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對自然產(chǎn)生敬畏之情,尤其是當(dāng)你的面前是一幅天幕低垂、群山來朝的景象時。因為那早已是“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的高度。
帕姆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八角樓鄉(xiāng)境內(nèi),由于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帕姆嶺吸引了多種珍稀鳥類,還有像我這樣隨之而來的觀鳥人。帕姆嶺看上去不高,卻沒什么人愿意上來,除了喇嘛、信徒和觀鳥人。即便是喇嘛,在這個季節(jié)也只有一位在寺里值守而已。
山頂開闊如平地,古寺尤顯寂寞。這四方眾山都比帕姆嶺高,站在經(jīng)幡搖曳的寺前,只見層巒疊嶂,恰似海上的滔天巨浪翻滾而來。然后,又如那沙灘上的浪花,威赫萬分的浪頭瞬間都化成了溫柔的泡沫,在山坡上漫過的痕跡便是那些松、柏,及由珍珠般散落的高山低矮灌叢共同組成的林線。
剛開始,山腳下的村子雖然小卻還清晰可見??赊D(zhuǎn)眼間,天邊烏云涌動, “飛雪直下三千尺”的場景此刻就在自己的身邊毫無征兆地突然上演。不到5分鐘,天地之間已是白茫茫一片。生長在閩南從未見過下大雪的陳哥振臂歡呼“讓雪下得更大些吧!”我沖上去想堵住他的嘴巴,可惜,已經(jīng)來不及了,風(fēng)雪變得越來越猛烈了!
?帕姆嶺寺(攝影 / 趙福群)
?四川雉鶉(攝影 / 朱敬恩)
一夜的寒風(fēng)讓我在屋子里都不得不戴著帽子睡覺。第二天很早就醒來,因為兩個大男人和衣擠在一張骯臟狹窄、又冷又硬的床上根本沒睡著。窗戶的玻璃是破的,爐子早已滅了,屋外下雪的噗噗聲聽起來仿佛雨打芭蕉!很冷,干脆起床穿上了所有的衣服,推開門,意料之中的驚呆了。
所有的一切都陷在白雪當(dāng)中,包括視線—帕姆嶺周圍那些涌動如浪濤的山巒此刻全都在白茫茫的濃霧中隱匿不見。更糟糕的是,盡管屋頂?shù)难┮呀?jīng)至少有20厘米厚了,5米外不辨人形,這大雪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一腳邁出去,雪就沒到了膝蓋下方。
但是,我們是“鳥人”,是為了那些美麗的精靈才到此與孤獨的大山結(jié)緣的觀鳥者。所以山神也借著風(fēng)雪送來他的禮物—一只四川雉鶉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地中踱步到我們屋前。它見到我們,竟然搖著胖乎乎的身軀向我們走了過來,眼神里似乎充滿了乞食的渴望。陳哥發(fā)了善心,讓我用我們僅存的兩塊餅干喂它,我很小氣地掰了半塊,捏碎灑了出去,結(jié)果沒想到都陷在雪里,這笨鳥根本找不到。幾番搜尋后,完全失去耐心的它豎起幾根羽冠,原本就紅的“眼影”變得更加通紅,眼神里帶著被欺騙后假裝出來的傲慢,鼓脹著黃色的小喉嚨,冒出一連串地不滿的“咕嚕咕嚕”聲,甩了甩肥碩的屁股,搖了搖羽扇一樣的尾巴,在雪地里留下一串爪印,又開始了它的覓食之旅。
我知道這四川雉鶉的罕見,但是此刻只覺得它也和我們一樣,是被大雪困住的動物。而實際上,它顯然比我們更能輕松應(yīng)對這眼前的狀況,這不,它已經(jīng)將一叢灌木根部的雪刨開,享受起從里面發(fā)掘出的美味了。
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寺廟周圍尋找其他鳥兒的蹤跡。要感謝這期間大噪鹛對我們的不離不棄。四處飄零的雪花與它身上密集的斑點相得益彰,低頭平身、雙腳齊跳、向前飛竄的大噪鹛,敏捷程度絲毫不輸鼠類。雪地因此不再寂寥。
幾乎遍布在四川高山上的橙翅噪鹛,在這里竟似乎受不了嚴(yán)寒,成了匆匆閃現(xiàn)的過客。白眉朱雀倒并不在意風(fēng)雪,它們集群而居,一呼百應(yīng)地嚷嚷著并不整齊的口號,從大松樹到林間,再到地面,然后又呼啦啦一齊沖上大松樹。在如雨水般直落的飛雪里,我們所能做的唯有矗立無語,然后放任目光去追隨著它們風(fēng)扯大旗一般遒飛勁舞的身影。
?大噪鹛(攝影 / 朱敬恩)?
?雄血雉(攝影 / 唐安)?
?并行的雌血雉和雄血雉
?藍(lán)額紅尾鴝(攝影 / 韋銘)
?棕胸巖鷚(攝影 / 朱敬恩)
可是,帕姆嶺蜚聲觀鳥界,并不只是這幾種鳥兒的魅力所致。眼前唯余茫茫的山頂、勉強露出些枝椏的灌叢,那讓人癡迷,誘惑我們至此并且深深陷入困境的血雉究竟在何方?
陳哥首先看到了從山坡林子里躥出來的黑影。一只,兩只,更多的插著“小旗子”的腦袋冒了出來。即便是樸實無華的雌鳥,深黑色的“眼影”也掩飾不住那血紅的眼圈;雄鳥則似被怒春里的柳葉兒裹著的一大朵殷紅的桃花。猶如聽到?jīng)_鋒的號角一樣,血雉們雙雙對對,從雪地狂奔至眼前,硬生生地將我們驚呆。我們大氣都不敢出,生怕驚嚇了它們,這些血雉卻只是稍稍地跑開幾步便停了下來,原來我們身邊的那片低矮灌木林正是它們的覓食地。于是乎,終于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這時哪怕去慢慢地細(xì)數(shù)它身上的羽毛也毫無困難,只要你和它們一樣不畏嚴(yán)寒。
帕姆嶺寺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寺廟,位于帕姆嶺的東嘎山山頂。山頂是一小片平地,是觀日出、云海的好地方,天氣晴朗的時候,還可以遠(yuǎn)眺貢嘎山雄姿。帕姆嶺寺海拔約4200米,食宿條件比較差,容易高原反應(yīng)的游客應(yīng)謹(jǐn)慎前往。
由于藏傳佛教主張人與自然的和睦相處,僧人對生活在寺廟周邊的動物們多有投喂,所以眾多鳥類,包括一些珍稀鳥類,如四川雉鶉、血雉等,以及一些哺乳類動物如小熊貓、毛冠鹿、亞洲黑熊等,都經(jīng)常在寺廟附近出沒。因此帕姆嶺也成為聞名遐邇的觀鳥、觀獸熱門地區(qū)。
看過了血雉,偶爾出現(xiàn)的棕胸巖鷚、藍(lán)額紅尾鴝就很難再牽動我們興奮到麻木的神經(jīng)。幸運的是屋內(nèi)也有個五彩的世界—幾位年輕的藏族畫匠正在為一棟即將竣工的屋子做最后的彩繪。看著那些顏料漸漸地變成佛像生靈、山川屋舍、法器寶物,其中一位畫匠跟我說,他每日里對著這些色彩,覺得心底著實開心,他說他說不出為什么會這樣,但就是喜歡。我看著他歡喜而燦爛的笑容,看了看外面白茫茫的世界,或許我知道答案。
第三天早晨,雖然四周的山巒依然不辨蹤影,山頂?shù)难﹨s停了。于是我們抓緊時間徒步下山。彎彎的山路兩邊林海深邃,松蘿密布,白雪被風(fēng)吹得簌簌而下。出乎我們的意料,下山走得很容易,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就可。兩個小時之后,我們看到了從山下開著越野車上來接我們的當(dāng)?shù)叵驅(qū)О遵R扎西。看到他的時候,一群紅交嘴雀恰好飛來,帶來這下山的路上我們聽到的第一聲鳥鳴。
白馬扎西將我們從大雪覆蓋的帕姆嶺接下山的時候,盯著前方積滿白雪的山路,眼睛很亮,手里的方向盤靈活而穩(wěn)健,嘴里不時地用拖長的腔調(diào)唱著六字真言(指“唵嘛呢叭口迷吽”)。他的微笑醇和,唇角還略帶一點風(fēng)趣的斜翹。當(dāng)我們抱怨這帕姆嶺上齊膝的大雪帶來的不便時,白馬扎西淡淡地說:“正因為如此,你才會記得這里。而且有一天,這里的美麗會超過那些不好的東西,然后留在你心底。”
再見,帕姆嶺。再見!
帕姆嶺的鳥類和中國華北、東南差異較大,雉類、鹛類、柳鶯類等比較有特色。從成都出發(fā),沿318國道往西,交通也較為便利。離開318國道后前往帕姆嶺的山路路況較差,自駕需謹(jǐn)慎。
最好的觀鳥季節(jié)是每年的9—10月份,以及次年的5月份,建議白天游玩,夜宿雅江縣(海拔2640米)。11月至次年4月份由于山頂太冷,寺廟里的僧侶通常會下山居住,山頂只有值守人員,食宿比較不便。夏季(6—8月份)則由于當(dāng)?shù)赜炅枯^多,滑坡等地質(zhì)災(zāi)害相對頻繁,駕車前往須謹(jǐn)慎。另外,高原地區(qū)紫外線強烈,游玩防寒的同時也需要注意防曬。
?帕姆嶺寺外(攝影 / 趙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