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英魂在,精神日月長。今年清明節(jié)期間,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最高人民檢察院、安徽檢察及檢察日報正義網(wǎng)等微信公眾號,分別以不同題材不同形式緬懷、追思已故“全國模范檢察官”周會明短暫而瑰麗的人生。作為最早接觸周會明的媒體記者,同時也作為周會明事跡挖掘、報道和宣傳推廣的具體組織實施者,回顧三年多來持續(xù)跟蹤這一全國重大典型的歷程,我切身體會到,在采訪、挖掘和報道先進人物時,必須用好用活宣傳智慧。
先進典型立得住、過得硬是能否推得出的前提,而其中宣傳什么,也即典型事跡是否契合重大主題、體現(xiàn)時代精神、特色比較鮮明,則更是能否推得出的關鍵。周會明的先進事跡非常豐富,在對這一典型的挖掘、總結和提煉過程中,我們不斷深化著對其典型特征和時代意義的認識。
最早關注到周會明,是在2015年。當時通過多種途徑,陸陸續(xù)續(xù)了解到周會明在援藏期間的事跡。援藏援疆工作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安徽省檢察院認為如能發(fā)掘出這個鮮活的典型,將具有十分積極而現(xiàn)實的意義?;谶@樣的初步考慮,2015年11月,受安徽省檢察院檢察長薛江武指派,我隨安徽省檢察院赴藏考察團走進了山南檢察機關。在那里,我與周會明相處了十來天,并進行了廣泛的采訪。
檢察業(yè)務專家,兩任援藏,打開山南自偵工作新局面,與藏族同胞感情深厚,這些關鍵點是周會明留給我的最初印象。此次采訪挖掘,讓我認識到,作為安徽省檢察院派出的首批援藏檢察業(yè)務專家,周會明首先是一名援藏干部,在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上,他能夠連續(xù)兩任前后五年掛職山南,并且探索出“組團式援藏”模式,非常契合中央援藏工作的重大主題。其次他是一名檢察業(yè)務專家,在五年時間里不僅開創(chuàng)了山南乃至西藏自治區(qū)檢察機關自偵工作的新局面,而且變“輸血”為“造血”,培養(yǎng)出了一支帶不走的骨干隊伍,其事跡特色非常鮮明。
2016年7月,經安徽省檢察院提請和協(xié)調,安徽省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協(xié)調小組、省委宣傳部決定將周會明作為“兩學一做”重大典型,在安徽省十次黨代會召開前夕進行集中宣傳。當年9月,在安徽省委宣傳部、省檢察院聯(lián)合組織媒體進藏采訪前,我們根據(jù)前期摸底采訪了解到的情況,重點圍繞上述兩個方面,擬定了詳細的宣傳采訪方案,包括宣傳周會明事跡的角度、高度和維度;相關資料的收集、采訪對象的確定、采訪內容的選擇、進藏采訪團的組成,甚至進藏采訪的安全和后勤保障等事宜都逐一考慮在內。
第二次進藏采訪結束后,安徽省的“一報兩臺”等主流媒體分別刊(播)發(fā)的系列報道《為了心中那片凈土》《把深情留在雪域高原》《檢徽在雪域高原上閃耀》,較好地體現(xiàn)了對這一典型的最初定位。
自2015年11月第一次進藏采訪,到2017年12月人社部、最高檢授予周會明“全國模范檢察官”榮譽稱號兩年時間,我雖然撰寫和組織了大量關于周會明事跡的基礎性材料,但自己卻始終沒有寫出見諸報端的人物通訊報道,特別是發(fā)表在本報上,這主要還是基于對先進典型推向全國時機和推進節(jié)奏的一種考量。
通過安徽省內媒體多輪宣傳報道,周會明先進事跡已有了較廣泛的知曉度。特別是2017年9月,周會明被最高檢評為第二屆“守望正義——群眾最喜愛的檢察官”,同年12月又授予其“全國模范檢察官”稱號之后,在全國范圍內對周會明進行宣傳的時機已經成熟。
正在我們著手做相關準備的時候,不料周會明竟于2018年1月12日猝然離世,而這事先也沒有任何征兆。獲悉其不幸逝世的消息時我正在出差,遂第一時間向最高檢政治部宣傳部、新聞辦、檢察日報社匯報,在新聞報道、追悼追念等方面聽取指示,同時向安徽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報告,就后續(xù)宣傳報道事宜爭取支持。同時會同其所工作過的合肥市檢察院、宣城市檢察院,對周會明的相關事跡、實物、追悼會現(xiàn)場情況和社會各界網(wǎng)友吊唁的留言進行了妥善封存、記錄、挖掘和搜集整理。
在檢察日報社和最高檢政治部宣傳部、新聞辦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與通訊員合作,補充采訪了有關情況,并在出差回程的高鐵上,一氣呵成了關于周會明事跡的近5000字的長篇通訊《背對著家的方向,你踏上了征程》(此為正式見報標題,為報社編輯所改——作者注)。該通訊以周會明五年援藏經歷為主要著墨點,兼顧其在安徽合肥、宣城兩地的工作情況,這也是第一篇比較完整地反映周會明在三地工作的通訊報道。
2018年1月15日,即周會明追悼會的第二天,《檢察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發(fā)表了這篇通訊,同時配發(fā)了社會各界送別周會明的消息報道。
在中宣部新聞局的支持下,2018年2月上旬,最高檢新聞辦組織包括檢察日報在內的13家中央媒體記者赴安徽進行集中采訪。采訪什么、報道什么,仍然是首要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們就采訪重點、采訪對象和采訪角度等事項多次與新聞辦進行溝通請示。
周會明去世前,隨著媒體宣傳、記功表彰、作出學習決定等一系列宣傳活動的展開,我們對周會明先進事跡典型意義的認識也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安徽省檢察院檢察長薛江武后來在接受中央媒體集中采訪時,高度凝練出周會明事跡四個方面的典型特征,即:新時代優(yōu)秀共產黨員、援藏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人民檢察官的杰出楷模、“中國好人”的公仆情懷。這一引導性解讀,為記者們全面了解這一典型的先進性和時代意義提供了重要參考。
為了保障這次集中采訪的順利進行,我們還將周會明生前所有文字報道、影像、圖片和獲獎證書等實物資料匯編成冊,并統(tǒng)一存入硬盤和優(yōu)盤,提供給前來采訪的記者,為媒體記者迅速熟悉情況、盡快進入狀態(tài)提供了重要支撐。
作為援藏干部,周會明的一部分事跡發(fā)生在西藏,由于時間緊,難以安排記者進藏采訪。為此,我們商請西藏山南市檢察院派出4名周會明在山南的同事趕到安徽接受采訪。安徽省宣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冬云是周會明的大學校友,對周會明援藏及其相關情況比較了解,應我們邀請也接受了采訪。周會明生前在合肥市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的搭檔和同事,不少雖已經調往其他單位工作,但都趕來接受了采訪。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采訪還專門安排安徽日報和安徽人民廣播電臺兩名曾經進藏采訪周會明的記者接受中央媒體的采訪。她們從一名媒體工作者的角度詳細談了對周會明、對西藏、對檢察工作的獨特感受,進一步豐富了采訪的視角和內容。周會明的妻子、女兒等親屬積極配合采訪工作,回憶了周會明工作、生活以及援藏的心路歷程,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往的采訪報道大多集中于周會明的援藏工作,而對其從檢近30年來,特別是在合肥市檢察院和宣城市檢察院工作期間的事跡挖掘較少。本次集中采訪,我們著重安排記者就周會明在合肥、宣城兩地的先進事跡進一步挖掘,取得了很多第一手素材,豐富了報道內容,也使周會明作為全國重大典型的形象進一步豐滿。
在為期3天的采訪時間里,我們共安排了7場集中采訪和多人次的個別采訪。安徽采訪結束后,記者們第一時間創(chuàng)作出稿件,體現(xiàn)了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工作作風。
自2018年2月27日開始,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視新聞聯(lián)播、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法制日報、檢察日報、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以及諸家網(wǎng)媒陸續(xù)刊發(fā)(播)的60多篇通訊報道,均精準而全面地詮釋了周會明的崇高風范,其中檢察日報記者閆晶晶主筆的通訊報道《用忠誠和奉獻把時光雕刻成信仰》筆力老到、深受好評,發(fā)表后被報社評為四星稿件。
此后不久召開的2018年全國兩會上,周會明這位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模范檢察官,被寫進了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2018年3月19日,中央政法委發(fā)出《關于學習宣傳周會明同志先進事跡的通知》。同年7月4日,最高檢機關舉行周會明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全程出席報告會并作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