者的自殺意念。該量表包含19個條目,分為自殺意念和自殺傾向兩個維度,選項從左到右分別賦分1~3。得分越高,自殺的意念越強烈。前5個項目用來測量自殺意念,總分范圍5~15分,若得分>5分則為有自殺意念。量表的信效度良好[6]。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連續(xù)型變量與自殺意念間的關系使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分類變量與自殺意念間的相關性使用Kendall "s tau-b分析。影響因素的分析使用二項Logistic回歸法,自變量中的分類資料使用設置啞變量,連續(xù)變量以原數(shù)值代入,因變量根據有無自殺意念分為有和無。
2.1 一般資料 450份有效問卷的患者的一般資料為:有自殺意念的有248人,無自殺意念的有202人。其中男性135人,女性315人;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105人,初中180人,高中(中專)75人,大學90人;未婚82人,已婚113人,離婚120人,喪偶135人;在職180人,退休150人,無工作120人;自費240人,醫(yī)療保險210人。
2.2 自殺意念與自變量的相關性分析 MHD患者的年齡、透析時間、性別、文化程度和婚姻狀況與自殺意念無相關性,社會支持、抑郁、醫(yī)療支付方式與自殺意念有相關性(P<0.01)。見表1。
表1 MHD患者自殺意念與自變量的相關性分析
2.3 MHD患者自殺意念的多因素分析 通過單因素的相關分析,得到了與自殺意念相關的變量:社會支持、抑郁、醫(yī)療支付方式。將這些變量作為自變量,自殺意念作為因變量建立回歸模型,進行統(tǒng)計分析。在擬合多元回歸模型之前,先進行自變量間共線性檢驗,以方差膨脹因子>5,或容忍度<0.1為有共線性[7]。結果顯示,3個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為 1.064~1.405,所以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醫(yī)療支付方式賦值為:自費=1,醫(yī)保=2。社會支持和抑郁將得分錄入。多元回歸結果見表2,有3個變量進入到方程,調整的R2表示3個變量能共同解釋MHD患者自殺意念總變異的45.7%,結果表明,自費患者和伴有抑郁癥狀的患者的自殺意念高,社會支持度高者自殺意念低。
表2 MHD患者自殺意念的多因素分析
MHD患者由于病程長、花費高和透析并發(fā)癥等帶來一系列的身心不適,如焦慮、抑郁、疲乏、睡眠障礙等[8-9]。抑郁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見的心理問題[10],而抑郁帶來的最大危害即為自殺,抑郁是患者自殺的高危因素[11]。美國早在1971年就有關于透析患者自殺的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透析患者的自殺率是正常群體的400倍[12]。本研究回歸分析的結果也顯示,抑郁是自殺意念的預測因子,能正向作用于自殺意念,因此,在今后的臨床護理中,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重視患者的負性情緒,盡早干預。社會支持能夠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其作為一種建立在社會網絡之上的外部資源,對患者產生各種主觀和客觀的影響。Li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良好的社會支持能改善MHD患者的預后;Christensen等[14]指出,高社會支持下的患者5年生存率是低社會支持下患者生存率的3倍。本研究中,社會支持是自殺意念的保護因子,給予患者的社會支持越多,其自殺的可能性越低。因此,在今后的臨床護理措施中,應注重社會支持的干預。本研究中,自費的支付方式是患者產生自殺意念的影響因素之一,MHD患者的經濟負擔是患者產生負性情緒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認為自己是家庭的負擔,拖累了整個家庭,自費的患者其心理壓力尤其沉重,易萌生自殺的念頭[15]。因此,在國家政策層面,還要為血液透析患者的報銷比例等進行調整,減輕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良好的社會支持能減少患者的自殺意念,而抑郁情緒和自費就醫(yī)增加了患者的自殺意念,因此在今后臨床護理工作中,要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制定良好的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