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平
在中國歷史上,“老佛爺”一般特指清朝的慈禧太后。
而在今天的時尚界也有一位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2019年2月19日,拉格斐因病于巴黎去世,享年85歲。這位時尚界的愷撒大帝、老佛爺,結束了自己傳奇而榮耀的一生。
一時間,細碎難過的情緒纏繞于各大媒體和網(wǎng)絡,不僅因為一顆時尚巨星的隕落,也因為大家印象中都認為,這位精力充沛的“不老神仙”還會再活好多年。
即便是游離于時尚圈之外的人,相信對拉格斐也有所耳聞。因為拉格斐除了主持香奈兒(Chanel)和芬迪(Fendi)這兩大奢侈品牌之外,那身招牌式的裝束—帥氣的墨鏡配銀發(fā),漿洗得筆挺的白色高領襯衫,一身干練素黑夾克—也一定在各大時尚媒體的版面中露過面。
作為曾活躍于時尚界靈感迸發(fā)的傳奇時代的設計師,拉格斐的存在,引領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國際時尚。而他的離世,也帶走了一個時代。
在香奈兒官方發(fā)布的訃告里,有一張拉格斐照片。照片里,拉格斐依然是招牌式的樣子。數(shù)十年來,他以這樣的冷峻形象,一直占據(jù)時尚界的制高點。
在老佛爺拉格斐的一生中,他曾經主持的每一個品牌設計,總能讓那個品牌在保持靈魂與經典的同時,帶入“拉格斐式”的耳目一新。于是,外界公認,拉格斐是香奈兒的救星,是芬迪的靈魂,而與另一奢侈品牌蔻依(Chloé)的相遇,更是“名師+名牌”的經典搭配。
事實上,追溯拉格斐與時尚結緣的起點,要從他的家庭開始。
拉格斐出生于1933年德國漢堡。他的母親是一名服飾銷售員,生活中一直對穿著很講究。在母親的潛移默化下,年少的拉格斐被要求每天衣服不能重樣。久而久之,拉格斐培養(yǎng)出了對時尚的敏銳。對他而言,時尚是從小就根植在骨子里的習慣。
14歲,拉格斐搬到時尚之都巴黎。他將自己對于時尚的所有熱忱,揮灑在這片給他無限遐想的圣地上。
1954年,21歲的拉格斐參加了國際羊毛局的全球設計大賽。令他沒想到的是,他的作品脫穎而出,獲得了外套組別冠軍。
次年,拉格斐被知名時裝設計師皮埃爾·巴爾曼(Pierre Balmain),也就是世界著名時尚消費品牌巴爾曼 (Balmain)的創(chuàng)立人,選為了助手。從此,拉格斐開啟了“開掛”般的時裝生涯:
1957年,拉格斐成為巴黎老牌Jean Patou的設計師。
1963年,拉格斐開始以自由設計師的身份,在歐洲時尚界活躍。
1964年,拉格斐成為高級女裝品牌蔻依的設計師。
1965年,意大利著名奢侈品牌芬迪請拉格斐擔任主要設計師,并與他簽訂了終身合約。
拉格斐是香奈兒的救星,是芬迪的靈魂。
令人驚喜的是,拉格斐富有戲劇性的設計理念,為芬迪帶來了里程碑式的改革。他自由、狂放的設計思想,讓芬迪逐漸躋身高級時裝的第一梯隊。尤其是他親自設計的“雙F”Logo也成了日后芬迪的經典標志。2007年,拉格斐更是帶著他為芬迪設計的華服登上了中國長城,將長城也變成了時尚T臺。
1983年,是拉格斐時裝生涯一個重要的年份。
這一年是世界級名牌香奈兒的創(chuàng)始人Coco去世的第12年。而就在這一年,49歲的拉格斐接手了Coco留下的事業(yè),正式成為香奈兒的首席設計師。
這對香奈兒而言意義非凡。因為自Coco去世后,香奈兒曾一度陷入困境,在1978—1983年間,更是接連更換了3位設計師,試圖重振品牌,但都沒有掀起什么波瀾。這時,這個法國老牌的銷量也是幾乎跌到谷底,外界根本不看好香奈兒的未來。
然而,隨著拉格斐接手香奈兒后的第一場時裝大秀上演,外界的各種質疑聲就被打破了。于是有人說,老佛爺之于香奈兒,如同喬布斯之于Apple。
拉格斐完美提煉了香奈兒的優(yōu)雅精髓—變亮服裝色調,增加珠寶裝飾—不僅給香奈兒帶來了耳目一新的品牌印象,也吸引了一眾年輕人的目光。
美國紐約,卡爾·拉格斐紐約門店
拉格斐還從過往的經典搭配中,挖掘出了粗花呢面料、山茶花團、“雙C”大Logo等直到今天也大火的元素,創(chuàng)造了更加個性時髦的“香奈兒時代”。
高級定制的精湛工藝被拉格斐發(fā)揚光大,這個古老的法國奢侈品牌被拉格斐復活了,并登上了“不可顛覆的行業(yè)龍頭”的位置。正因如此,他也將“拉格斐”這個名字和香奈兒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拉格斐所定義的潮流是:“看起來不一樣?!彼救司蜁r刻踐行著他的潮流觀—別人剪短發(fā),他就留長發(fā);別人穿襯衫,他就穿風衣。
總之,拉格斐說:“I wish I was special。”而且一生都在追求“Special”。
拉格斐生前掌鏡Fendi 2019春夏大片
拉格斐的藏書約四萬余冊,他可以用英、德、法和意大利語閱讀。
從事時尚行業(yè)的數(shù)十年中,拉格斐的靈感絲毫不見枯竭,還總以化腐朽為神奇的設計思路,讓人拍案叫絕。
1984年,拉格斐推出了個人同名品牌“拉格斐”。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中,拉格斐得以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他的個性和想象力。他曾說:“不要害怕做一些彰顯自我的事,你要明白,沒有個人的獨特性與風格,你就什么都不是。”
許多設計師會保留自己的作品,偶爾還會拿出來回味和欣賞。但是拉格斐相反,他愛改變,從不留戀任何事物,也從來不會保存自己的設計稿。當季的衣服只穿最新款,也從沒有任何收藏品。
“忘掉它們吧!”是拉格斐最常說的一句話。在拉格斐的理念里,時尚,就要永遠向前。
在其他設計師選擇保留自己的設計以便于后續(xù)回顧時,拉格斐則將自己的設計稿全部銷毀。他不需要記住它們,他想做的是超過它們。
當人們?yōu)槔耢车撵`感擔心時,他驕傲地回擊:“我有用不完的想象力,我的時裝系列都來自晚上的夢,有時候我甚至能把衣服、配飾和現(xiàn)場的布景一切都夢到?!钡拇_,他所設計的每一場秀,都好像身處一場浪漫的時裝夢境。
2019秋冬巴黎時裝周,Chanel 品牌秀場
拉格斐在藝術方面的天賦,讓人既羨慕又嫉妒。但對他本人而言,藝術的重要性不止于時尚本身。精力豐沛的拉格斐其實還涉獵多個領域,并且都取得了不俗成績。
——他是攝影家。
不熟悉時尚界的人,或許不知道拉格斐還是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攝影家。他曾說:“如果不做時裝,我可能會去搞攝影,因為我熱愛它?!?/p>
1987年,拉格斐從攝影師手里搶過了相機,自己按下了快門。憑借拉格斐的審美直覺,他引導了屬于他自己的影像風格,以至于后來奢侈品牌的不少廣告和大片都由他親自掌鏡。從他的作品中,觀眾透過不同的光影,進入動人而幾乎超越現(xiàn)實的世界。
——他是策展人。
拉格斐不僅玩攝影,他還開影展。2008年,凡爾賽宮就舉辦過拉格斐名為“陽光下光影中的凡爾賽宮”的個人影展。這一次,拉格斐不僅拍攝,還全程投入展覽的構思中,通過照片將瞬間記錄為永恒,以全然獨創(chuàng)的角度再一次詮釋著歲月洗禮中凡爾賽宮深厚的歷史文化感。
2015年,在法國耶爾的國際時尚攝影藝術節(jié)中,拉格斐不僅擔任了藝術總監(jiān),還在藝術節(jié)中擔任老師,給碩士研究生上課。
——他是書癮者。
為了避免有可能的重復自己,拉格斐喜歡用知識來充實自己。他廣泛涉獵人文、攝影、建筑等多方面的內容。
最令人震驚的是,拉格斐的藏書約四萬余冊,他可以用英、德、法和意大利語閱讀。步入他的工作室,撲面而來的幾十萬本藏書就能瞬間讓你明白,“書癮”這個比喻簡直恰如其分。他表示:“書籍是一種精裝的毒品,不含任何過量服用的風險,我是一個快樂的書癮受害者。”
拉格斐不僅熱愛閱讀,甚至還寫了一本暢銷的減肥指南《The Karl Lagerfeld Diet》。1999年,他在巴黎里爾開了一家名為“7L”的書店。一年后,他又開了同名出版社,專門出版與時裝、攝影有關的書籍。
不僅如此,在紙媒日漸式微的當下,拉格斐還發(fā)行了自己的報紙《The Lagerfeld Daily》,報紙展示了拉格斐的最新設計、評論、攝影和一些手稿。重點是,只送不賣。后來,在時尚界里,能夠擁有一份《The Lagerfeld Daily》也成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他是擼貓族。
或許最令人想不到的是,拉格斐還是一名擼貓人。
與步步高升的事業(yè)相比,拉格斐的私人生活有些乏善可陳。幾段為世人所知的同性關系,也已成往事。
步入晚年后,拉格斐沒有固定伴侶,沒有子嗣,陪伴他最久的是只暹羅貓,取名為Choupette。想象力非凡的拉格斐則專門為Choupette開設了Twitter和Instagram賬號,定期記錄Choupette的生活,甚至還帶著Choupette上時尚雜志。寵愛之情溢于言表。
藝術家是永遠不會在創(chuàng)作中感到滿足,特別是像拉格斐這樣充滿激情的設計師。拉格斐熱愛自己的事業(yè),熱愛在各種不同角色之間切換。他從來沒有引領過時尚,因為他就是時尚本身。
從芬迪到香奈兒,從攝影到書籍,老佛爺用熱情和優(yōu)雅詮釋了一生?;蛟S這一次拉格斐真的想休息了,但拉格斐和他的設計留給每個人的理念—“Elegance is an attitude”(優(yōu)雅是一種態(tài)度)將永遠被世人銘記。